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理念的持續更新,幼兒深度學習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幼兒園作為幼兒早期教育的核心場所,肩負著培養幼兒多方面能力的重要職責。幼兒的深度學習具有引導性、實踐性、互動性三個特點。幼兒園的日常生活活動是能讓多數幼兒實現深度學習的重要途徑,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著裝、洗手、進餐等生活活動不僅是滿足幼兒日常生活需求的基本方式,還是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要重視生活活動的教育價值,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供恰當的指導與幫助,鼓勵幼兒主動探究,以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和整體素質。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教師在幼兒園生活活動中支持幼兒深度學習的策略,以供參考。
一、幼兒深度學習概述
深度學習在幼兒教育領域特指一種深入且全面的學習方法,其核心在于對事物本質的深刻理解與深層次思考。這種學習方法與幼兒的成長階段緊密相連,旨在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同時提高其自主學習與問題解決能力。
幼兒深度學習的實現途徑多樣化。教師可以設計具有挑戰性與啟發性的任務,如自然探索、藝術創作等,讓幼兒在實踐中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扮演引導者的角色,通過提出問題、引發幼兒思考、提供資源和信息等,幫助幼兒深入理解并掌握知識。
深度學習要求教師幫助幼兒構建個性化的學習路徑。教師應根據不同幼兒的興趣、學習能力與風格,設計并實施相應的支持策略,以增強其學習效果。同時,深度學習強調反思與評價的重要性。教師應鼓勵幼兒在活動結束后回顧學習經歷,總結個人成長與所取得的進步,以幫助幼兒增強對學習的自信心,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二、幼兒園生活活動中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教師支持策略
(一)確定深度學習的目標,注重過程與結果的統一
在幼兒教育領域,確定深度學習的認知目標至關重要。認知目標不僅關注幼兒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還重視他們對知識的應用、分析、評價、創造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認知目標應涵蓋幼兒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通過生活活動,幼兒應能理解并記憶基本概念與事實。在洗手活動中,教師可以先演示正確的洗手步驟,即用水打濕雙手、在手上涂抹肥皂、搓洗雙手內外側、徹底沖洗并擦干雙手。隨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并通過提問引發其思考,如“為什么要搓洗手指縫”“洗手能預防哪些疾病”等。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分享洗手的體驗,并讓幼兒評價同伴的洗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幼兒不僅能掌握洗手技能,還能認識洗手的重要性,提高分析與評價能力。這些基礎知識構成了幼兒進一步學習與認知發展的基石。
在幼兒教育領域,確定深度學習的情感目標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情感目標聚焦幼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首先,情感目標涵蓋培養幼兒對學習的積極態度和熱愛之情。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有趣的活動,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們愉快地參與各類學習活動。其次,情感目標重視提高幼兒的情感認知水平與管理能力。幼兒要學會辨識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如快樂、憤怒和悲傷,并掌握調節和控制這些情緒和情感的技巧,以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參與活動。最后,情感目標重視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合作與分享的活動,幫助幼兒學會理解和尊重他人,培養他們的同理心和團隊合作精神。
在幼兒教育領域,設定深度學習的行為目標對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起著重要的作用。行為目標的設定涵蓋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主穿衣、洗手、整理玩具等。通過參與這些日常活動,幼兒能逐漸形成獨立處理個人事務的能力,并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此外,幼兒的社交行為應受到重視,特別是合作與分享的技能。教師應開展小組活動,布置合作任務,引導幼兒學會與他人合作,共享資源,從而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提高幼兒的社交能力。
(二)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進行分類指導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可以劃分為四類。一是自理能力,包括穿衣、整理個人物品、獨立進食等。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幫助幼兒掌握獨立完成日常生活任務的基本技能。二是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正確刷牙、洗手、洗臉、沐浴、如廁等。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三是安全意識,包括家庭安全、戶外安全及應急處理等。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幫助幼兒認識和預防潛在風險,掌握保護自我的基本技能。四是社交技能,包括合作與分享、使用禮貌用語、正確表達情感、友好相處等。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社交活動并加強指導,從而提高幼兒的社交能力,促進幼兒情感的發展,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
在參與生活活動的過程中,幼兒能逐漸掌握基礎技能,并進行深度學習。例如,通過參與種植植物的活動,幼兒能了解植物生長的各個階段,并認識到光照、水分、土壤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性。在此類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植物的變化并記錄下來,從而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科學思維。在整理玩具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幼兒學習如何分類、排序和計數。在烹飪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了解測量、重量、數量等相關概念。通過這些具體的活動,幼兒能在真實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進而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三)設計多層次的深度學習指導模式
在幼兒教育領域,教師能提出啟發性問題至關重要。這些問題不僅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還能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在提出問題時,教師應考慮幼兒的興趣和學習需求,以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首先,教師提出的問題應具備啟發性和挑戰性,以引導幼兒主動觀察、思考和實驗,而非僅讓他們進行簡單的肯定或否定回答。例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為什么太陽會升起和落下?”這樣的問題能激發幼兒對天文學的興趣,并引導他們探究日出和日落背后的自然規律。其次,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與幼兒的日常生活和經驗緊密相連。教師可以根據幼兒身邊的現象和活動提出問題,幫助他們建立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例如,在戶外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這些樹葉為什么是綠色的?”這樣的問題能激發幼兒對植物生長的好奇心。最后,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能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教師可以提出開放性和引導性的問題,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并提高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
多樣化的活動在幼兒園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可以精心策劃和系統安排多樣化的活動,引導幼兒深入探究并解決復雜的問題,從而幫助幼兒掌握更多知識與技能。例如,教師可以開展觀察和實驗活動,引導幼兒學習收集數據、分析結果的方法,并嘗試尋求多種解決方案,從而培養幼兒的實驗精神和探究能力,提高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為幼兒將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活動中,總結與提升是促進幼兒發展的核心環節,這一環節能幫助幼兒鞏固所學習的知識與技能,并進一步提升其綜合素養。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回顧學習經歷,提煉經驗與學習成果,促使幼兒進行深入的反思與交流。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展示板或分享會的形式,引導幼兒向同伴及家長展示其學習成果與觀察所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提供積極的反饋與指導,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個人見解,以幫助幼兒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其表達能力,培養其批判性思維。
(四)形成指導深度學習的策略體系
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關鍵在于引導幼兒建立堅實的認知基礎,并通過有意識的指導與激勵,促進其深入思考,提高其理解能力。教師應通過提出問題、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探索等方式,幫助幼兒完善知識體系。同時,教師應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布置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以激勵幼兒勇敢面對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提供反饋和指導,及時糾正幼兒的錯誤,并引導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調整學習方式,從而增強其學習效果,提高其深度學習能力。
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效的學習行為能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教師應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以提高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專注力,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制訂學習計劃,引導幼兒逐步完成復雜的任務,進而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教師還應鼓勵幼兒合作學習和交流,以促進幼兒間的互動和思想交流,開闊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學習方法,引導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學習新知識,實現深度學習。
此外,教師應營造積極的學習環境,包括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開展能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活動。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參與探究性學習和實踐活動,提高他們解決問題和合作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個體差異,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提供個性化的指導,以幫助幼兒克服困難,達成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運用提問的方式引發幼兒的思考。例如,在水果分配環節,教師可以提出“今天一共有多少個橘子”“班上有多少個小朋友”“如何確保每個小朋友都能吃到相同數量的橘子”等問題。在幼兒得出每人應分得三分之一的橘子后,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如何將一個橘子平均分成三份?”鼓勵幼兒進行小組討論,自行嘗試分配橘子,并引導他們討論分割的方法。觀察顯示,一些小組會采用數橘子瓣的方式,而另一些小組則可能嘗試分割橘子。當分配不均時,幼兒可能會通過小組討論解決問題,如今天少吃的部分明天補回來,或者通過猜拳游戲決定誰吃多出來的橘子。最終,教師可以總結分享與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并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種精神。通過這一活動,幼兒不僅能理解分割的概念,還能體驗合作與分享帶來的快樂。
結語
在幼兒園的生活活動中,教師采取科學的支持策略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對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生活活動中,教師應采取多種措施和方法,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促使幼兒積極參與,以提高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為幼兒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淄博市柳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