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天麻素注射液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眩暈癥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2年1月至10月蘭陵縣人民醫院收治的98例眩暈癥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甲磺酸組和甲磺酸+天麻素組,各49例。甲磺酸組患者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甲磺酸+天麻素組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癥狀緩解時間、血流動力學指標、血液黏度指標、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甲磺酸+天麻素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甲磺酸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甲磺酸組(均P<0.05)。甲磺酸+天麻素組患者眩暈緩解時間、惡心嘔吐消失時間、平衡功能恢復時間均短于甲磺酸組(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基底動脈平均血流速度(BA)、椎動脈平均血流速度(VA)均加快,且甲磺酸+天麻素組均快于甲磺酸組;兩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中切黏度(MBV)、全血低切黏度(LBV)均降低,且甲磺酸+天麻素組均低于甲磺酸組(均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天麻素注射液與甲磺酸倍他司汀聯合治療眩暈癥患者的效果較好,能快速緩解患者癥狀,改善血液灌注,加快血液流動,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天麻素注射液;甲磺酸倍他司?。谎灠Y
【中圖分類號】R651.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20.0075.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0.024
眩暈癥是臨床常見的神經系統綜合征,發病時患者會喪失正常的空間定位功能,在視覺上產生異常的位置感知,繼而出現眩暈癥狀[1]。該疾病發病迅速,患者常伴有惡心、干嘔、運動功能障礙等癥狀,對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等均造成嚴重影響[2]。針對眩暈癥患者,臨床通常采用保守治療方案,即通過藥物干預的方式緩解病情。其中,甲磺酸倍他司汀的臨床應用范圍較廣,可通過擴張腦血管提升局部血液灌注量,從而緩解眩暈癥狀,但單用該藥物治療眩暈癥雖有一定效果,但有可能復發,需聯合其他藥物干預[3]。天麻素注射液屬于中成藥,安全性較高,且聯合用藥后不會產生拮抗作用,可有效提升整體預后效果,進一步提升對腦血管、腦神經的保護作用[4]?;诖?,本研究分析天麻素注射液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眩暈癥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至10月蘭陵縣人民醫院收治的98例眩暈癥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甲磺酸組和甲磺酸+天麻素組,各49例。
甲磺酸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齡35~85歲,平均年齡(46.95±5.49)歲;病程6~12個月,平均病程(9.11±1.03)個月。甲磺酸+天麻素組患者為中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齡35~85歲,平均年齡(47.02±5.51)歲;病程6~12個月,平均病程(9.15±1.06)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蘭陵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西醫符合眩暈癥的診斷標準[5],且經臨床檢查確診;⑵中醫符合眩暈的診斷標準[6]。排除標準:⑴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⑵眼源性或耳源性眩暈者;⑶近14 d接受過相關藥物治療者。
1.2 治療方法 甲磺酸組患者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130,規格:6 mg]治療, 6 mg/次、 3次/d,餐后服藥,持續治療10 d。
甲磺酸+天麻素組患者在甲磺酸組患者基礎上聯合天麻素注射液(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789,規格:5 mL∶0.6 g)治療:將0.6 g天麻素注射液與250 mL 0.9% NaCl注射液(江蘇因倍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3179,規格:500 mL∶4.5 g)混合后靜脈滴注,嚴格控制靜脈滴注速度,1次/d,持續治療10 d。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顯效(患者主訴頭暈等癥狀完全消失,可正常生活);有效(患者主訴頭暈等癥狀相比治療前明顯緩解,偶爾輕度影響日常生活,但無嚴重問題);無效(患者主訴頭暈等癥狀相比治療前未見明顯變化,對日常生活產生嚴重不良影響)[7]。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⑵癥狀緩解時間。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眩暈緩解時間、惡心嘔吐消失時間、平衡功能恢復時間。⑶血流動力學指標。于治療前后,采用彩色超聲經顱多普勒血流分析儀(徐州市聯創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152070466,型號:TCD-I)測定兩組患者基底動脈平均血流速度(BA)、椎動脈平均血流速度(VA)。⑷血液黏度指標。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5 mL,應用全自動血液流變分析儀(重慶天海醫療設備有限公司,渝械注準20192220102,型號: MVIS-2015)測定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中切黏度(MBV)、全血低切黏度(LBV)。⑸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口鼻干燥、胃腸道不適、皮疹。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不良反應總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甲磺酸+天麻素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甲磺酸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甲磺酸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甲磺酸+天麻素組患者眩暈緩解時間、惡心嘔吐消失時間、平衡功能恢復時間均短于甲磺酸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BA、 VA均加快,且甲磺酸+天麻素組均快于甲磺酸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血液黏度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HBV、 MBV、 LBV均降低,且甲磺酸+天麻素組均低于甲磺酸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眩暈癥屬于神經功能障礙綜合征,是由機體對空間相對位置產生定位障礙而引起的動態性錯覺。臨床根據眩暈產生的原因不同將其分為真性眩暈和假性眩暈[8]。其中,假性眩暈是由于全身性慢性疾?。ㄈ缧难芗膊?、腦血管疾病、尿毒癥、中毒、內分泌功能異常等)導致的病理性眩暈,患者不會出現眼前畫面轉動的情況[9]。甲磺酸倍他司汀具有擴張血管、改善皮膚瘙癢癥狀等效果,能有效舒張局部毛細血管,改善耳內微循環系統的血運狀態,通過抑制組胺的代謝,有效調節前庭神經功能,進而改善局部血液灌注量,緩解頭暈、耳鳴等癥狀[10]。但該藥物的半衰期相對較短,在機體發揮藥效的周期較短,停藥后患者復發的概率較高,因此遠期治療效果欠佳[11]。中醫學認為眩暈是由于患者生活無度、飲食無節制、瘀血內阻于腦腑而引起的病癥,治療該病的原則多為活血、化瘀、通絡等[12]。
本研究發現,聯合用藥的患者在臨床療效方面比單一用藥的患者更佳,其治療總有效率也更高,患者眩暈緩解時間、惡心嘔吐消失時間、平衡功能恢復時間均短于甲磺酸組;治療后,兩組患者BA、VA均加快,且甲磺酸+天麻素組均快于甲磺酸組;兩組患者HBV、MBV、LBV均降低,且甲磺酸+天麻素組均低于甲磺酸組。這提示天麻素注射液與甲磺酸倍他司汀聯合治療眩暈癥患者的效果較好,能夠快速緩解患者癥狀,改善血液灌注,加快血液流動。分析原因為,天麻注射液可有效降低顱內外周血管的阻力,改善心腦血管的灌注量,提升腦神經細胞的抗氧化能力,以達到保護腦組織的效果[13]。該藥物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可有效穿透血腦屏障,直接作用于腦組織,從而快速緩解眩暈癥狀[14]。天麻注射液進入機體后,會被分解成羥基苯甲醇,其能夠與γ-氨基丁酸特定的受體結合,從而有效阻斷神經元間的異常信號轉導,緩解患者眩暈癥狀[15]。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提示天麻素注射液與甲磺酸倍他司汀聯合治療眩暈癥患者安全性較高。分析原因為,天麻素注射液半衰期較長,停藥后也能在一段時間內緩解臨床癥狀,有效彌補單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的不足[16]。但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之處,如未探討聯合用藥對患者遠期的影響,后續研究將延長隨訪時間,探討聯合用藥與單獨用藥對患者遠期療效及疾病再次復發的影響,為臨床提供借鑒。
綜上所述,天麻素注射液與甲磺酸倍他司汀聯合治療眩暈癥患者的效果較好,能快速緩解患者癥狀,改善血液灌注,加快血液流動,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王智斌,張倩.自擬天麻湯聯合倍他司汀對老年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復位后殘余頭暈的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20, 19(11): 851-855.
劉華石,彭金亮,潘德霧,等.倍他司汀聯合手法復位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2, 15(30): 85-87.
葛儀方,譙鳳英,劉鼐,等.銀杏葉片聯合倍他司汀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手法復位后殘留癥狀的療效觀察[J].現代藥物與臨床, 2021, 36(11): 2370-2374.
楊英妮,李秉綱,馮云婷.天麻素注射液聯合鹽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癥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J].貴州醫藥, 2022, 46(3): 389-391.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眩暈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眩暈急診診斷與治療指南(2021年)[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21, 30(4): 402-406.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2: 37.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眩暈專業委員會.血管源性頭暈/眩暈診療中國專家共識[J].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 2020, 27(4): 253-260.
張娟利,張冀琳,姚力.經顱磁刺激聯合5天麻素及倍他司汀對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睡眠障礙的療效[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 2021, 16(6): 355-356.
劉欣,王曉芳,吳延佳,等.銀杏葉提取物聯合天麻素注射液對血管源性眩暈患者動脈血流速度、血管內皮功能及溶血磷脂酸、酸性磷脂水平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 2021, 20(4): 363-367.
張志寬.倍他司汀與天麻素注射液聯合異丙嗪治療前庭周圍性眩暈的療效及對不良反應的影響[J].數理醫藥學雜志, 2022, 35(6): 899-901.
安景鑠,王櫻博,陸地.天麻素聯合異丙嗪與單用天麻素比較治療眩暈癥Meta分析[J].中國中醫急癥, 2020, 29(1): 50-53, 64.
林愛桃,古聯,陳敏麗,等.眩暈湯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手法復位后殘留眩暈的臨床效果[J].廣西醫學, 2022, 44(11): 1212-1214, 1224.
禹萌,任雅芳,張洪濤,等.銀杏達莫注射液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療眩暈的療效[J].西北藥學雜志, 2022, 37(1): 112-116.
鄭加麗,袁園,鄧佳,等.丁苯酞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對后循環缺血性眩暈患者臨床療效、腦血流動力及復發率的影響[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22, 19(6): 113-115.
黃增英,逯蕊芳,羅軍,等.甲磺酸倍他司汀聯合尼莫地平治療高血壓眩暈的療效及對椎基底動脈血流動力學、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的影響[J].臨床內科雜志, 2021, 38(12): 826-829.
李海艦,郭慶永.天麻素注射液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急診眩暈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其對癥狀緩解時間、安全性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2, 15(9): 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