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實施物資集中采購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供應商綜合評價方法,采購部門難以客觀地選出真正優秀的供應商,這直接影響了物資集中采購質量的提升。因此,迫切需要構建全面的供應商綜合評價體系,建立科學的供應商綜合評價模型,以確保選取綜合素質過硬的供應商。本文旨在分析物資集中采購的特點,促使在物資采購過程中更為精準、高效地作出決策,確保現代化建設和戰備能力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物資|采購供應商|現代化建設|戰備能力
通過深入研究供應商的綜合評價機制,能夠提高采購決策的準確性和效率,確保物資集中采購質量的全面提升,為現代后勤體系的構建和戰備能力的進一步增強提供有力支持。
一、物資集中采購的特點
(一)具有快速響應能力
采購單位對物資的需求通常呈現急迫性、不確定性、地點特定和高質量標準等特征。這要求供應商在部隊發起訂貨時能夠以迅速而準確的方式作出反應,并確保所提供的物資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能夠得到可靠的保證。采購單位需要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取所需物資,因此對供應商提出了更加迫切的反應時間、更加準確的反應行為以及更為迅速的反應速度的要求。供應商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建立高效的供應鏈體系,以確保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生產、配送和交付。同時,供應商還需要具備高度靈活性,能夠迅速適應數量和規格上的變化,以滿足采購單位的緊急需求。
(二)與保持穩定合作關系
通過與供應商的長期合作,保障采購業務的正常開展。這種合作關系的建立有助于提高采購的靈活性,使雙方更好地協調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在長期合作中,供應商也能更好地了解的采購需求和支付規律,更好地規劃和調整自己的生產和供應鏈管理,以更好地適應的特殊需求。
(三)技術水平要高
建立采購網絡和實時的供應商管理體系,都是采購過程中對高科技手段的需求。這些要求不僅體現在物資本身的技術水平,更包括了供應商整體的信息化、網絡化程度以及物流手段的先進性。為了滿足這些高技術水平的要求,物資供應商需要不斷提升技術研發實力,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網絡化管理系統。只有通過與信息系統實現有效的對接,并在物資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都應用高科技手段,供應商才能勝任物資集中采購的任務。
二、物資集中采購供應商綜合評價制定策略
(一)確定實施范圍
對于那些可全部實現客觀量化賦分的項目,采取“評審承諾制+重點核查”模式。通過評審承諾制,供應商在提供詳細信息的同時對其承諾進行評分,同時通過重點核查確保其真實性和可行性。而對于那些需要兼顧主觀評價賦分的項目,采用“評審承諾制為主體、評審證明制為補充,輔以重點核查”的模式,以更全面、準確地評估供應商的綜合素質。為了科學選定范圍,先行先試,成熟一批,推廣一批,制定一套有序的實施計劃。在實施過程中,著重選擇部分典型物資服務品類進行試點,以驗證評價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這樣的分步推廣策略能夠降低實施風險,逐步積累經驗,并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完善措施辦法。通過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確保在實施范圍內形成科學、合理、適用的供應商綜合評價制度。
(二)統一平臺模式
首先,招標文件嵌入功能,將招標文件中涉及取值賦分的項目自動嵌入采購平臺,規范數值填報要求、取值范圍和賦分規則,并同時具備自動篩查和錯誤提示功能。其次,投標文件編制、遞交功能,使得投標供應商能夠依托采購平臺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逐項填寫經濟、技術指標和最終報價,并能夠自主形成標準規范的投標文件,實現暫存、修改和自主遞交的便捷操作。第三,投標數據下載、匯總、評價、賦分功能,即在投標截止時間后,能夠下載投標供應商填報的數據和投標文件,自主匹配查詢關聯關系和誠信記錄等信息,對有效供應商的相關數據進行匯總、評價和賦分,形成最終的綜合得分和有效排序。最后,隨機核查供應商抽選功能,按照預先設定的規則,隨機抽選一定數量的備查供應商,作為重點核查對象,并在采購平臺上進行重點核查。
(三)融合評定分離
在實施評定分離的項目中,在提前明確定標規則的前提下,同步調整重點核查對象為預中標及候選供應商。隨后,依據核查結論,結合定標規則,有序完成后續采購結果的選定工作。進行融合評定分離優勢在于解決了現有模式下評定分離難以著手的問題,同時也避免了采購單位在“定”的環節受到機制約束的困擾。通過將承諾+評審模式與評定分離相結合,為供應商采購單位提供了更加靈活的選定工作流程,使其能夠更名正言順地進入“定”的環節。
(四)規范核查標準
明確重點核查對象的選擇原則。對于競爭不充分的項目,原則上將全部納入核查范圍,以確保對供應商的全面了解;而對于競爭充分的項目,除了預中標供應商外,原則上隨機抽選2至3家供應商進行核查,以保證樣本的代表性。還要規定不同項目的重點核查方式。對于技術復雜的項目,可以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輔助核查,確保核查的專業性和客觀性;而對于一般項目,采購單位可以邀請專家、采購機構抽取專家、采購單位代表等共同組成重點核查小組進行核查,以確保核查的全面性和多角度性。此外,還要明確遞補核查的規則。對于核查后發現預中標供應商存在虛假應標等情形,自動遞補后的1名供應商將成為預中標對象,并直接進行重點核查。如果出現剩余供應商數量不符合法定要求的情況,將按照廢標處理或按照有關規定調整變更采購方式,以保障采購的合規性和公正性。
(五)把控合同履約
建立合同監管信息共享系統。在合同履行過程中,軍方和企業對合同履行過程建立信息通報、信息共享機制,使軍方能夠實時掌控合同履行情況,隨時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處理。合同履行完成后,軍方做好合同信息歸檔工作,進一步豐富完善監管信息,同時為后續選擇供應商以及降低供應商履約風險提供支持。后續,從合同履行質量、合同履行進度、合同經費管理、合同后續服務四個方面對供應商進行綜合評價,構建模糊綜合評價法二級評判數學模型,確定合同履行過程質量檢驗、合同交付驗收質量檢驗、部隊最終用戶質量評價、合同履行過程執行進度、合同交付完成、經費使用及結算、后續服務兌現情況、人員設備配備情況等八個要素為重點考察因素集,將供應商實際履約情況表導入數學模型,計算出該供應商實際履約情況評價分值,并結合評價結果對供應商合同履行出具評價總體意見,并納入供應商誠信管理評價體系,評價結果分高的供應商,在后續采購項目中給予評審加分,出現質量問題或違約失信的依規處罰。
(六)加強信用建設
參照國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法規條文的做法,建立供應商誠信等級制度,仿效政府采購供應商誠信等級劃分方法,對供應商誠信等級進行打分或采取信用優先級表示的辦法,對于信用指數優先級級別高的承制單位,可在競爭性采購、資格抽查、訂貨等方面給予相應優待政策;對于級別較低的承制單位,則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真正做到獎優懲劣。
三、結語
綜上所述,綜合評價對物資集中采購至關重要。通過科學構建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和引入靈活的評審模式,實現了對供應商綜合素質的全面考量。同時,規范核查標準和遞補核查規則,確保了評價的公正性和準確性,以提高物資采購的效率、質量和可持續性提供了重要支持,為軍事活動提供了堅實的后勤保障。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張歌.總部機關擴大集中采購范圍增設不可預見采購項目管理[N].解放軍報,2013(6):24.
[2]唐斐瓊,彭紹雄.基于TOPSIS法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評價研究[J].物流技術,2012,31(12):443-445.
(作者簡介:龐佳佳,中國人民解放軍32576部隊,聯勤保障部隊第二采購服務站,中級職稱,碩士,研究方向為部隊物資采購及合同履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