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層消防安全治理是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基礎,面對城市化加速與社會發展的挑戰,提升基層消防安全治理效能已成為當務之急。現深入分析基層消防安全治理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建議,旨在構建高效協同的基層消防安全體系,為確保策略順利實施,著重探討了政策支持、資金保障和人才建設等關鍵保障措施,以期為提升基層消防安全治理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消防;消防安全;治理效能
中圖分類號:D035.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227(2024)08-0139-03
當前,基層消防安全治理在組織管理、執行落實及技術創新等多個維度面臨著挑戰。為有效提升基層消防安全治理效能,需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責任體系、強化隱患排查與整改機制、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監督考核。同時,政策支持、資金保障及人才建設是保障這些策略實施的關鍵。
1 基層消防安全治理現狀
1.1 組織管理層面
在組織管理層面,各級政府和社區組織緊密圍繞國家法律法規,構建起較為完善的消防安全責任體系[1]。村(居)民委員會、鎮政府及街道辦事處紛紛加強內部管理和制度建設,通過定期培訓、會議等形式,不僅提升了人們的消防安全意識,還顯著增強了宣傳教育的廣度和深度[2]。此外,基層消防救援大隊靈活調整監管策略,針對重點單位及基層消防工作的實際情況實施精準管理,力求在有限資源下實現均衡覆蓋,確保消防安全責任層層落實,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1.2 執行落實層面
在執行落實層面,通過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逐步解決消防水源不足、公共消防設施老化等問題,為火災防控提供有力保障[3]。各地還加強了對專職消防隊伍的建設和管理,通過提高待遇、優化工作環境等措施,吸引和留住優秀消防人才。同時,加強訓練,提升隊伍整體戰斗力,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迅速響應、高效處置。地方政府也逐步加大了對消防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將消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為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1.3 技術創新與應用層面
在技術創新與應用層面,基層消防安全治理正逐步引入現代科技手段,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精準度[4]。例如,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對消防設備和環境的實時監測,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的安全隱患。同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在火災風險評估、預警預報以及應急響應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些技術創新不僅提高了消防工作的智能化水平,還為科學決策和精準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5]。此外,基層消防部門還積極探索與社會力量的合作,共同推動消防安全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為構建更加安全、高效的基層消防安全治理體系貢獻力量。
2 提高基層消防安全治理效能的策略
為提高基層消防安全治理效能,亟須采取一系列策略,以全面強化基層消防工作的各個方面,既要重視組織結構的優化與力量的整合,還要注重專業能力的提升與基礎設施的完善,旨在構建一個更加高效、協同的基層消防安全體系。
2.1 構建消防安全責任體系
2.1.1 落實政府領導責任
牢固樹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責任意識,明確消防安全職責分工,強化考核激勵機制。定期召開消防安全會議,深入分析當前消防安全形勢,及時通報最新情況,確保對重大消防安全隱患能夠迅速響應、有效處置[6]。針對火災事故頻發或潛在風險較高的區域,政府應立即啟動約談問責機制,強化領導責任意識,確保消防安全工作高效、有序開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2.1.2 落實部門監管責任
各部門應嚴格按照消防法規的要求,切實履行消防安全監管職責,對各領域內的單位、場所實施全面的消防安全監督。針對復雜領域,遵循“誰主管、誰負責、誰牽頭、誰協調”的原則,精準界定各部門職責范圍,確保每項消防安全任務都有專人負責[7]。通過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管體系,實現消防監管無死角、無遺漏,共同織密消防安全防護網,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2.1.3 落實基層管理責任
加強鄉鎮(街道)與村(社區)的消防安全基礎管理,明確其在日常管理、防火巡查及隱患督促整改等方面的職責,確保消防安全責任層層落實。加速推動委托執法或授權執法機制的建立,賦予鄉鎮(街道)必要的消防行政執法權,以法治力量強化基層消防管理。同時,依托綜合執法隊和網格化管理機制,緊密結合轄區實際情況,精準識別并有效處置高風險消防安全隱患,構建“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基層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切實提升基層消防安全管理效能。
2.1.4 督促單位落實主體責任
加強對社會單位的消防安全監管力度,督促其依據火災風險防范指南和檢查標準,深入開展消防安全自查自改,確保每一處細節都不留隱患。建立健全重大火災隱患排查、整改及常態化機制,形成閉環管理體系。明確要求社會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每季度親自帶隊檢查,組織專項檢查,深入排查火災隱患,并將檢查情況及時報告給轄區消防部門及主管部門,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筑牢消防安全防線。
2.2 加強消防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治
2.2.1 聚焦重點領域
聚焦高層建筑、大型商業綜合體、醫院等重點單位,集中力量排查違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作為外墻保溫層、裝修裝飾的突出問題,以及生命通道被占用堵塞等安全隱患。同時,不放松對經營性自建房、沿街商鋪、餐館飯店、家庭作坊等“小場所”的監管,重點排查違章搭建、違規住宿、不規范用火用電用氣等危險行為。此外,針對儲能電站、電競酒店等娛樂新業態,重點解決違規運營、監管責任不明確、管理培訓不到位等突出問題。
2.2.2 組織全面排查
督促社會單位建立常態化的火災風險隱患自查機制,詳細記錄隱患臺賬,嚴格執行閉環管理措施。動員基層力量加強對“小場所”的巡查力度,確保動態火災隱患能夠及時發現并糾正。組織跨部門聯合檢查行動,定期通報行業系統火災情況和突出問題,向相關單位發送風險提示函和工作建議。優化“雙隨機”監督檢查機制,對火災多發的領域及隱患嚴重的單位增加抽查頻次。聯合執法小分隊、專家檢查、交叉互檢等方式,進一步提升火災風險隱患排查的專業性和有效性。
2.3 提升消防安全科技支撐與宣傳教育
為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水平,應積極倡導社會單位引入物聯網技術,構建智能化消防安全管理體系,實現對火災風險的實時監測與預警,確保初起火災能夠迅速響應并得到有效控制。同時,加強遠程監控、物聯網監測及電氣監控等信息化手段的應用,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提升火災防控的精準度和效率,推動消防工作向智能化、精細化方向發展。在宣傳教育方面,圍繞消防安全主題,督促各類重點場所設置醒目的防火宣傳警示標識,采用直觀、生動的方式增強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定期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涵蓋防滅火基礎知識、逃生自救技能等,通過理論講解與實操演練相結合的方式,提升廣大群眾的消防安全素質及自救互救能力。為進一步擴大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充分利用公眾號、網絡平臺、新媒體等媒介,發布消防安全資訊,曝光重大火災隱患單位,持續跟蹤報道隱患整改進程,營造濃厚的社會監督氛圍,推動相關單位切實履行消防安全主體責任,積極整改隱患,共同構建安全和諧的社會環境。
2.4 完善消防安全基礎設施,提升應急響應能力
為全面構建消防安全防線,需集中精力完善消防安全基礎設施與應急準備體系。針對老舊場所普遍存在的消防設施陳舊、水源不足等問題,應加大投入力度,推動消防設施的升級改造與水源建設項目的實施,確保這些場所的消防安全狀況得到有效改善。為提升火災初期預警與處置能力,應廣泛覆蓋家庭作坊、經營性自建房、老舊住宅區等火災高風險區域,安裝早期火災報警與自動滅火系統,這些設備能迅速發出警報并啟動滅火程序,有效遏制火勢蔓延,為人員疏散和消防救援爭取寶貴時間。加強基層消防救援人員的技能培訓至關重要。通過定期組織培訓、實戰演練等方式,不斷提升消防隊員的火災撲救能力和應急響應能力。組建綜合性應急隊伍,配備先進的救援裝備和器材,確保在火災等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響應、高效行動。
2.5 強化監督與考核
在消防安全工作中,嚴格的監督與考核機制是確保各項措施有效執行的關鍵環節。堅決對檢查中發現的消防違法行為和火災隱患采取零容忍態度,依法依規從嚴、從重、從快查處,消除執法中的“寬松軟”現象,維護法律的嚴肅性與權威性。對于單位未按規定開展自查或自查后拒不整改,導致重大火災隱患長期存在的單位,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形成強大震懾效應,促使社會各單位切實履行消防安全主體責任。為提升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將消防安全納入地方政府和部門的績效考核體系,將考核結果與單位評優、個人晉升等緊密掛鉤,確保消防安全工作得到有效執行。建立激勵機制,對在消防安全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激發全社會參與消防安全的熱情與創造力,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參與消防安全的良好氛圍。
3 保障措施
為確保基層消防安全治理效能的策略得以有效實施,需制定以下保障措施:
3.1 強化政策支持
為確保基層消防安全治理策略的高效執行,政策支持是不可或缺的關鍵。需制定并優化相關政策法規,明確各級政府、村(居)民委員會及社會單位在消防安全領域的具體職責,同時細化工作標準和操作規范,為基層消防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涵蓋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措施,確保各項策略能夠發揮實效。
3.2 穩固資金保障
資金保障是推動基層消防安全治理持續發展的關鍵。各級政府應設立消防安全專項基金,用于支持基層消防基礎設施的完善、消防裝備的更新、人員培訓及隱患整改等工作。同時,積極拓寬資金籌集渠道,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利用稅收減免、政策引導吸引企業捐贈或社會募捐,并探索與金融機構合作的新模式,以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增強項目的可持續性和影響力。
3.3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各級政府應加大對消防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建立專業培訓基地、深化校企合作等方式,提升消防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同時,積極引進國內外消防領域的專業人才,為基層消防隊伍注入新的活力,增強隊伍的整體實力。為了穩定和擴大基層消防隊伍,應合理提高基層消防人員的薪資待遇,完善福利保障制度,有助于吸引和留住更多優秀人才,為基層消防安全治理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4 結束語
本文深入剖析了基層消防安全治理的現狀,明確指出了在組織管理、執行落實以及技術創新與應用等方面面臨的挑戰。為有效提升基層消防安全治理的效能,需采取多維度、綜合性的策略。通過健全消防安全責任體系,明確各級責任主體,確保消防安全工作層層遞進、責任到人。同時,加大消防安全隱患的排查與整治力度,對高風險領域實施全方位、無死角地排查,力求從源頭上有效遏制火災事故的發生。同時,加強消防安全知識的普及與教育,增強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與自救能力。
參考文獻
[1]馮宇博.基層消防綜合治理體系建設的對策與建議[J].今日消防,2024,9(4):53-55.
[2]朱雄威.如何做好基層鎮街“最后一公里”消防安全治理工作[J].今日消防,2024,9(2):88-90.
[3]陳碩,潘黎,柳劍.構建現代化基層消防安全治理體系的實踐與探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24,43(2):278-281.
[4]朱勇.基層消防監督執法工作優化策略研究[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24(1):93-97.
[5]許晉陽.基層消防安全治理工作調查分析[J].中國消防,2023(S1):9-11.
[6]張鵬,王金廣,遲楊.淺析如何推動消防安全治理向事前預防轉型[J].消防界(電子版),2023,9(4):1-3.
[7]楊帆,賀瑩瑩.堅持問題導向創新體制機制探索消防救援隊伍建設新路子[J].機構與行政,2022(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