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是兒童接觸較早的集體性教育環境,在幼兒成長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啟蒙作用。寓教于樂是幼兒教育的常見方法,強調帶領幼兒在游戲和玩耍中學習、成長,培養幼兒的綜合素養。建構游戲在幼兒游戲中占據了較大的比重,常見的積木游戲、拼圖游戲等都屬于建構游戲的類型,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實踐性特征。在幼兒教育中,幼兒園和教師必須始終遵循兒童成長發展的規律,堅持興趣導向,結合建構游戲的不同類型,創新建構游戲的運行模式,充分發揮建構游戲對幼兒成長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
一、將建構游戲與互動引導相結合,培養幼兒邏輯思維
(一)在游戲過程中發揮問題引導的功能
問題引導法強調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良好的雙向互動,給予受教育者充分的思考空間,發揮教育者的引導和組織作用。具體到幼兒教育中,在展開建構游戲的過程中,深化教師與幼兒的互動能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帶領幼兒在完成建構游戲的過程中拓寬思路,培養幼兒邏輯思維和正確的游戲行為。針對當前部分建構游戲開展過程中與幼兒互動不足的問題,教師可以從發揮問題引導功能的角度入手,對構建游戲進行創新思考,一方面,結合建構游戲的類型設計相應的引導性問題,鼓勵幼兒在動手中思考;另一方面,引導幼兒對游戲過程進行總結,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和正確的游戲參與行為。
比如,在組織幼兒參與積木游戲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引導功能,在游戲開始前幫助幼兒準備好相關的游戲素材,包括拼接積木、設計圖、白紙、彩筆等。隨后,教師需要向幼兒介紹拼接積木的游戲規則,展示設計圖上的成品圖片。在幼兒動手實踐前,教師還要向幼兒提出引導性問題:“除了設計圖上的樣式以外,拼接積木還可以怎么搭建起來?”引導幼兒展開思考和討論。在幼兒發揮想象進行思考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用彩筆繪制自己心目中的積木拼接作品,借此機會進行實踐。在幼兒完成積木拼接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對比和總結,向幼兒提出總結性問題:“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你們遇到了什么問題?這些問題是怎么解決的?”通過這種形式促使幼兒參與游戲,教師也可以發揮自身的引導和組織作用,充分發揮建構游戲的作用,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必須時刻關注幼兒的游戲過程,針對幼兒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推動建構游戲落到實處。
(二)在游戲過程中發揮同伴合作的功能
同伴合作要求同伴之間結成互助關系,共同完成某一任務或項目,是合作教育法的實踐方式之一。在這一方式之下,幼兒可以通過觀察和模仿同齡伙伴的行為,學習新技能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幼兒年齡較小,理解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也都處在起步階段,需要教師的培養和引導。因此,在部分建構游戲中,大部分幼兒難以獨立完成相應的游戲任務,這也凸顯出同輩合作在幼兒教育中的廣泛運用空間。此外,針對當前幼兒教育中,幼兒能力參差不齊、個性差異較為明顯等問題,教師可以從小組合作的角度入手進行創新實踐,發揮同輩群體在互幫互助、共同發展上的積極作用,為幼兒合作完成游戲任務創造機會,促進幼兒動手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
以積木游戲的組織為例,積木游戲是建構游戲中最常見的類型,也是幼兒較為感興趣的游戲。立足這一實際,教師可以為幼兒設計一個分組參與的游戲活動。先將幼兒劃分為4—5個實踐小組,為小組準備相同數量的積木和相應的輔助性游戲材料,并利用教室配備的教學設備,為幼兒展示拼接積木的主題。接下來,教師可以鼓勵每個小組在相同主題下進行合作探究,一起完成拼接任務,并在規定時間內派出一名組員展示并介紹拼接成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觀察不同小組的表現,結合拼接成果進行綜合評價,給予優秀小組一定的物質獎勵。通過這種形式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提高建構游戲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促進幼兒動手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小組合作是深化互動引導的又一重要途徑。在劃分活動小組時,教師必須以幼兒的能力特點為依據,指導小組進行科學分工,培養幼兒的合作互助意識與習慣,提高寓教于樂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二、將建構游戲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營造濃厚游戲氛圍
(一)運用音視頻軟件營造游戲氛圍
在信息化背景下,幼兒教育的信息化特征更加明顯,各種信息化教學設備涌入幼兒教育中,為幼兒教師提供了實施構建游戲的新思路。將建構游戲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優化建構游戲的必然選擇,也是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必須重視音視頻軟件的重要作用,將建構游戲與音視頻軟件的科學運用相結合,在情境創設法的指導下,營造濃厚游戲氛圍,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在建構游戲的實踐過程中,提高游戲教育效果,激發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和實踐興趣。
以幼兒黏土游戲的設計和開展為例,黏土游戲是一種以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培養為主要目標的建構游戲,要求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感悟黏土游戲的樂趣,激發幼兒的想象力。黏土游戲的主題較多,但在傳統的幼兒教育中,往往更加關注對象的塑造。因此,在帶領幼兒展開該游戲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音視頻軟件的重要作用,在游戲開始前為幼兒播放一段與黏土制作相關的動畫視頻或相應的影視資料,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戲主題上,鼓勵幼兒結合音視頻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創設濃厚的主題游戲氛圍。在這種氛圍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展開黏土塑性和建構的嘗試,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和創造力。除了動畫視頻的使用以外,在幼兒完成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借助兒歌,調動幼兒的游戲參與興趣,為幼兒播放主題音樂,活躍氛圍,強化建構游戲的組織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對音視頻軟件的運用,必須堅持適度原則,既要保證選擇的資源能夠激發和調動兒童的參與興趣,也要注意提高資源選擇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突出教育目標和游戲主題。
(二)運用線上教育資源提高游戲科學性
除了音視頻軟件的運用以外,在信息化背景下,線上教育資源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成為提高幼兒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媒介,在幼兒教育中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由于幼兒教師信息素養參差不齊,在運用線上資源的過程中,出現資源篩選不到位等問題,導致線上教育資源與幼兒的實際興趣存在較大偏差,影響構建游戲的實施效果。針對這一問題,在設計和開展建構游戲時,教師可以堅持興趣導向,根據幼兒的能力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線上教育資源,有序開展建構游戲,拓寬幼兒視野,提高建構游戲設計和開展的有效性。
以幼兒彩紙建構游戲的設計與開展為例。在幼兒建構游戲中,彩紙是常見的游戲素材,也是游戲設計的重要切入點。此外,彩紙建構游戲具有操作便捷、趣味性高的重要特征,深受幼兒的喜愛。在信息化背景下,彩紙游戲的設計更加多元,而且網絡平臺上出現了大量支撐彩紙游戲的教育資源,為教師提供了較大的可選擇空間。立足這一實際情況,教師可以將“多樣的彩紙游戲”作為構建游戲的主題,選擇好相應的游戲指導資源,預先根據資源內容準備相應的游戲工具,并發放給幼兒。在幼兒做好準備后,教師則按照操作的難易程度播放相應的游戲指導視頻,讓幼兒通過觀看微課視頻熟悉彩紙游戲的規則,體驗多樣化的彩紙游戲,感受彩紙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這樣,在豐富幼兒游戲體驗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幼兒教育的針對性和科學性,營造濃厚的游戲氛圍。
在選擇線上教育資源時,教師不僅要考慮幼兒的能力特點,還要考慮游戲過程與規則是否符合幼兒的個性化需求,提高線上資源的使用效率,優化建構游戲的設計和實施過程。
三、將建構游戲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培養幼兒實踐能力
(一)在生活情境中展開建構游戲
將建構游戲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強調教師對幼兒的引導作用,使構建游戲中的內容、素材和規則,緊密聯系幼兒的生活經驗。這對幼兒接受教育引導和實現自身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不僅可以激發幼兒對建構游戲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還可以為幼兒提供實踐機會和平臺。針對當前部分建構游戲中缺乏生活素材的問題,教師可以充分運用游戲素材和相應的游戲工具創設生活情境,以此進行創新實踐。在生活情境中,設計和展開建構游戲,可以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助力他們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和問題意識。
以幼兒泥塑游戲的設計為例,該游戲是與生活緊密相關的重要建構游戲。在實際生活中,幼兒經常見到泥塑玩具,也有接觸泥塑玩具和材料的相關經驗。立足這一實際,教師在設計泥塑建構游戲時,可以運用實踐活動創設游戲情境。比如,設計一個角色扮演活動,由教師扮演泥塑玩具的制作人,幼兒扮演顧客和學徒。教師展示泥塑玩具的制作和建構過程,扮演學徒的幼兒則根據教師的指導進行實踐,扮演顧客的幼兒對其他幼兒的制作和建構過程進行監督和評價,選出自己喜歡的泥塑作品“購買”。通過創設這種游戲情境,教師可以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意愿,優化建構游戲的設計和實施。
總之,在生活情境中開展建構游戲,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在熟悉的情境中學習和發展,從而提高幼兒的參與度、激發幼兒的興趣,促進幼兒全面成長。
(二)運用生活工具設計建構游戲
除了生活情境的創設以外,生活工具的運用也是將建構游戲與生活相結合的重要途徑。生活化工具的運用,要求教師結合教育主題和內容,選擇相應的生活化素材設計活動和任務,將學習內容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起來,減少由于經驗不足而帶來的疑難問題。針對部分建構游戲設計模式單一、忽視幼兒實際生活經驗等問題,教師可以引入生活化工具入手,將常見的生活工具融入建構游戲中,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引導幼兒利用生活經驗完成游戲任務,提高寓教于樂的實際效果。
以幼兒自然材料游戲的設計為例,該游戲是以大自然中的沙、石等為主要素材的建構游戲,強調游戲內容與生活的緊密關聯,是對幼兒展開自然教育的重要媒介,也是激發幼兒科學探索興趣的重要方式。在設計自然材料游戲時,教師可以立足幼兒在接觸大自然的生活經驗,為幼兒準備沙土、小石頭等游戲素材,并將沙灘鏟等生活中常見的工具引入游戲。在游戲開始前,引導幼兒討論工具和素材的應用場景,使幼兒認識工具和素材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使用生活工具開展游戲,將沙土和小石頭等進行組合建構,生成沙堆、沙灘城堡等游戲成果,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促進幼兒全面健康成長。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強調游戲過程中的紀律,嚴格規定游戲素材和工具的使用情況,確保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人身安全。
四、將建構游戲與幼兒一日活動相結合,強化游戲教育實效
(一)將建構游戲與幼兒美術活動相結合
美術活動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效的美術活動設計能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的提升和發展。將建構游戲與幼兒美術活動相結合,要求教師將寓教于樂的方法融入幼兒美術教育實踐中,在鍛煉幼兒動手能力的同時,提高建構游戲組織效果,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針對當前部分建構游戲形式單一的問題,教師可以將建構游戲引入美術活動的設計中,豐富教育內容以及游戲形式,創建良好的教育環境,提高幼兒綜合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將建構游戲與幼兒手工活動相結合,鼓勵幼兒在手工活動中親手制作游戲素材,增強幼兒的游戲參與感。教師可以組織幼兒熟悉手工活動內容和要求,鼓勵幼兒修剪和繪制卡紙,并利用膠帶和膠水將卡紙組合拼接成小方塊,作為游戲素材。在此基礎上,利用小方塊搭建不同的圖形,生成搭建成果,體會手工活動和建構游戲的樂趣。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建構游戲與幼兒繪畫活動相結合,鼓勵幼兒繪制自己喜歡的圖案,并修剪下來粘貼在卡紙上,將卡紙剪開、打亂順序,在規定時間內將卡紙拼回原來的樣子。通過這種形式,讓幼兒參與游戲素材制作的全過程,激發幼兒的主動性和參與興趣。
在幼兒進行制作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發揮指導作用,給予幼兒一定幫助和支持,提高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參與感,促進幼兒能力素養的同步提升。
(二)將建構游戲與幼兒體育活動相結合
體育活動是幼兒一日活動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幼兒體能發展、提高幼兒運動能力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有效的體育活動設計,不僅能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還能奠定提高幼兒體能的基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將建構游戲與幼兒體育活動相結合,要求教師重視體育活動的作用和價值,突出體育活動和建構游戲的實踐性特征,使在參與游戲和活動的過程中實現全面發展,也為幼兒創建良好的發展環境。
比如,幼兒年齡較小,對拼圖游戲的興趣較高。立足這一實際,教師可以將拼圖游戲要素融入體育活動中,提前準備好拼圖模式的大塊地毯,在體育活動中打亂地毯圖案順序,組織幼兒在操場上拖著地毯進行拼接。這樣,在鍛煉幼兒體能的同時,也能體現建構游戲的趣味性和實踐性。教師可以將體育活動要素融入建構游戲中,組織幼兒利用卡紙、彩紙等工具完成建構與拼接;還可以制作立體的足球、皮球等模型,在建構游戲中突出體育活動的多元化特征,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實現建構游戲與體育活動的融合互動;還可以鼓勵家長參與建構游戲與體育活動的融合,發揮家長的引導作用,提高寓教于樂的實際效果。
體育活動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教師必須注重建構游戲和體育活動相結合的作用,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成長、發展環境。
五、結語
幼兒階段是培養一個人生活習慣、奠定人生基礎的關鍵時期。幼兒園和教師需要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環境,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在全面推進幼兒教育改革的新時代,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建構游戲在幼兒一日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將建構游戲與教育引導相結合、與信息技術相結合、與生活經驗相結合、與幼兒學習活動相結合,并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建構游戲,從多個角度營造良好氛圍,創設科學情境。這樣,幼兒教師可以發揮建構游戲的積極促進作用,為幼兒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