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究真武湯聯合自制復腎膏治療脾腎陽虛型腎性水腫的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泰安市中醫醫院收治的120例脾腎陽虛型腎性水腫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觀察1組、觀察2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觀察1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真武湯治療,觀察2組患者在觀察1組基礎上聯合自制復腎膏治療。比較3組患者腎功能改善情況、水腫消退總有效率、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后,3組患者尿比重、血小板、血尿素氮水平均降低,且觀察2組均低于觀察1組、對照組,觀察1組低于對照組(均P<0.05)。觀察2組患者水腫消退效果優于觀察1組、對照組,且觀察1組優于對照組(均P<0.05)。觀察1組和觀察2組患者水腫消退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且觀察2組高于觀察1組(均P<0.05)。觀察1組和觀察2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2組低于觀察1組(均P<0.05)。結論 真武湯聯合自制復腎膏治療脾腎陽虛型腎性水腫患者效果較好,可促進水腫消退,改善腎功能,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真武湯;自制復腎膏;脾腎陽虛;腎性水腫
【中圖分類號】R25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20.0004.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0.002
腎性水腫多由腎原發功能障礙引起,是臨床常見的水腫類型之一,多發于顏面部、下肢等部位,病情嚴重者水腫可蔓延至全身,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中醫學認為,腎寓真陰真陽,腎陽虛則脾陽不得養,致脾陽亦虛,終至清陽不升[2]。腎性水腫的病因為正虛邪實,虛以脾腎兩器官為主,該病后期以脾腎陽虛多見。西醫治療該病多以利尿劑、免疫抑制劑為主,但長期應用不良反應較多,如何提高療效、縮短治療周期、減少復發是當前臨床治療亟待解決的問題。中醫治療多以溫補脾腎、利水滲濕為主,且無明顯不良反應[3]。真武湯由炮附子、茯苓、生姜等藥材組成,具有溫陽利水等功效[4]。自制復腎膏由白芥子、黃芪、吳茱萸、延胡索、細辛、肉桂、干姜等藥材組成,具有溫經助陽、祛風除濕等功效。基于此,本研究選取120例脾腎陽虛型腎性水腫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真武湯聯合自制復腎膏治療脾腎陽虛型腎性水腫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泰安市中醫醫院收治的120例脾腎陽虛型腎性水腫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觀察1組、觀察2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38~60歲,平均年齡(51.41±6.53)歲;病程4~9年,平均病程(5.38±1.37)年。觀察1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齡38~59歲,平均年齡(50.47±6.24)歲;病程3~8年,平均病程(5.20±1.25)年。觀察2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齡39~60歲,平均年齡(51.21±6.35)歲;病程3~9年,平均病程(5.28±1.30)年。 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泰安市中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西醫符合《腎性水腫的中西醫結合診斷》[5]中腎性水腫的診斷標準,且經臨床確診;⑵中醫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中脾腎陽虛證的診斷標準;⑶年齡24~65歲;⑷皮膚無破損;⑸意識清晰,可正常溝通。排除標準:⑴合并惡性腫瘤者;⑵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⑶近期發生腦出血等腦血管或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嚴重事件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⑴休息和飲食。輕、中度水腫患者注意休息,適當進行運動;重度水腫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控制水、鈉、鹽等攝入,每天補充0.8~1 g/kg優質蛋白質。⑵用藥。口服呋塞米(河北東風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1856,規格:20 mg)20 mg/次、 1次/d;餐前1 h口服他克莫司(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514,規格:1 mg)1 mg/次、 2次/d。用藥過程中詳細告知患者藥物作用和潛在不良反應,并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⑶觀察病情變化。對有腹腔積液患者,協助其保持舒適體位,密切監測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準確記錄患者24 h尿量、腿圍、體質量。共治療1個月。
觀察1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真武湯治療:真武湯組方為炮附子30 g先煎,麩炒白術15 g,麩炒白芍15 g,茯苓30 g,生姜12 g。隨證加減:氣虛者,加黨參、黃芪;血瘀者,加川芎、當歸;陽虛甚者,加干姜、豆蔻、肉桂。1劑/d,上述藥材加入清水煎煮至300 mL,早晚分服。由泰安市中醫醫院藥房統一煎煮。服用前將藥包放置于溫水中進行加熱后于飯后服用。共治療1個月。
觀察2組患者在觀察1組基礎上聯合自制復腎膏治療:制備方法為白芥子、黃芪、吳茱萸、延胡索、細辛、黑順片等分,肉桂、干姜半量,打磨成極細粉,凡士林賦形劑加黃酒,煎煮收膏,制成直徑3 cm的圓形膏藥,塑封。2貼/次,清晨空腹貼于肚臍及命門,每貼使用2 d,10 d為1個療程,連續貼敷3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⑴腎功能改善情況。于治療前后,收集患者中段晨尿10 ml,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廣州市銘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型號: MR-SUDD501)檢測尿比重、血尿素氮;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采用全自動凝血分析儀(Sysmex Europe,型號: SYS-MEX CS-5100)檢測血小板計數。⑵水腫消退總有效率。顯著:患者水腫完全消退;有效:患者水腫癥狀消退,壓之可快速回彈;無變化:患者水腫癥狀沒有改變;加重:較治療前水腫癥狀更加嚴重[7]。水腫消除總有效率=[(顯著+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⑶并發癥發生情況。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肢體脹麻、瘙癢、皮膚灼痛的發生情況。并發癥總發生率=并發癥總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多組間等級資料采用獨立樣本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3組患者腎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前, 3組患者尿比重、血小板、血尿素氮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 3組患者尿比重、血小板、血尿素氮水平均降低,且觀察2組均低于觀察1組、對照組,觀察1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3組患者水腫消退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2組患者水腫消退效果優于觀察1組、對照組,且觀察1組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1組和觀察2組患者水腫消退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且觀察2組高于觀察1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3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1組和觀察2組患者腎性水腫并發癥總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2組低于觀察1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腎性水腫包括腎炎性水腫、腎病性水腫以及腎衰竭水腫,是以水鈉潴留、低蛋白血癥、腎小球濾過率降低為主要病理而引起的水腫。中醫學將腎性水腫歸屬“水腫”或“腎風”范疇,認為水腫的形成多因外邪入侵或內傷勞累,導致肺、脾、腎、三焦、膀胱等臟腑氣化功能受阻,水液代謝失調[8]。
有研究顯示,腎性水腫具有反復發作、病程纏綿、難以痊愈的特點,病機以脾腎陽虛為本,同時伴隨濕邪、血瘀等因素,采取“溫陽化瘀”方法可緩解腎性水腫[9]。
另有研究表示,腎性水腫患者脾失健運、腎失氣化,導致體內濕氣變濁,形成毒素,在體內滯留形成瘀血,會影響血液正常生成和津液的輸布,長時間會累及五臟,導致腎臟衰敗,病情加重[10]。治療亦應重視肝臟的調治,首當疏利,氣得行、血得活、脾得運、腫得消,不利水而水自利矣。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3組患者尿比重、血小板、血尿素氮均降低,且觀察2組均低于觀察1組、對照組;觀察2組患者水腫消退效果優于觀察1組、對照組,且觀察1組優于對照組;觀察1組和觀察2組患者水腫消退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且觀察2組高于觀察1組;觀察1組和觀察2組患者腎性水腫并發癥總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2組低于觀察1組。這提示真武湯聯合自制復腎膏治療脾腎陽虛型腎性水腫患者效果較好,可促進水腫消
退,改善腎功能,且安全性較高。內外聯合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況,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恢復[11]。分析原因為,真武湯是治療陽虛水泛的典型方劑,其中炮附子為君藥,具有溫暖腎臟、強壯陽氣、扶持陽氣逆行的功效;茯苓和白術具有利水滲濕、燥濕健脾的效果,二者皆為臣藥,且兩種藥物聯用有助于改善濕邪狀況;白芍具有收斂體內陰液、清除濕邪等功效;生姜在藥方中為佐藥,可幫助附子溫陽,又能聯合茯苓、白術發揮協同作用,共同祛除濕邪[12-13]。自制復腎膏方中白芥子具有利氣豁痰,散結消腫等功效;黃芪具有升陽、補氣固表、益陽脾胃等功效;吳茱萸具有開郁結、降濁陰、通絡解痛等功效;延胡索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等功效;細辛可打通堵塞經脈,具有溫陽驅寒等功效;黑順片具有通血脈、溫陽健運、補腎益火等功效;肉桂具有溫經通脈、引火歸元等功效;干姜具有祛濕通絡、溫中止痛等功效[14]。諸藥合用可以達到溫陽利水之功效[15]。以上中藥溫陽、化瘀可激發臟腑經脈陽氣,提高脾腎功能,促進氣血生化。此外,炮附子為藥方主藥,與其他藥物相協作,能夠加強溫補脾腎、利水消腫之功,提高機體免疫力,達到利水不傷正、補虛不留邪的治療效果[16]。
綜上所述,真武湯聯合自制復腎膏治療脾腎陽虛型腎性水腫患者效果較好,可促進水腫消退,改善腎功能,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張亞楠,饒克瑯,皮鷹,等.蕎麥包聯合紅外線治療腎性下肢水腫臨床觀察[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2, 39(5): 1041-1044.
王萍,章巧琪,倪家慶,等.補虛祛風方治療慢性腎衰竭脾腎陽虛證療6T/XC9S1/B4OOF8o0wQM8A==效研究[J].陜西中醫, 2023, 44(11): 1566-1569.
王梁,劉力,雷根平,等.基于中醫傳承輔助平臺探討雷根平治療腎性水腫的用藥規律[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2, 46(5): 597-603, 641.
wkk/7hjBVcvfaz7K6x8HKw==梁群,張時浩,謝小玉,等.真武湯合五苓散加減聯合西醫常規方法治療1例梗阻性腎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報告[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 2021, 38(5): 621-623.
諶貽璞,陳洪宇,劉寶利,等.腎性水腫的中西醫結合診斷與治療[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 2020, 21(9): 843-846.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2: 163.
陳銀.中醫外治法治療腎性水腫的古今文獻研究及蕎麥包外敷療效的回顧性分析[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 2021.
方圓之,李建英.于俊生運用解表劑治療腎性水腫經驗[J].山東中醫雜志, 2023, 42(2): 178-181.
黃鳳怡,曾麗微,柳治宇,等.加味真武湯聯合督灸治療脾腎陽虛型消渴病癃閉的臨床觀察[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3, 40(4): 872-878.
任莉潔,邱靜,魏巧蘭.芒硝外敷聯合雷火灸緩解腎虛濕瘀證患者腎性水腫[J].護理學雜志, 2020, 35(19): 4-6.
黃婉怡.兒童難治性腎病綜合征復發因素分析及腎復康膏方的臨床療效評價[D].沈陽:遼寧中醫藥大學, 2022.
馬春成,伍勁華,李葉枚.真武湯聯合中藥灌腸對慢性腎衰竭的療效及免疫功能、腎臟血流的影響[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2, 17(1): 165-169, 174.
吳紫陽,孫靜,楊君.真武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治療慢性心力衰竭陽虛水泛證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1, 19(16): 2712-2716.
王怡琨,劉惠,伍劍鋒,等.腎性水腫發生率及風險因素分析:一項單中心回顧性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 2021, 22(9): 814-816.
郭超群.金匱腎氣丸合四君子湯加減對慢性腎功能衰竭脾腎陽虛證臨床的效果觀察[J].北方藥學, 2023, 20(1): 46-47, 50.
鄭軍營,肖倩,劉春強,等.真武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脾腎陽虛證)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 2022, 31(2): 20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