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人類社會全面步入網絡時代,隨著網絡對傳統生活、生產、交往等模式的不斷顛覆,人們把越來越多的時間和精力從現實生活轉移到網絡空間。由此,不同社會圈層借助網絡表達對現實社會的各種訴求、發泄情緒和傳播各類信息,在此過程中,即有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和碰撞,也有不同文明的沖突和交鋒,各種社會思潮暗流涌動、洶涌澎湃,沖擊著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對普通民眾的積極影響。大學生作為民族復興的接班人,在建設網絡強國的時代號召下,面對各類境外敵對勢力通過網絡對國家總體安全造成的負面影響,新時代下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愈加重要。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要以豐富相關知識儲備為知識目標,以自身網絡信息運用為能力目標,以國家核心數據安全視為至高無上為情感目標,構成新時代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三維目標。
新時代建設網絡強國,提升網絡安全水平,在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工作中,以增加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理論知識的儲備的知識目標作為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基礎目標。知識目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學習和掌握國內網絡信息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知識。目前我國已出臺《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等法律,大學生要主動學習相關法律知識,理解且熟練運用我國政府出臺的網絡信息安全法規知識,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2.學習和掌握國外信息安全法律政策、跨境數據和信息全球傳播的國際法、網絡信息治理等知識。由于網絡信息和數據的跨境流動,這就必然涉及網絡知識產權風險、數據主權風險、數據交易風險等,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呈現全球化、政治化的趨勢。大學生通過學習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或區域組織的信息安全法律知識,能夠更好地把握全球數據治理的發展態勢,以期未來參與信息安全治理國際合作打好基礎。3.學習和掌握網絡信息傳播中數據的共建、共享、采集、流通、儲存等相關業務知識。通過學習網絡技術協調和整合所需信息資源在網絡時空的分布關系、傳播特點、傳播規律等核心知識,能夠運用新一代AI技術手段對所需網絡信息進行統一數據挖掘,將分散異構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實現不同群體的信息資源可以相互利用,充分發揮信息資源共享的效用價值。簡言概之,當代大學生通過深度學習網絡技術知識,以大數據治理為導向,不斷在網絡信息安全教育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以回應新時代網絡信息技術發展對信息理論知識的需求。
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能力目標包括:1.提升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的維護能力。在掌握網絡信息安全法律、倫理理論知識的同時,大學生能夠實現學以致用。在信息活動中,利用已有的規范,維護自身合法的信息權利。當自身在網絡信息安全利益受到威脅時,敢于說“不”;2.提升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防護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實踐技術能力,從網絡信息安全風險的整體維護能力著眼,“早發現”的識別技術學習,“早預警”的追蹤技術學習,及“早適應”網絡空間的信息環境,充分掌握信息識別和追蹤技術以及數據加密技術,面對網絡空間各種海量信息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加以識別、監測、追蹤、定位、屏蔽等以最小的成本維護網絡空間的正常運行,提高網絡信息安全的抗沖擊能力和韌性程度。3.提升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的戰略能力。網絡信息安全是一項涉及國家核心數據安全的戰略利益。大學生要提升對危害國家網絡信息安全行為的敏感度與快速反應能力。在學習、生活中,主動參與到國家網絡信息安全的維護工作中,發現有危害國家網絡信息安全的不法行為時,要第一時間給國家相關部門進行反映。
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情感目標,主要包括:1.增強大學生的愛國之情,培育集體主義的優秀品質。通過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讓大學生意識到網絡信息安全不僅與個人生活、學習息息相關,也是涉及國家安全利益的大事。熱愛祖國,就要堅決維護好本國的網絡安全利益。學習黨和政府提出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刻理解中國為推動全球數據治理而提出的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可以激發當代大學生對國家網絡強國建設成就感到無比自豪,對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理念形成高度認同感。同時,在網絡信息安全教育中,要培育出大學生新型的集體主義精神,將現實生活中大學生的情感目標拓展至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中,豐富其新時代下人生的意義與價值,避免在網絡空間中迷失自我。以新時代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流價值,以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為價值導向,通過網絡空間中跨越時空的共建共享,增強現實生活中不同地域下中華民族大家庭所有成員的文化歸屬感和民族自豪感,避免陷入網絡歷史虛無主義之中。2.增強大學生網絡空間共同體意識。通過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化解人際關系中的刻板印象和認知偏差,打破時空的限制和特定圈層的影響,聚合形成新的共同體意識,這種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意識能夠以超強的帶入感喚起新時代大學生的情感共鳴和認同意識。將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作為新時代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傳播的新陣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下,增強新時代大學生對國家網絡發展的高度認同。總之,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既要提升新時代大學生對國家網絡強國建設成就的自豪感,又要增強網絡空間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引領力,使新時代大學生更好地做好祖國的接班人。
基金項目: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項目編號:SCJJ23MGC41)。
(作者單位:1.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梁宇1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劉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