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與幼兒大班勞動教育相結合,對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吧罴唇逃彼枷胩N含著豐富的勞動教育觀,有利于針對性地解決當前幼兒勞動教育面臨的現實困境,包括勞動教育脫離生活、勞動教育形式化、勞動教育場景單一化等。在新時代下,將陶行知教育理念與幼兒大班勞動教育相結合,應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勞動教育,以“手腦并用”理念指導勞動實踐,全面帶動家園社多元主體協同育人,助力當前我國幼兒勞動教育的不斷進步。陶行知關于“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大班幼兒正處于學習和成長的初期階段,一切經驗與習慣均來源于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教育來源于生活”的思想恰好符合幼兒教育的基本思路?;诖耍谟變捍蟀鄬嵤﹦趧咏逃倪^程中,教師要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為指導,通過教育實踐與引導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一、陶行知教育理念中的勞動教育觀
(一)將勞動教育融入勞動實踐
勞動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的生活便是勞動教育”。具體而言,陶行知對于勞動教育的看法主要指向兩個不同方面:一方面,學習勞動知識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知為行之始,具有基本的勞動知識與技能基礎,才能在實際勞動中運用自如。以種菜為例,需要認識不同菜種、了解下種時節、如何驅蟲、施肥、耙地以及收獲等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參與勞動實踐是踐行知識的最終目的。行是知之成,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是發展真知的唯一途徑。在校期間,學生應主動參與做衛生等日常勞動活動。在陶行知理念的引領下,學生可以做到自覺做飯、種地,并向工匠學習手工技術,親自動手制作桌椅、教具及其他日常工具等。
(二)在勞動教育中提倡“手腦并用”
勞動教育提倡“手腦并用”,目的在于促使幼兒實現全面發展。面向大班幼兒,手腦并用勞動教育則指向三方面:一是自立能力。幼兒要承擔基本的勞務活動,如在幼兒園,要打掃衛生、整理桌椅;在家,要參與家務活動、幫助父母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等。二是思考能力,幼兒應具備在勞動中思考、在勞動中總結的能力,從而達成“頭腦”與“手腳”的齊頭并進。三是共情能力,幼兒應在勞動中感悟勞動價值,學會尊重勞動成果,以參與勞動為榮,養成正確、健康的勞動價值觀。
(三)在日常生活中開展勞動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重點在于重視將勞動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執行。首先,學校在課程設置中,要將勞動及生產活動作為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途徑,彌補日常勞動教育中的不足;同時,在家庭與社會等更廣范圍內,要針對學生的勞動教育普及各種實用知識和技能,使學生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二、大班幼兒的特點分析
在整個幼兒園階段,大班是幼兒身心發展最快速的時期。對于幼兒教育來說,要針對該階段幼兒的特點出發,尊重幼兒客觀存在的年齡差異,找到有效實施勞動教育的途徑。
(一)具有較強的活動自主性
隨著幼兒年齡的不斷增長,其身心均進入快速成長與發展階段。大班幼兒年齡有所增加,開始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意愿,更偏向于跟隨自己的想法與行動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活動中的自主性明顯增強,擁有了更強的主動欲望。因此,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幼兒教師要學會適當放手,給予大班幼兒更多的自主權,為該階段的幼兒創造自己動手操作、自主決定行為的環境與條件。
(二)具有較強的目的計劃性
小班、中班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會進行簡單的思考,與之相比,大班幼兒正在發展更復雜、更高級的思維與能力。大班幼兒行為的隨意性顯著減少,在行動之前,會進行一定的想法規劃與預期,并可以做到按照事先決定好的計劃開展行動。同時,與更年長的學生相比,大班幼兒的計劃性是有限的,需要教師進行適當引導?;诖耍诮虒W中,大班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參與學習計劃的制定,并引導他們按照計劃開展學習活動。這樣,既能使幼兒的行為變得更加有序,便于管理和教育,又能進一步培養大班幼兒制定計劃、執行計劃的習慣和能力。
(三)具有較強的自我控制力
科學研究表明,5-6歲孩子,即大班階段的幼兒,其神經系統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在此基礎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會持續提升,在規則意識、堅持能力等方面顯著增強。例如,在繪畫、制作活動中,大班幼兒能夠堅持到底,隨意行為減少,能夠自覺執行老師交代的要求。為此,教師可以對大班幼兒的服從性、紀律意識提出更高要求。
三、幼兒大班勞動教育的存在問題
開展勞動教育,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從小樹立“勞動光榮”“勞動者最可愛”的意識,使其自覺養成勞動習慣,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同時對于減輕幼兒依賴心理、塑造良好道德品質等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通過實際觀察發現,當前大班幼兒的勞動教育實踐過程中,面臨著一定的困境,與生活教育思想相背離,嚴重影響勞動教育效果。
(一)勞動教育脫離生活
當前,大多數幼兒園及幼兒教師均能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勞動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必要性。然而,在大班幼兒勞動教育實踐中,仍會出現脫離生活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勞動教育的效率與質量。具體而言,主要體現為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出于保護幼兒的考慮,許多幼兒教師承擔了本應由幼兒本人負責的勞動任務。在現代社會中,每個幼兒都被家長視為掌中寶,沒有為幼兒分配家務勞動的意識,加之幼兒園勞動教育的淡出,導致幼兒逐漸養成了不勞動、無勞動意識的習慣,諸如掃地、擦桌子、收拾個人物品乃至吃飯、上廁所等,均需要其他人輔助。第二,教師沒有充分挖掘并利用勞動資源。日常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幼兒勞動教育資源,但部分幼兒教師未能注意,或是依然習慣于以往的教育形式,缺乏挖掘勞動素材的意識。
(二)勞動教育形式化
當前,在我國幼兒勞動教育中,勞動教育逐漸趨于形式化,集中體現在勞動教育“動手不動心”。通過實際觀察發現,許多幼兒教師對勞動教育的認識并不深刻,只是口頭講解勞動知識與技能,沒有深入開展勞動教育實踐,難以引導幼兒體會勞動的樂趣和價值,導致幼兒沒有形成熱愛勞動的意識以及進行勞動的生活習慣。同時,大班幼兒的勞動教育有時會出現“去身體化”趨勢,部分教師會將勞動作為一項任務,而不是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開展的活動,導致幼兒在認識上產生偏差。
(三)勞動教育場景單一化
長期以來,“教育任務由學校承擔”的觀念深入人心,似乎教育只會在學校這個固定場域內進行。但實際上,教育應該發生在任何場景中。當前,大班幼兒勞動教育就存在家庭和社會缺失的情況。幼兒園雖然是教育主力,但父母與社會同樣應該主動參與幼兒勞動教育。部分家長由于溺愛孩子,不愿意孩子參與家務活動,甚至將勞動視為一項體力的工作。甚至有些家長溺愛孩子,以至于不愿讓孩子參加幼兒園組織的日常勞動教育課程。一些家長即便在思想上清楚地了解幼兒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但在行動上始終無法有效引導幼兒進行勞動實踐。例如,在吃飯時,家長為了節省時間,會選擇主動喂幼兒吃飯。長此以往,幼兒的勞動意識與能力便得不到有效培養。在社會中,如實踐基地、社區等機構,擁有豐富的勞動教育資源,但考慮大班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有限,為了避免出現意外,大部分社會機構也愿意參與幼兒勞動教育。
四、“生活即教育”理念下大班幼兒勞動教育的開展策略
由于年齡還小,大班幼兒的認知和心理仍不夠成熟,既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在無意間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需要教師在幼兒勞動教育中,注意采取科學地引導方式。為此,幼兒教師不能一味地進行“填鴨式”教育,要基于幼兒的行為習慣與認知方式展開勞動教育NfOsM2Dbxxv0kz/v9AEqyA==,從而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勞動素養。
(一)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來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勞動項目更加貼近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與需要,更能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意義。為此,幼兒勞動教育應注重與日常生活相互結合,通過每日生活豐富幼兒的勞動體驗。
第一,將勞動教育融入具體的生活環境中,為培養幼兒的勞動習慣創建良好環境。幼兒園的每日學習生活,如吃飯睡覺、上課做操、游戲玩耍、人際交往等活動情境,均是開展勞動教育的場景。幼兒教師需要善于挖掘,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幼兒自覺參與勞動實踐,并逐漸掌握基本的勞動知識與技能。第二,將勞動教育融入現實生活場景中,為開展勞動教育提供素材。幼兒教師可以結合日常生活,設計勞動教育主題,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創設勞動節日、活動日等主題,將勞動教育的意義融入其中。在中秋節,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親手制作月餅,既能使幼兒體驗動手操作、勞動付出的樂趣,又能將中華優秀傳統民俗文化融入其中,發揮育人價值。此外,在幼兒上廁所時,教師既要引導幼兒學會有序排隊、正確如廁、便后洗手等,也要教育幼兒認識并正確使用馬桶、水池等工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需要注意的是,幼兒教師不能因為幼兒做不好或速度慢等,便包辦一切,而要耐心引導幼兒,使他們完成力所能及的勞動。
(二)以“手腦并用”理念指導勞動實踐
對于幼兒來說,只有將動手與動腦全面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發揮勞動教育的意義,這就需要幼兒園勞動教育活動與社會實踐全面結合。首先,幼兒園應注重從勞動知識與勞動實踐兩個方面開展勞動教育,均衡開發幼兒體力與腦力,促使他們實現協調發展。在課堂上,教師要通過有效引導,培養幼兒在勞動中觀察總結的能力,通過勞動實踐取得一定收獲;在活動中,教師要借助適當鼓勵,引導幼兒在實踐活動中訓練動手操作能力。從“動手”與“動腦”兩方面共同著手,為提高幼兒的勞動能力打下堅實基礎。在社會層面,應注重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改變傳統觀念中腦力至上的觀念。通過媒體平臺宣傳勞動榜樣,在整個社會中形成一種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良好社會風氣,以勞動教育促進幼兒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培養幼兒自覺整理室內物品、美化園區的意識,從而逐步引導幼兒建立崇尚勞動的AOVjNsVLJnDgDrbYUMqYYA==積極態度,養成堅持勞動的行為習慣。由于大班幼兒具有一定的獨立自主能力,甚至部分幼兒可以完成布置環境、整理物品的勞動任務,所以教師可以要求大班幼兒關注園區環境,做力所能及地勞動,保持幼兒園環境整潔,規范擺放個人物品等。另外,在環境裝飾勞動任務中,教師可以要求大班幼兒自主創作手工作品或繪畫作品,并將個人作品布置在教室內。
(三)全面帶動家園社多元主體協同育人
幼兒勞動教育并不僅僅是幼兒園的任務,也需要家庭與社會各個層面的共同參與,為幼兒構筑一片勞動教育之網。首先,家庭應主動承擔開展勞動教育的責任。家長要主動擔負起“第一任老師”的主體責任,正確看待自身的教育價值,以身作則,在家庭中養成熱愛勞動、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良好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幼兒參與勞動活動。第二,幼兒園應輔助宣傳正確的家庭勞動教育觀念,通過舉辦講座、召開座談會、邀請家長分享育兒經驗等多種方式,促使家長參與幼兒勞動教育的全過程。第三。社會應積極參與幼兒勞動教育實踐,開發可利用的勞動教育資源。一方面,幼兒園可邀請各個勞動領域的專家與勞模,進入幼兒園與幼兒進行近距離接觸,增進幼兒對“勞動光榮”的理解。另一方面,幼兒園可以積極聯絡校外社會實踐場所,組織幼兒開展戶外活動。例如,組織采摘草莓、田園種植等勞動,使幼兒切實體會勞動的辛苦以及勞動帶來的成就感,樹立崇尚與尊重勞動的意識。此外,在家庭內部,家長要注意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引導幼兒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例如洗菜、擇菜、取快遞、垃圾分類、獨立到園區超市購物、參與家庭衛生清掃等;鼓勵幼兒經常參加家庭合作勞動,如為家人制作果盤、與家人一起做面食、修理物品等。
五、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即教育”是指導大班幼兒勞動教育的重要指引,陶行知教育理念在新時代依然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作為大班幼兒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在日常生活中開展勞動教育的實際意義,并在教學實踐中加以貫徹落實,為培養幼兒正確的勞動觀念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家長應積極配合幼兒園的教學工作,著眼于細節、學會放手,逐漸培養大班幼兒主動參與勞動、尊重勞動成果的良好行為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