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前后中國股市走出了一波氣勢如虹的行情,令低迷多時的資本市場瞬間活躍起來,提振了人心士氣。后來出現的沖高回落和階段性盤整,均屬正常現象。接下來,如何避免股市大起大落,以穩健的步伐邁向長牛,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局面保駕護航,考驗著監管層的智慧和投資者的定力。
有一些人士認為,此次股市上漲有著較強的“政策牛”的氣息,因此對其可持續性存有這樣那樣的疑慮。確實,此次央行、證監會、金融監管總局以及發改委和財政部等財金主管部門,紛紛主動表態支持資本市場積極健康發展,推出了若干含金量很高、宏觀取向一致性很強的政策,并加強了部門溝通和協調,對提振人們的信心和預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政策本來就是市場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應該充分積極主動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通過利好政策引導和激勵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本來就是有關部門職責所在,不僅無可厚非,還應大加褒揚,而市場的積極反饋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更重要的是,多部門針對資本市場的積極作為,以實際行動駁斥了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別有用心人士的“金融污名化”言行,起到了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的作用,意義重大,效果明顯。
比較理想的情況是通過政策牛撬動市場牛跟進。目前來看,進場資金的規模和交易量都充分表明市場牛已經牛氣初現。中國股市不缺資金缺信心,因此把預期管理好非常重要。當前股市的盤整屬于正常的市場博弈和投資者教育。與其任由股市一味飆升、牛氣沖天,放縱各種投機資金炒作,然后失控迎來大跌,嚴重挫傷人們的信心,不如要一個穩步前行的慢牛。接下來,各方應把已出臺的措施落實好,協力打開耐心資本入市的通道,為股市注入豐沛的流動性。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市場牛的實現離不開監管部門的保駕護航。有效市場離不開有為政府,股市維穩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題中應有之義。在引導耐心資本入市的同時,相關部門應盡快推出平準基金,做好股市維穩的準備。一方面讓監管長牙齒,另一方面有充沛的資金和豐富的工具箱來平抑市場非理性波動。只有對股市充分維穩,讓股市平穩健康發展,才能充分維護廣大投資者的信心,才能更好地實現股市的各項功能。
在股市維穩的過程中,監管部門應抓住時機果斷有序推進事關股市長治久安的基本制度建設,讓市場牛成長為制度牛和法治牛。各方應切實努力理順從上市發行到退市的全鏈條監管流程,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并保障通過市場競爭和投資者選擇實現優勝劣汰,從而真正實現通過資本市場提升資本使用效率的初衷。當前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要大力改進上市公司治理結構,鼓勵股東通過回購等手段進行市值管理,規范大股東減持,不能讓股市淪為大股東的提款機。
在做好上述“術”的層面工作的同時,必須深刻認識到,股市的長牛歸根結底離不開中國經濟基本面的長期向好。人們之所以看重有關部門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含金量和規模,是因為希望看到中國經濟復蘇的步伐再快一點、復蘇的基礎再堅實一點,從而為股市的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而股市的健康發展又將對實體經濟提供強有力的反哺。當然,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人們付出極大的努力和耐心,切實推進地方債的化解,盡快讓房地產市場止跌回升,積極培育和壯大中國經濟新引擎和新動能。
雖然面臨這樣那樣的挑戰,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中國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必將能夠形成雙向正向循環,進而為投資者帶來豐裕的回報。當前《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在征求意見,各方反響熱烈。上市公司的主體是民營公司,各方應協力讓民營公司的春天在資本市場率先實現。
總之,通過各方面的努力,打好短期政策引導和長期制度建設的組合拳,積極培育耐心資本,努力夯實中國經濟基本面,中國股市長牛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