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聽到強直性脊柱炎,會下意識地將其歸類為頸椎病、腰間盤突出之類的疾病,但事實并非如此。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本文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疾病。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風濕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侵犯脊柱關節,也可能會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導致出現關節炎癥、疼痛、畸形以及僵硬的問題,嚴重情況下可能會導致患者殘疾。當前強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約為0.25%~0.5%,男女的患病比例大約為4:1,通常女性的發病比男性較為緩慢并且病情較輕,好發人群為青壯年,大多數患者在20歲到30歲左右。
強直性脊柱炎的起病較為隱匿,起初所產生的各類疼痛癥狀在活動后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減輕,但隨著病情的進展,還有可能會導致心臟、肺部、腎臟、眼部等多個器官不同程度的病變,對于患者的生理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早期常出現這些典型癥狀
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癥狀較為隱匿,很多人在活動之后癥狀就能夠得到緩解,因此這些早期癥狀很有可能會被人們忽略,造成診斷和治療上出現一定延誤,但實際上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癥狀大多數患者自己是能感覺出來的,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背痛和腰痛。很多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早期都會出現慢性泛發性或持續性的腰背疼痛問題,一些患者也會出現突然性的劇烈疼痛或者散在性的壓痛。尤其是在早晨起來以后,感覺自己的背部和腰部十分僵硬,甚至有時候連翻身都十分困難,在后仰的時候背部和腰部的疼痛會更加明顯,但是在活動以后這種癥狀會明顯減輕。此外,在長時間站立或者行走時,腰背部也會感受到明顯的疲倦和勞累。
第二,坐骨神經痛。很多患者在早期都會出現坐骨神經痛的問題,通常是反復發作或者是左右輪流發作,并且同時也會伴隨背部和腰部的疼痛感和僵硬感。例如,平時工作或者學習久了,坐的時間稍長就會感受到明顯的疼痛,甚至只有暫停工作或學習才能夠得到緩解。
第三,關節痛。除了腰背部的疼痛之外,很多患者在早期也會出現其他關節部位的疼痛,包括臀部、大胯、大腿、腿部內外側、膝關節、胸部以及鎖骨等關節處,能感受到明顯的疼痛。尤其是存在頸部和肋骨間神經痛的患者,感受可能更加明顯,并且還會伴隨有血沉增高的情況。
第四,胸部疼痛。部分患者在早期會出現胸部的束帶感和疼痛感,以及胸廓的活動范圍受限。如果日常沒有過敏性鼻炎、經常咳嗽以及其他呼吸道問題,也沒有胸部的外傷史,那么,就需要警惕強直性脊柱炎。
第五,脊柱疼痛。脊柱疼痛也是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癥狀當中最為明顯的一個癥狀,主要表現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然后突然間就不能夠移動,有非常明顯的僵硬感和疼痛感,如果出現這種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排查是否患上xUB9X0zfHhLYBtalqW8QpA==了強直性脊柱炎。
影響發病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遺傳因素。臨床觀察發現,強直性脊柱炎屬于一種與遺傳有密切關系的疾病,很多患者都屬于強直性脊柱炎家族人群,也就是其直系親屬或者旁系親屬存在強直性脊柱炎問題。但是也并不是家族當中有人存在強制性脊柱炎,自身就會得這類疾病,大多數人還是終身不發病。
第二,感染因素。根據近年來的臨床研究顯示,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率可能與感染存在相關性,尤其是有研究調查發現,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當中存在潰瘍性結腸炎和局限性腸炎的較普通人群更高,因此,推測強直性脊柱炎可能與感染因素有關。
第三,人體自身的免疫失調。根據當前臨床研究發現,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與人體自身的免疫失調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尤其是從免疫學檢查當中發現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C反應蛋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變,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強直性脊柱炎與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有關。也正因此,強直性脊柱炎作為一種多學科疾病,常常被歸入免疫性骨內科疾病,在治療上需要從患者的自身免疫調節入手,進行早期的病情控制,以降低強直性脊柱炎的致殘率。
第四,其他環境因素。當前臨床研究表明,創傷、內分泌、代謝障礙以及變態反應,也疑似和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生存在一定聯系,而這些因素常常是受環境因素所影響的。
得了強直性脊柱炎應該怎么辦
雖然當前強直性脊柱炎并沒有一種治療方案能夠使其完全治愈,但是通過早期的診斷和對癥治療依然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緩解患者的癥狀。當前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及手術治療,具體如下:
第一,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強直性脊柱炎的基礎治療方法,常用的藥物包括非甾體消炎類藥物、免疫抑制劑以及各類生物制劑,其可以通過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延緩病情的發展。
第二,物理治療。物理治療方案主要是幫助患者緩解疼痛以及改善患者的關節活動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主要治療方案包括按摩、針灸和溫泉浴等。
第三,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一般只適用于嚴重的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通過外科手術的方法來矯正畸形以及改善關節功能。但是如果強直性脊柱炎并沒有引起嚴重的畸形和障礙,通常情況下是不建議進行手術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