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企業在會計轉型規劃發展以及推動轉型落地實施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國家整體發展戰略以及各項政策條例,明確宏觀轉型以及微觀轉型方向。在此過程中,企業需推動數字化轉型,促進財務信息共享。企業需要引進培養管理型會計人才,推動企業內部業務、稅務、財務整合,從而推動糧食企業綜合發展,保證會計人員能夠參與到企業決策管理的方方面面。企業需要對會計人員進行常態化的教育培訓,確保會計人員能夠了解最新的資訊信息、技術手段和會計事務以及政策法規。
一、糧食企業會計工作內容
糧食企業會計工作事務較多。首先,需要記錄企業的財務交易,如收入、支出、資產、負債等各項信息,編制常規的財務報表,以便管理層了解企業內部的經營狀況。其次,需要制定預算方案,監測支出和預算偏差,并且提出改進建議,幫助糧食企業在經營期間有效控制經營成本。再次,需要會計人員研學稅務優惠政策,進行稅務籌劃控制,幫助糧食企業有效減少稅務負擔。此外,糧食企業會計還需要向管理型會計轉型,確保企業財務活動合規、可靠、有效。最后,糧食企業會計需要進行常態化的財務數據分析,協同內外部審計、稅務等部門,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總體來說,糧食企業需要對會計戰略轉型進行規劃和實施,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力。
二、糧食企業會計轉型的戰略規劃
糧食企業會計戰略轉型規劃是一個完整的循環和流程。首先,糧食企業需要明確會計戰略轉型的目標和愿景,確保會計轉型與糧食企業的長遠規劃協調一致。比如,在碳中和碳達峰背景下,糧食企業向綠色環保方向轉型,需要將會計報表中的碳足跡進行有效展示和呈現,將碳足跡與傳統的財務信息有效結合在一起。其次,糧食企業在會計戰略轉型過程中需要進行資源評估整合,評估當前會計系統、流程和人員能力,明確其中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及需要投入的戰略資源。在完成對資源和目標的評估之后,企業需要進行技術升級,比如采購新型的會計軟件和技術工具,更新ERP系統,優化大數據分析工具等,提高會計人員的數據處理能力和分析能力。再次,糧食企業還需要重新設計會計流程,比如簡化會計流程中的重復計算、重復審批程序,簡化整個會計管理事務等。在完成對流程的優化設定之后,糧食企業需要加強對會計團隊人才的教育培訓,在人員培訓過程中,幫助員工適應環境的變化,比如幫助員工了解新會計準則以及最新的稅務政策,提升員工的風險管理能力。最后,糧食企業還需要加強監督,明確監管條例,建立監督機制,進行轉型評估,及時調整會計戰略轉型方向。
三、糧食企業會計轉型的實現路徑
糧食企業在會計轉型過程中應當引進科學有效的模式,對轉型方向、過程和方法嚴格把關。在此期間,糧食企業會計需要向信息化方向轉型,引進信息化工具、數字化資源,促進財務會計信息共享。糧食企業在會計轉型過程中還需要對管理型會計進行科學合理設置,帶動會計人員參與企業內部管理、內部控制決策。在此過程中,企業應當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培訓,提升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和信息素養。加強對其合規性培訓,提升其會計道德素養。在多方協作互動下推動企業會計轉型。
(一)向信息化轉型
財務共享是企業在新形勢、新環境下需要關注的重點議題。信息化轉型不僅涉及對糧食企業信息技術系統的升級和更新,還包含對信息化人才的培養,提升會計人才的信息素養,并且實現會計流程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轉變,提高會計信息處理效率,提升會計信息的透明度、準確度。
首先,糧食企業需要建立一套數字化會計流程,采購先進的會計軟件系統,對會計流程進行數字化、信息化改造,利用數字化工具進行憑證入錄、電子對賬、電子支付等,減少紙質文檔的使用頻次,以此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其次,糧食企業需要進行自動化數據處理分析,結合大數據技術、信息化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幫助會計人員在數據處理過程中有效降低人為錯誤的操作風險,從而使企業的會計報告更加精確可靠。在此期間,企業需引進智能財務分析軟件系統,幫助會計人員在信息化、數字化環境下進行數據高質量預測分析。會計人員需要通過精益化的分析軟件和工具了解財務數據背后的趨勢和規律,為管理層決策提供準確有效的數據支持。再次,糧食企業需要加強數據安全和風險控制,結合加密技術、訪問控制技術和監控技術對糧食企業內部的核心數據信息進行有效保護,提高應對信息風險的能力。最后,糧食企業會計在轉型過程中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監控和報告機制,將企業財務數據的變化和異常情況實時反饋,幫助企業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管理決策的準確性。因此,在信息化時代,糧食企業在推動會計轉型過程中需要明確信息化轉型方案、計劃、模式,從而提高其轉型水平和效率。
(二)向管理型會計轉型
新形勢下,糧食企業會計人員不僅需要關注會計資料、會計信息,還需要涉獵糧食企業內部的各項管理事務,將會計事務與管理事務有效結合。為此,糧食企業需要推動會計人員向管理型人才發展轉型。糧食企業需要引進一套完善的管理會計體系,根據自身的經營運作特征,對管理會計體系架構進行合理設計,包含成本會計、預算管理、績效評估等多個模塊,同時還包含業財稅融合的管理架構,使會計人員能夠參與到糧食企業管理事務中,參與企業內部控制、內部管理,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確保會計人員能夠對糧食銷售以及整個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進行精細化管理,減少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損耗。
糧食企業會計也需要向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角色轉型,比如在績效評估管理過程中。會計團隊需要評估糧食企業各項活動的績效狀況,對其中的績效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與人力資源部門一同完成對各部門的績效評審。并且在績效評審過程中提供準確的財務數據分析,支持決策,提高管理效率。除此之外,糧食企業還需要加強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促進會計人員參與內部改進和內部發展、創新方案的制定,保證財務管理工作能夠貫穿于企業經營運作的方方面面。因此,糧食企業會計需要向管理型會計方向轉型,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三)加強人員教育培訓
加強人員教育培訓是一項關鍵性的舉措。在會計戰略轉型規劃過程中,需要完善對人才的教育培訓機制,通過開展科學有效的教育培訓活動,幫助管理會計向業財稅一體化人才綜合發展,提升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拓寬其知識面和理解應用能力,從而推動管理會計轉型升級。
首先,糧食企業需要根據會計戰略轉型目標和需求對會計人員培訓計劃、方案、內容、時間進行系統性、針對性設置和開發。其次,需要針對不同崗位,開展差異化的培訓活動,比如從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等多個角度來設立不同的培訓模塊,引進不同的培訓內容和機制提高培訓水平。在培訓過程中,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盡可能結合糧食企業的經營運作項目來開展專業化的人才培養活動。此外,會計人才還應當具備較強的數據信息分析能力和整理能力,糧食企業需要加強對會計人才的技能培訓,重點提升會計人才的信息素養,比如提升會計人才的軟件分析能力、軟件應用能力,開展信息化教育,提升會計人才的綜合素養。再次,糧食企業還需要通過案例分析和研討活動,幫助會計人員在各種情景環境下分析問題,并且結合新信息以及新準則,幫助會計人才掌握最新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定期考核和反饋評價培訓結果,制定進一步的培訓計劃,對培訓效果進行持續改進。最后,糧食企業還需要建立知識共享平臺,打造良好的持續學習環境和氛圍,促進會計人才持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四)合規管理
糧食企業會計在轉型規劃環節面向多個領域、多個行業發展延伸,如果缺失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和約束條例,會導致會計事務呈現無序繁雜的局面。為此,糧食企業需要建立合規框架,明確財務會計人員的工作職責和范圍,比如財務工作會涉及稅務籌劃等相關事務,需要確保財務會計人員在合規合法的情況下進行科學有效的稅務籌劃,降低糧食企業的涉稅風險。其次,在合規管理過程中,糧食企業需要明確財務報表的規范標準,確保財務報告的編制符合會計準則以及法規要求,能夠真實反映糧食企業的財務數據信息,準確、高效、完整地提供相關信息資料。此外,在合規管理過程中,還需要從合同合規的角度出發,引導會計人員有效管控其中的違約風險和法律糾紛等,提升財會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糧食企業在轉型發展過程中,需要對轉型方向、過程、細節進行嚴格把關,設立科學有效的監督審查機制和評審條例,有效把控會計轉型過程中存在的違規問題,提高糧食企業會計轉型的容錯率。總體來說,糧食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需要設立合理的框架,對財務報表、稅務合規、合同合規、風險防范等多項事務進行有效監督檢查,確保企業長遠穩定發展。
(五)多方協作
糧食企業會計轉型需借助多方力量,才能夠提質增效。首先,糧食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應當加強協作溝通,財務部門、生產部門、銷售部門、內控部門等需要共同制定會計轉型計劃、目標和方向,由多個部門集思廣益,協同推進各項工作穩步高效實施。其次,糧食企業會計部門需要與外部合作伙伴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比如會計部門需要與會計師事務所、財務顧問、軟件供應商進行有效交流互動,共同參與會計轉型規劃和實施,充分利用外部資源以及專業知識技能提高企業會計轉型的質量。比如,與行業協會進行溝通,分享經驗和資源,共同探討會計轉型的最佳實踐。再次,糧食安全關乎國家的繁榮與穩定,糧食企業需要與政府部門進行有效互動,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會計人員需要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規,與政府部門、稅務部門以及各機關單位進行合作交流,確保會計轉型符合法律法規。最后,在多方協作互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PDCA循環模式,通過集思廣益,引進資源,加強供應鏈控制,打破信息孤島,才能夠提高自身的綜合運作水平。
結語:
總體來說,糧食企業在推動會計戰略轉型的過程中,應當明確轉型目標、方向、過程、細節,整合資源信息,集思廣益,對轉型過程、細節和方法進行精確高效調控。糧食企業需推動信息化轉型,打破信息孤島,并且促進會計人員參與各項管理事務,向管理型會計轉型升級。還需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培訓,增強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并通過合規性管理、合法性管控,在多方協作互動的情況下提高企業的整體運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