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為山東省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也需要釋放消費需求,消費金融能夠便利居民消費,激發消費活力,促進經濟發展動能轉換,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目前,消費金融在促進山東省居民消費過程中仍然存在下沉能力不強、消費者權益保障不足、產品差異化程度有限、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等問題。為進一步提高消費金融發展質量,使消費金融更好發揮對消費的促進作用,需要通過提升消費金融市場下沉能力、規范消費金融供給、鼓勵金融創新等途徑,促進居民消費,助力消費體制改革。
一、引言
消費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居民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山東省作為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大省,其消費金融的發展狀況對于全國乃至整個經濟區域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領作用。近年來,隨著山東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金融在山東省得到了廣泛關注和快速發展。然而,與此同時,消費金融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面臨著一些挑戰,需要深入探討和研究。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山東省消費金融的發展現狀,探討其在促進居民消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相關政策制定和實踐提供參考。
二、消費金融的概念界定
消費金融是一個金融領域的概念,主要指的是針對消費者提供的金融服務。這些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消費信貸、信用卡、個人貸款、以及與消費相關的理財產品和服務等。消費金融的目的在于滿足消費者在生活、工作、學習等各方面的資金需求,促進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進而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我國,消費金融的發展與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戰略緊密相連。我國政府鼓勵消費金融的發展,以促進內需擴大和消費升級,這也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消費金融公司作為提供消費金融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經過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批準,專門提供小額、分散的消費貸款,以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消費金融的發展不僅能夠提高消費者的生活水平,促進消費市場的繁榮,還能夠刺激經濟的增長,帶動就業。然而,與此同時,消費金融的發展也需要注意風險控制,確保消費者的權益不受侵害,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因此,我國在推動消費金融發展的同時,也加強了對消費金融市場的監管,出臺了一系列的管理辦法和政策,以規范消費金融市場的發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山東省消費金融促進居民消費的現狀
(一)山東省消費金融發展現狀
1.消費貸款總體規模擴張,但增速放緩
山東省的消費貸款總體規模近年來持續擴張,顯示出消費金融市場的活躍程度和潛力。然而,隨著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和金融監管政策的調整,消費貸款增速逐漸放緩。這反映了市場逐漸趨于理性,金融機構在發放貸款時更加注重風險控制和合規性。
2.短期消費貸款促進社會零售總額增長
短期消費貸款在山東省的消費金融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成為促進消費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這些貸款主要用于滿足居民的日常消費需求,如購買家電、數碼產品、旅游等。隨著短期消費貸款的不斷增長,山東省的社會零售總額也實現了穩步提升。
3.消費金融市場主體多元化趨勢明顯
山東省的消費金融市場呈現出主體多元化的特點。除了傳統的商業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外,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公司等新興市場主體進入市場。這些機構通過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靈活的消費金融解決方案。
4.消費金融服務普惠化進程加快
隨著普惠金融政策的深入推進,山東省的消費金融服務覆蓋范圍不斷擴大。金融機構通過優化服務流程、降低服務門檻、提高服務質量等方式,使得更多消費者能夠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消費金融服務。同時,針對農村地區和低收入群體的消費金融服務也得到了加強,進一步推動了消費金融服務的普惠化進程。
山東省消費金融發展現狀呈現出規模擴張、增速放緩、主體多元化和普惠化進程加快等特點。未來,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和監管政策的進一步完善,山東省的消費金融市場有望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態勢。
(二)山東省城鄉居民消費現狀
1.城鄉居民消費總量收縮,農村居民消費活力旺盛
近年來,受到經濟環境、政策調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山東省城鄉居民消費總量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收縮態勢。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農村居民的消費活力依然旺盛。隨著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農民收入的穩步提高,農村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不斷增強,成為消費市場的重要力量。他們在日常生活用品、家電、農資等方面的消費需求持續增長,為農村市場的繁榮做出了積極貢獻。
2.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明顯,消費品質提升仍有空間
隨著山東省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消費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居民不再僅僅滿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是開始追求更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在食品、衣著、居住等傳統消費領域,居民更加注重品質和品牌;同時,在教育、文化娛樂、旅游等新興消費領域,居民的消費支出也在不斷增加。然而,與發達地區相比,山東省的品質類消費升級仍有較大空間。未來,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和消費環境的不斷改善,消費品質提升將成為山東省消費市場的重要趨勢。
3.城鄉居民消費存在客觀差距
2013—2021年以來,山東省城鄉居民的消費差距雖然隨著國家的宏觀調控呈現出縮小趨勢,但總量上差距依然明顯。具體來看,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646元,是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6877元的2.4倍,2021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9314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299元,城鄉居民之間的人均消費之比仍然高達2.1倍。可以看出,山東省城鄉居民消費差距縮小幅度較為緩慢。城鎮地區建設大量城市商業中心,消費環境較為完善,有利于居民消費品質的提升和消費結構的升級。但是在廣大農村地區,仍然存在一定數量的劣質產品,消費基礎設施尚不完善,影響了農村居民的消費意愿。但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快遞派送業務的不斷下沉,大部分村莊、社區建立了快遞網點,農村居民通過互聯網進行線上消費的便利程度大幅提升。
2022年,山東省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是城鎮居民的1.1倍,農村居民在吃和穿上的消費占比明顯較高。城鎮居民的生活類消費(食品煙酒、衣著、居住)支出占比下降明顯,2021年54.5%,比2013年下降12.7%,農村居民的生活類消費支出降幅僅為5.6%。相較而言,農村居民的交通通信支出增長明顯,由2013年的15.4%上升到2021年的17%,年均增速1.9%,是城鎮居民的1.4倍。農村居民的教育、文化和娛樂支出占比增長不及城鎮居民。2013年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此項支出占比分別為9.4%和9.9%,農村居民領先城鎮居民0.5個百分點,逐年增長至2016年,城鎮居民的該項支出超過農村居民,隨后一直處于領先位置。2021年,城鎮居民該項支出占比12.5%,農村居民為10.5%,前者年均增速是后者的2.6倍。2013—2021年中,農村居民的消費情況雖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消費種類更加多元化,消費結構也不斷升級,但表現在消費品質和結構上,城鄉居民消費的二元化特征仍然突出。
四、消費金融促進居民消費仍存在的問題
(一)下沉能力不足,促進居民消費力度有限
以消費貸款為主的消費金融下沉能力不足,具體表現在消費貸款規模增速放緩,服務人群有限。第一,從消費貸款余額來看,近十年來山東省消費金融擴張趨勢明顯,規模逐年增長,但增速逐年下降,且下降趨勢明顯。消費作為山東省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這一趨勢值得關注,消費貸款規模增速放緩將影響到居民有效需求的釋放;第二,近十年來,農戶消費貸款增速均超過當年金融機構個人消費貸款增速,但仍有一些地區和農戶未被消費金融服務所覆蓋,而這部分消費者普遍消費傾向較高,對其融資約束的解除將對山東省消費的整體升級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二)消費者權益保障不足,影響居民使用消費金融意愿
以前,我國網絡借貸平臺在監管不完善的環境下粗放式發展,一些平臺誘導客戶貸款、利息高企,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借貸體驗,也嚴重擾亂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隨著我國加強對消費金融行業的管理與整頓,行業經營步入規范化發展軌道,消費者的權益獲得一定保障,其對于消費金融的接受程度逐漸提升。但近年來消費金融行業董事會、監事會、高管變動頻繁,加快了消費金融機構轉型發展步伐,業績壓力不斷提升,這也增加了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內控制度體系建設的難度。據海爾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官網披露,2022年,該公司共收到消費者投訴1295件,而2020年、2021年該公司共接到投訴及其他相關事項僅為525件和552件。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加強投訴管理,對提升潛在消費者購買消費金融服務意愿十分重要。
(三)產品差異化程度有限,制約居民消費多元化發展
近年來,山東省消費市場主體紛紛建立網絡銷售渠道,部分構建網絡交易平臺,廣泛應用云計算、大數據及物聯網等技術,拓展居民消費場景的同時,加速居民消費習慣重塑。居民傳統的消費模式逐漸轉向更加個性化和多元化的“新消費”模式。2022年,山東省實現網上零售額6698.7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957.1億元,增長9.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7.9%,比上年提高3.8個百分點。因此,消費者對消費金融產品與服務的需求也呈現出差異化趨勢。目前,山東省消費金融行業各消費金融供給主體及其產品與服務雖有所創新,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質化問題。大量同質化的消費金融產品與服務影響居民消費多元化發展。
五、重視下沉市場服務,發揮政策引導作用
消費金融供給與需求匹配度有待提高。受農村金融服務成本較高、資本回報率較低等因素影響,農村地區存在資金外流現象,加上農村金融體系不健全,消費金融供給尚不能滿足需求。消費金融需求者通常居住地偏遠、抵押物缺乏、收入不高,消費金融服務的商業可持續性面臨挑戰,這在客觀上需要進一步完善配套產業、財稅、金融監管、法律法規等政策措施,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為消費金融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按照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的要求,加快建設現代化消費金融體系,繼續發揮政策引導和激勵作用,引導金融資源向農村地區、低收入群體傾斜,深化消費金融場景應用,促進消費金融服務降本增效。
(作者單位:山東財經大學燕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