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共同且全面的發展。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共同追求相同的學習目標,通過互相借鑒、彼此協作,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并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建構主義理念,促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學習內容,同時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深度學習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助力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更加扎實地掌握數學基本概念、原理和解題方法,為他們將來面對更復雜的數學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深入探究和實踐,學生能夠在理解深度和廣度上實現超越,這對于他們長期的學習與成長至關重要。基于此,教師可以采用深度學習方法,通過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的學習環境中積極交流和探討,有效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從同伴那里獲得新的知識和解題思路,還能在合作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大幅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主動探索和相互協作的學習方式,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都是極為有益的。并且,在小組合作中,追求深度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促使他們在交流和思維碰撞中,探索新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方式。這種探索和嘗試的過程,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讓他們具備面對問題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
一、提煉合作內容,促進深度學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學習內容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乘法運算的原理和方法,教師可以借助深度合作學習的方法,通過引入實際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情境,如創設購物支付情景,一名學生需要購買18本價格為125元的書籍,他們總共需要支付多少元,以此引入“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應用。在這個情境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并給每個小組指派不同的任務,以順利開展合作學習。在小組中,數學教師可以分配一部分學生整理問題和數據,如購書數量和價格,并列出算式125×18。這一過程旨在讓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培養他們將實際情境轉化為數學運算能力。接著,另一部分學生可以運用豎式乘法的方法進行乘法運算,計算結果,即2250。這個步驟強調了乘法運算的操作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具體的計算技巧。最后,第三組學生使用計算器進行驗證,確保計算結果的準確性。這個環節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計算結果的信心,還能培養他們使用工具完成數學計算的能力。完成以上操作后,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并比較不同解題思路的優缺點。在這一步驟中,學生會得到不同的發現,如有的小組分享道:雖然可以使用計算器提高計算效率,但掌握豎式乘法的方法更有利于理解乘法運算的本質,懂得更多知識。通過這樣的深度合作學習,學生不僅能在實際情境中應用數學知識,還能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數學問題解決能力。這種融合了實際情境、合作學習和思維對比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促使他們深入理解和有效應用數學知識。
二、明確學習目標,突出深度學習
在數學教學中,深度學習的關鍵在于讓學生不只簡單地掌握數學運算步驟,還能真正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意義,并將相關知識靈活應用于實際情境中。以食材配比為例,這種實踐性任務不僅要求學生計算各種食材的總重量和烹飪后的總重量,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這一過程深入理解加法、乘法等運算規則的本質。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按照食譜制作一份比薩,一份比薩需要面粉400克,番茄醬150克,奶酪200克。根據食譜,學生需要根據這些要求計算兩份比薩所需的總重量,即將每種食材的重量相加,以確定整體所需的食材總量。這一過程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字相加,更是學生將每個食材抽象為數字的過程,并運用加法運算的原理練習加法,有利于同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通過這樣的計算,學生不僅能得到制作一份比薩所需的總重量,還能理解加法運算在實際問題中的具體應用。又如,小明和小華參加了一個拼圖比賽,小明拼了一個有327塊的拼圖,小華拼了一個有245塊的拼圖,請計算兩人一共拼了多少塊拼圖?在這個例子中,學生需要進行多位數的加法運算,即將327和245相加。在深度學習的背景下,關鍵在于讓學生理解加法運算的原理和意義,并能夠將其應用于實際情境中,而不是機械地完成數字相加,草草完成練習任務。對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數學運算與拼圖比賽相結合,從而加深學生對加法運算的理解。例如,引導學生想象小明和小華分別拼了多少塊拼圖,然后將這些塊數相加得到總數。這個過程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字相加,更是促使學生深入理解加法運算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具體應用。這樣的實踐性任務促使學生將數學運算與實際情境相結合,從而加深他們對加法運算原理的理解。通過這種深度學習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數學的運算技巧,還能提高自身的問題解決能力,達到深度學習的目標。
三、加強小組管理,完善深度學習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入一個小組合作項目,如設計一個數學游戲,要求學生在游戲中團隊合作,以鞏固他們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在項目開始之前,數學教師可以制定明確的規則,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小組合作中的責任和行為準則,并強調合作方式、任務分工和時間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性,確保每位學生都明白自己的角色。接下來,數學教師引導學生在小組中共同商討并明確每個人的任務和時間安排。在項目進行的過程中,教師為小組成員提供了清晰的學習目標和任務要求,并給予了適當的指導和支持,鼓勵學生分享想法、交流思路,使學生以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共同解決數學游戲中的問題。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小組成員需要面對設計游戲規則和制作游戲板等挑戰,并通過協同合作共同解決每一個難題。其中,有學生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游戲規則,但是他們遇到了困難,不知道如何將規則轉化為游戲板上的設計。在教師的引導下,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創意,最終成功地將游戲規則與游戲板的設計結合起來,提出了一個富有創意的數學游戲。這個數學游戲的設計涉及了數學中的分數概念,要求學生在游戲中進行分數加減運算。例如,在游戲中的得分累計過程中,學生需要理解和運用分數加法和減法的概念。通過游戲設計和實踐,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概念的理解,還培養了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此外,還幫助學生及時解決了合作中的問題,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各種問題和沖突情況是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因素,也是促使學生深度學習的關鍵內容,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及時發現并解決這些問題,防止它們降低小組探究效果,以及阻礙學生深度學習。此外,在小組合作中,數學教師也要傾聽學生的訴求、調解矛盾、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等,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四、探索跨學科交叉點,豐富深度學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合其他學科推進跨學科教學,是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有效教學方法,尤其是與科學學科的結合。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通過引導學生探索數學與科學的交叉點,既可以豐富數學學習的內容和形式,又可以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在科學實驗中,學生需要收集數據并進行分析,涉及諸多小學數學知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聯合科學學科中的這些內容,引導學生使用數學技能,如圖表制作、計算平均值等,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數據,從而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科學實驗的結果和規律。
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測量與計算活動:測量學生身高并計算平均身高,并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讓每個小組測量不同同學的身高,并記錄數據。
下面是一個表格示例,展示了每個小組測量的身高數據(如表1所示):
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不僅可以掌握測量身高的方法,還學會了整理數據、計算平均值等。此外,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數據,比較不同小組的平均身高,并討論結果的含義。這樣的活動不僅促進了數學技能的發展,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數據分析能力,與普通教學方式相比更有利于學生實現深度學習。在這一跨學科實踐中,數學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圖形和幾何概念,解釋和理解許多科學概念和現象。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繪制圖形的方式,探索科學中的幾何關系和空間結構,從而加深學生對數學與科學的交叉理解。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可以選擇一些常見的星座,如北斗七星,觀察這些星座中的主要星體的位置和排列方式,并使用天文儀器或天文軟件觀察星空,記錄所見的星體位置。學生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利用觀察到的數據,繪制星座的形狀和星體的位置,并手繪星座的連線圖,展示星體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進而在觀察和繪制圖形時,發現星座中的星體位置和排列方式中包含的幾何知識(如圖1所示)。
在這個示意圖中,A、B、C、D、E、F、G、H分別代表北斗七星中的各個主要星體。通過觀察和繪制類似的圖形,學生可以深入探討星座中星體的位置關系。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星座和星體的認識,還可以讓學生探索數學與天文學之間的交叉關系。在觀察、繪制圖形和分析結果中,學生可以深入探討幾何關系和空間結構在天文學中的應用,從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這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科學實踐中,豐富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容和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
五、引入實踐探究環節,拓展深度學習
通過實踐探究,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促使他們更深入地理解數學概念。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實踐探究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超市購物時計算商品的總價并進行找零練習。這樣的實踐性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具體的操作,同時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深度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由三到四名學生組成。然后,給每個小組分配一張購物清單,列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商品及其價格。學生需要根據清單中的商品和價格,按照計劃購買并完成購物。接著,學生一起前往超市,根據購物清單購買所需商品。在購物過程中,學生需要相互協作,商討選擇商品的種類和數量,控制總的消費額。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數學知識,如加法、乘法、減法等,計算出每種商品的價格以及購物車中所有商品的總價。完成購物后,學生回到教室或指定地點,核對和總結價格,并核對購物清單上的商品和價格是否與實際購買情況一致,以及計算總價是否正確。這個環節可以幫助學生審查計算過程,并發現可能的錯誤或不足之處。最后,學生需要完成找零練習,根據購物清單上的總價以及支付的金額,計算出需要找回的零錢數額。這個環節不僅能讓學生鞏固對加減法的掌握,也能讓他們體會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此外,實踐探究還能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以此讓學生將應用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轉化為個人能力。例如,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實際問題:設計一個花園的布局,使花園中各個花壇的形狀和面積都不同,但總面積要達到規定值。面對這一問題,學生需要運用所學的幾何知識和面積計算方法,并考慮各種幾何形狀的面積計算方法,如矩形、三角形、圓形等,進而設計合適的花壇形狀和布局,以確保每個花壇的面積都不同,同時總面積符合規定的值。這需要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創新性思考,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通過這樣的實踐探究活動,學生不僅可以掌握幾何知識和面積計算方法,還能培養自身的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并鍛煉和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基于小組合作的深度學習教學策略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合理設計任務、科學劃分小組、加強管理和引導,教師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和他們的深度學習能力,也能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問題解決能力,為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