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凝聚力;班級氛圍;班級心育;家校合作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36-0029-01
五年級時,孩子班上的老師有所調整,石喜鳳老師擔任了五(2)班的班主任。石老師戴著一副眼鏡,眉宇間充滿了和藹可親的神態。在石老師帶五(2)班的這一年,作為家長,我感觸最深的是孩子參與學校生活的熱情更加高漲,家長的參與性更強。
一、活動筑根基
在一個集體中,凝聚力就是精氣神,班級有了凝聚力,就有了魂。我清楚地記得,石老師接手五(2)班后,讓學生和家長一起設計班徽,然后全班投票選出最受歡迎的那個。這一下就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大家紛紛參與其中。雖然最終只有一個設計稿被選上,但是石老師細心地給予了每一個學生肯定和夸獎。到了母親節,石老師以“媽媽”為主題,在班上舉辦了一場專題活動,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不僅理解了母愛的偉大,還體會到集體榮譽感。石老師還在班里推行“小師傅制”,引導學生互相幫扶,提高學習興趣,把有限的時間花在學習討論上,班級里的學習氛圍愈加濃厚。
二、合作促成長
班級的氛圍往往能夠展現班風,而班級的氛圍又表現于班級環境中。在五(2)班,事事都有人來做,人人都有事情做。在石老師的建議下,五(2)班建設了一處“青禾園”,這里的綠植總是鮮綠。師生共同為“青禾園”設置了很多崗位,成立了“護苗組”“養育組”“環保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工作崗位和對應的養護任務,所有的綠植都由專人照顧。每一株綠植上還掛上了一個“夸夸貼”,讓學生互相贊美。有一次,一盆綠植葉子黃了,學生很傷心,然后互相鼓勵,分組查閱資料,學習養護知識,堅決不讓任何一株綠植枯萎。在學生的悉心照料下,綠植都長得生機勃勃。在綠植的簇擁下,學生學會了責任擔當、溝通合作。老師看在眼里,家長樂在心里。
三、溝通潤心靈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五(2)班,石老師持續開展“老班邀談”活動。石老師總會細心觀察每一位學生的表現,邀請需要幫助的學生單獨聊聊。石老師的親和力總能讓學生放心地對她傾訴心聲。關于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石老師也會單獨找家長溝通。石老師常說:“教育是慢的藝術。聊天式教育是滲透式的,需要長期做才能看到效果。”
石老師還在班級常態化開展“青禾解憂角”活動,讓遇到問題或困擾的學生主動尋求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把負面情緒都表達出來。石老師總會一條條記錄下學生吐露的心聲,一件件地處理學生遇到的問題。學生的情緒得到了撫慰,家長也深深感到了石老師對孩子的真心。
在家校合作方面,石老師組織成立了家委會,增加和家長溝通的機會。石老師不止一次對我們家長說,教育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還需要家長的配合。石老師總能及時和家長溝通孩子的在校表現,指導家長樹立正確的育人觀,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多多陪伴孩子成長。
我很慶幸,孩子能遇到把學生當作自己孩子一樣對待的石老師。我的孩子不僅僅成績提高了,責任感也進一步增強。我相信孩子在長大成人后,依然會記得他的石老師。
(作者系蘇州市吳中區碧波實驗小學教師,2024屆學生家長)
責任編輯:汪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