
摘要:建立“發展型”資助育人體系,對于保障高質量教育公平、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創新資助育人新模式,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的一項重要任務。車厘子互助計劃構建了學業指導、志愿服務、心理輔導、就業幫扶為一體的發展型資助育人模式,取得良好育人成效,為高校開展資助育人模式內涵建設和外延發展提供了有益參考。
關鍵詞:發展型資助;資助育人;車厘子互助計劃
引言
學生資助作為促進教育公平、打破貧困代際傳遞的有力抓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和人民對生活美好向往的歷史節點,黨和國家對于學生資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完善覆蓋全學段學生資助體系”的要求,教育部黨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教黨〔2017〕62號)明確將資助育人作為“十大”育人體系重要內容,實施發展型資助育人行動計劃,《江蘇省“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蘇政辦發〔2021〕115號)要求建立健全發展型資助政策體系,為高校探索發展型資助工作提供了現實指導。
目前實施的資助政策已大體確保了貧困學生不會因經濟困難而失學。然而,由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成長環境往往較為有限,他們可能會面臨關愛、機會、素養以及能力的多重缺失,導致在道德、身心健康、學業及綜合素質等方面發展相對滯后或遭遇各種挑戰。目前,學生資助工作在某種程度上仍偏重于保障性資助,育人導向相對較弱,全方位資助體系的構建尚不完善,這就迫切需要從保障性資助向發展性資助轉變,進一步深化資助模式改革。應當致力于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更全面、更系統的支持,確保他們能夠在更廣泛、更深入的資助網絡中,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并積極推進發展型資助,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創造更好的條件。
一、大力推動發展型資助的重要意義
(一)保障高質量教育公平要求
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發展的核心目標之一,國家明確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2024年懷進鵬部長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強調,“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目前,高校已基本形成了“政府+學校+社會”的資助體系,并設立獎學金、助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儉學、臨時困難補助等多種方式,幫助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并完成學業[1]。這種保障型資助體系以經濟資助為主要途徑,基本完成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目標,在促進教育公平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保障學生順利入學”并不是學生資助的最終目標,更重要的是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有與其他同學一樣的成長環境和發展機會,幫助他們在心理健康、就業、學業等方面可持續發展,這是新時代發展高質量教育體系中學生資助所追求的高質量的教育公平[2]。
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注重教育質量和實質公平、致力于構建公平而有質量的新教育理念,是新時代教育公平的核心價值[3]。發展型資助致力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全方位成長,它不再僅僅局限于滿足學生的基本生活需求,而是進一步拓展到滿足其在學習、心理和職業發展等多方面的需求。通過為這些學生提供更為豐富和深入的學業指導、心理輔導和職業發展規劃支持,發展型資助旨在彌補因經濟發展不均所導致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進而確保每一個學子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實現個人潛能的最大化,從而推動教育公平和社會公正的實現。
(二)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措施
國家明確提出了“完善覆蓋全學段學生資助體系”的要求,為高校學生資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推動從保障型資助向發展型資助的轉變,是高校實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以“參加國外交換生”項目為例,根據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020—2023年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據調查顯示,超過56%的學生表示“愿意參加但未參加”,其中主要原因是家庭經濟困擾帶來的,其次是語言和心理素質面臨很大困擾。單純通過保障型資助無法解決語言和心理素質問題。為滿足時代和國家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發展型資助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將資助與個性化成長需求相結合,建立多層次資助主體、多樣化資助形式和多元化資助內容的體系。在解決貧困學生經濟困難的同時,注重精神支持、道德教育、學業輔導、就業指導以及綜合能力提升等方面,助力每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4]。
(三)創新資助育人新模式
創新資助育人模式是新時代對人才素質的綜合要求,也是教育培養目標的體現。在新時代的浪潮下,發展型資助模式應運而生,見圖1。它不僅僅局限于滿足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基本生活所需,更將焦點放在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之上,精心構筑起一種更加系統全面的資助育人框架。這種模式的推行,不僅彰顯了教育公平與社會進步的融合,也為學生的成長之路鋪設了更為堅實的基石。
這種資助模式不僅應當成為新時代高校資助工作的核心,更需深入理解和不斷實踐。為此,制定資助政策要科學,創新資助理念與運行機制要合理,確保資助工作能夠與人的發展需求相契合。資助工作作為“三全育人”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環,其核心任務在于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在推進發展型資助的過程中,應始終堅持“育人”為本的根本目標,深入挖掘資助育人的深層內涵。在精準識別并資助學生的同時,更應注重培養他們的感恩之心和責任意識,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如此才能真正實現資助與育人的有機結合,為培養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發揮資助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育方面的特殊作用,既加強了學生全面發展與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關系,又為高校資助育人創新模式注入了新的衡量標準。這樣,高校資助與育人形成了雙向合力,更好地實現了五育并舉的育人目標。
二、“車厘子互助計劃”發展型資助育人模式的實踐
“車厘子互助計劃”是一項發展型資助育人模式,旨在為高校學生提供學習指導、志愿服務、心理輔導和就業幫扶等綜合服務。其目標是在保障學生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礎之上,積極推動他們的全面發展,最終培養成有紅磚精神、愛國奉獻精神、追求卓越的現代人才。簡言之,“車厘子互助計劃”緊扣資助育人的教育理念,堅持立德樹人的原則,通過提供學業指導、志愿服務、心理輔導和就業幫扶等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助人自助、自助助人”的意識。該計劃促進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致力于培養受助學生的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擔當等良好品質[5]。
(一)共享自習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自從2021年實施車厘子互助計劃以來,提供了兩間可容納100人的共享自習室。這些自習室被設計為環境舒適、安靜,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使他們感到愉悅和放松。在自習室內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包括書籍、參考資料、電腦、打印機等,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并幫助他們更輕松地獲取資料,拓展知識面。
為了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定期組織學習分享會、討論小組和主題講座,讓學生們相互激發學習動力,分享學習心得和經驗。此外,我們還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水平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和指導。專業的輔導員或志愿者老師將在自習室中提供輔導服務,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定期舉辦學生成果展示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創新成果。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還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通過這些措施,共享自習室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并促進了他們的成長和發展。
(二)社區參與,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
車厘子互助計劃通過組織學生參與社區服務活動,如義工活動、環境清理、老人陪伴等,讓他們深入社區了解社會需求,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和責任意識,提升社會責任感;自2021年實施車厘子互助計劃以來,車厘子工作室與社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先后與南京吉山社區、南京東山社區、徐州賈汪社區,組織開展了“探尋歷史瑰寶,共筑文化傳承”南京博物院游學之旅、“反詐防騙 敬老助老”、體驗“職趣”筑夢未來——職業生涯啟蒙進社區等活動40余場。通過以上方式,學生可以通過參與社區活動和項目,深刻體驗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增強團隊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培養積極向上的社會價值觀和精神風貌。
(三)朋輩互助,提升學生心理素質
車厘子互助計劃通過建立支持性系統,促進友誼和相互理解,學生可以感受到彼此之間的支持和鼓勵,這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學生可以共同面對困難和挑戰,并尋求彼此的幫助和建議;通過集思廣益,他們可以找到更多的解決方案,并學會靈活應對各種情況,從而增強心理韌性;學生可以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技巧,尤其是在應對壓力和焦慮方面的經驗。這有助于其他學生學習到有效的應對策略,并從中受益; 車厘子互助計劃組織互助團體,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平臺來交流和分享彼此的進步和成就,這種積極的反饋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從而提升心理素質[6]。總體而言,朋輩互助可以在學生中建立一種支持性和積極的文化氛圍,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發展。通過相互支持和合作,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學校和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增強心理韌性,提升整體素質。
(四)企業援助,增強學生就業能力
車厘子互助計劃積極與企業建立緊密的實習基地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特別是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這些實習機會讓他們能夠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積累經驗和技能。通過實習,學生不僅可以了解行業需求,培養實際工作能力,還能夠建立與企業的聯系。
企業提供的實習機會不僅僅局限于工作經驗,還包括職業培訓和指導。這些培訓內容涵蓋工作技能培訓、職業規劃指導、簡歷和面試技巧等方面的幫助。企業還建立了導師制度,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支持,導師可以分享自己的職業經驗和行業見解,幫助學生解決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7]。
通過企業的支持,學生獲得了更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職業技能,增強了他們的就業競爭力,更好地適應未來職業發展的挑戰。與此同時,企業也能從中獲得人才儲備和創新動力,構建起與高校之間的長期合作關系,實現共贏發展。
結語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交匯點上,高校積極深化發展型資助工作顯得至關重要。此舉不僅為捍衛教育公平、助力學生全面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更是引領教育變革、推動社會進步的有力舉措。也是推動資助工作內涵創新的重要途徑。在此背景下,車厘子互助計劃歷經3年多的深耕細作,成功打造了一種多元化的發展型資助育人模式。該模式涵蓋學習指導、志愿服務、心理輔導、就業幫扶等多個層面,旨在全方位地支持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車厘子互助計劃緊密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核心目標,已累計為近2000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了寶貴的成長機會,取得了顯著的育人成效。這一計劃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了發展型資助模式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系1.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題項目《高校“三全育人”資助模式及其運行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20SJB0266);2.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學生資助專項課題《精準扶貧視角下貧困大學生的資助效果研究——以江寧大學城高校為例》(項目編號:X-b/2020/01)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陳勇.基于教育公平視角的資助育人工作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102(07):109-104.
[2]孫芳.基于公平與效率的高職資助認定工作思考[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49(03):60-62.
[3]深化發展型資助育人成效的機制分析——以清華大學為例[J].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7(06):153-156.
[4]何旭娟,吳曉君,周艷玲.高校資助育人“雙助”模式的建構與實踐 ——以南華大學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20,315(09):139-143.
[5]馬曉燕.新時代高校資助育人論要[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4):176-182.
[6]李曉檬.后脫貧時代高校資助育人中心理資助體系探究[J].黑龍江科學,2022,13(09):60-62.
[7]婁志剛.校企合作資助育人:模式、優勢和實施路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25(08):75-79.
(作者單位: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