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探討體育強國戰略背景下,江蘇省體育產業創新發展的現狀與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營銷策略。通過文獻綜述、實地調研、數據分析等方法,文章系統分析了江蘇省體育產業的發展基礎、創新態勢以及融合程度,發現江蘇省體育產業存在創新機制不完善、發展環境有待優化、產業融合度不高、人才支撐力不足等問題。為推動江蘇省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完善創新機制、優化發展環境、促進產業融合、強化人才支撐等建議,以期為江蘇省乃至全國體育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參考。
體育強國戰略是新時代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總綱領和行動指南,對于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江蘇省作為體育大省,近年來體育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本文立足江蘇省體育產業發展實際,深入分析其創新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營銷策略,以期為江蘇省體育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益借鑒。
一、江蘇省體育產業創新發展現狀
(一)發展基礎良好
江蘇省體育產業發展基礎良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江蘇省經濟實力雄厚,人均GDP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這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經濟支撐。同時,江蘇省擁有豐富的體育資源,體育基礎設施完善,擁有眾多知名體育品牌和優秀體育企業,為體育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江蘇省民眾體育意識較強,體育消費需求旺盛,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此外,江蘇省還擁有深厚的體育文化底蘊,諸如武術、太極拳、龍舟賽等傳統體育項目享譽國內外,這些獨特的體育文化資源為江蘇省體育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
(二)創新態勢初顯
近年來,江蘇省體育產業創新發展態勢初顯。首先,江蘇省政府高度重視體育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體育產業創新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其次,江蘇省體育企業積極探索創新發展模式,推動體育產業與文化、旅游、健康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拓展體育產業發展新領域、新業態。一批體育企業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創新商業模式和營銷方式,“互聯網+體育”的新業態不斷涌現。
最后,江蘇省大力發展體育科技,加快體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進程,增強了體育服務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從而為體育產業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三)融合發展起步
江蘇省積極推動體育產業與文化、旅游、健康等產業融合發展,體育產業融合發展呈現良好態勢。體育賽事活動與旅游、文化深度融合,體育旅游、體育文化等新業態方興未艾。省內外的游客在參與體育賽事的同時,更多地了解當地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實現了體育消費與文化消費的雙贏。同時,體育健身與健康養生產業加速融合,催生了一批體醫融合的新產品、新服務,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此外,體育場館多功能開發利用,體育設施嵌入社區服務,極大拓展了體育產業發展空間。江蘇省體育產業融合發展已初見成效,但仍處于起步階段,跨界融合的廣度和深度還有待進一步拓展。
二、江蘇省體育產業創新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創新機制不完善
江蘇省體育產業創新機制不完善,創新合作網絡尚未建立,產學研結合不緊密,創新主體間缺乏有效互動。同時,體育企業創新動力不足,科技創新投入偏低,創新風險分擔機制缺失,難以形成持續創新動力。此外,體育產業創新平臺建設滯后,創新資源配置效率不高,缺乏綜合性、專業性創新服務平臺。
(二)發展環境有待優化
江蘇省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相關部門對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產業扶持政策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同時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不足,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體育消費需求。此外,體育消費市場培育滯后,體育消費理念陳舊,制約了體育消費的進一步釋放。
(三)產業融合度不高
江蘇省體育產業與文化、旅游、健康等產業融合度不高,產業間缺乏有效聯動。體育產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思路不清晰,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仍未破除。此外,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跨界融合的廣度深度不夠,融合發展缺乏協同效應,新業態新模式還處于培育階段。
(四)人才支撐力不足
江蘇省體育產業發展的人才支撐力不足,高素質創新型體育人才匱乏。體育產業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實踐能力欠缺,難以適應產業發展需求。同時體育企業家、經營管理人才等緊缺,掣肘了體育產業的市場化、專業化發展。此外,體育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實際脫節,高校與企業合作不夠緊密,人才供給與市場需求還有待進一步對接。
三、推動江蘇省體育產業創新發展的營銷策略
(一)完善創新機制,激發創新活力
江蘇省應著力完善體育產業創新機制,充分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建立健全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驅動的體育產業創新體系,明確各創新主體的功能定位和職責分工,形成協同創新、開放創新的良好局面。
首先,政府要加大對體育產業創新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設立專項資金,鼓勵和支持體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同時搭建體育產業創新平臺,促進創新資源共享和優化配置。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設一批體育科技創新平臺,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應用。此外,支持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搭建體育產業創新服務平臺,提供信息咨詢、技術服務、交流合作等專業化服務。
其次,完善體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促進創新成果產業化、商業化。建立健全職務科技成果權屬制度,賦予科研人員成果所有權和處置權,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搭建科技成果交易平臺,暢通產學研合作渠道,推動體育科技成果在產業化中的應用和推廣。
再次,鼓勵體育企業加強協同創新,與高校、科研機構建立產學研用聯盟,共同開展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發,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同時支持體育企業與文化、旅游、健康等領域企業開展跨界合作,發揮協同效應,從而拓展體育產業發展新空間。
最后,江蘇省還應完善體育產業創新的金融支持和風險分擔機制。加大對體育產業創新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為體育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多元化融資渠道。探索建立體育產業創新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合理分擔創新風險,從而提高體育企業創新的積極性。同時要加強體育產業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和運營體系,嚴厲打擊侵權盜版行為,以維護創新主體的合法權益。此外,加快建設體育產業創新公共服務體系,整合各類創新資源,提供全鏈條、專業化的創新支持服務,從而為體育產業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生態。
(二)優化發展環境,培育消費市場
優化體育產業發展環境,著力培育體育消費市場,是推動江蘇省體育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
首先,要加快完善體育產業政策體系,制定出臺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從而為體育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積極落實國家和江蘇省出臺的體育產業發展規劃與政策文件,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傳引導,以營造有利于體育產業發展的社會氛圍。
其次,要大力發展公共體育服務。加快推進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完善城鄉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同時制定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從而促進體育消費需求持續釋放。
最后,要加強培育體育消費市場,推動體育消費理念更新,豐富體育消費內容和方式。開發個性化、多樣化的體育消費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體育消費需求。同時拓寬體育消費渠道,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型體育消費模式,以提升體育消費便利性和體驗性。此外,大力發展體育旅游、體育培訓、體育健康等新興消費業態,以釋放體育消費潛力,從而不斷擴大體育消費規模。
(三)促進產業融合,拓展發展空間
推動體育產業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是江蘇省體育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要立足江蘇省產業發展基礎和資源稟賦,找準體育產業與文化、旅游、健康、養老、科技等產業的契合點和融合路徑,推動體育產業跨界融合發展。
首先,著力打造一批融合發展的示范項目,發揮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積極發展體育文旅產業,推出一批體育主題的文化旅游精品項目,講好江蘇體育故事,傳播江蘇體育文化,從而提升體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其次,促進體育與健康養老產業融合發展,開發體育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以滿足老年人群的健身需求和養生需求。同時鼓勵體育用品制造企業與醫療康復機構合作,研發生產康復器械和輔助用品,從而促進體育健康產業發展。
再次,推動體育產業與科技、教育、金融等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研發智能體育裝備,發展線上體育培訓和競賽,創新體育消費信貸產品,從而提升體育產業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最后,要加快構建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的制度體系,破除行業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加強行業監管和市場秩序規范,營造公平競爭、協同發展的市場環境。同時搭建產業融合發展平臺,加強跨行業、跨領域的交流合作,促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從而推動體育產業融合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四)強化人才支撐,夯實發展基礎
人才是推動體育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要素。江蘇省要立足體育產業發展需求,制定實施體育產業人才發展規劃,加快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體育產業人才隊伍,從而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首先,著力加強復合型體育人才培養。鼓勵高校設立體育產業相關專業,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突出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能力培養,以提高人才供給的針對性和適應性。同時支持高校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建人才培養基地,建立健全產學研用一體化人才培養機制,以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需求精準對接。
其次,大力引進和培養高層次體育人才,完善體育人才引進和激勵政策。加大對優秀體育企業家、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力度,為體育產業發展集聚高端人才資源。同時實施體育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定期開展體育產業高級研修班和專題培訓,以提升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此外,加強國際體育人才交流合作。鼓勵企業和行業組織與國際體育組織開展人才交流項目,引進先進理念和管理經驗,從而提升體育人才國際化水平。
再次,健全體育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完善職稱評定、職業資格認證等制度,從而為體育人才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同時建立健全體育人才流動和合理使用機制,促進人才在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之間合理流動,以最大限度發揮人才效能,從而為體育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最后,加強體育產業人才隊伍的梯隊建設和素質提升。加大基層體育指導員培養力度,完善基層體育指導員管理和激勵機制,提升基層體育指導員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強退役運動員就業創業指導和服務,鼓勵退役運動員從事體育產業相關工作,以發揮其專業優勢和影響力。同時建設高水平職業化體育經紀人隊伍,規范體育經紀人管理,發揮經紀人在體育賽事、運動員商業開發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此外,加強體育產業人才繼續教育和職業培訓,建立體育產業人才終身學習機制,以不斷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同時加強體育產業人才國際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從而提高體育產業人才的國際化視野和水平。
結語:
體育強國戰略為江蘇省體育產業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江蘇省應立足自身優勢,以問題為導向,完善創新機制,優化發展環境,促進產業融合,強化人才支撐,從而全面提升體育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江蘇省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必將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