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短視頻行業迅速崛起,與此同時,農村地區的互聯網覆蓋面持續擴大。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中國互聯網寬帶普及率達到90.6%,互聯網用戶規模達到7.87億,中小學生已成為網民群體中第三大年齡層。雖然短視頻平臺為青少年提供了獲取信息、增長見識和拓寬視野的途徑,但是長時間沉迷于短視頻會對青少年的視力造成不利影響,并可能導致他們陷入一種“沉浸式體驗”,從而對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農村地區“空心化”現象嚴重,留守兒童數量不斷增加,這些兒童與外出務工的父母主要通過互聯網保持聯系。這為農村留守兒童接觸和觀看短視頻創造了條件,同時引發了他們過度沉迷于短視頻的問題。為了深入探究我國互聯網背景下農村留守兒童沉迷短視頻的問題,文章運用問卷調查法,探討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沉迷短視頻的原因,并分析農村留守兒童沉迷短視頻的危害與影響因素,提出相應的治理策略。
一、農村留守兒童沉迷短視頻的原因
(一)社會背景
1.短視頻行業的迅速崛起。從2004年到2018年,短視頻迎來了迅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其形式簡單、內容豐富多樣,這些特點使得短視頻成為年輕人青睞的主要娛樂形式之一。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短視頻的廣泛傳播提供了便利,使之能夠通過眾多社交媒體平臺進行分享。這些平臺不僅為短視頻提供了龐大的用戶流量入口,還通過智能算法向用戶推薦其感興趣的內容。互聯網企業對短視頻領域的投資和競爭的加劇,進一步推動了該行業的快速發展。
2.農村互聯網的不斷普及。近年來,隨著電信運營商服務的不斷推進,農村地區逐漸實現了更為便捷、快速、穩定的網絡連接。農村寬帶的普及率逐年上升,這使得農村居民能夠更加便捷地獲取信息、學習知識、開展各種活動等。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對農村互聯網的普及工作給予了越來越多的支持和關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2023年通信業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服務在農村地區加快普及,截至2023年底,全國農村寬帶用戶總數達1.92億戶,全年凈增1557萬戶,比上年增長8.8%,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1.3個百分點。這為短視頻在農村的傳播提供了助力。
3.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短視頻相關法律法規主要包括《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等。在短視頻制作過程中,所輸出的視頻受法律約束,血腥、暴力、三觀不正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內容被極大限度地過濾掉,能夠促進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降低留守兒童對短視頻的沉迷程度。
(二)內部原因
1.研究設計。針對農村留守兒童沉迷短視頻的問題,筆者設計了留守兒童性格及情感交流狀況問卷,并向陜西省L市某小學學生發放,共發放165份,回收有效問卷163份,有效率為98%,其中男生93人,女生70人。問卷內容將性格特征細分,通過評估父母回家次數、與家中聯系的頻次及兒童心理傾訴對象的選擇,進而判斷留守兒童的性格特征。
2.結果分析。通過問卷調查,筆者了解到:一年回家探望次數小于3次的父母占69.4%,這些留守兒童相對而言性格更加沉悶;在遇到問題時選擇向家人傾訴的留守兒童占48.6%,選擇向家人以外的人傾訴的留守兒童占51.4%。由此可見,父母回家次數越多,聯系越頻繁,留守兒童的性格就更偏向開朗。
筆者通過分析發現,短視頻沉迷與留守兒童的性格特征等變量存在相關性。父母對孩子的關懷程度和與孩子間聯系的緊密性總體趨勢一致。也就是說,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度越高,孩子的性格更偏向外向和樂觀,他們更愿意向父母傾訴內心世界,并對學校生活抱有更濃厚的興趣。同時,他們對父母的依賴感也更強烈,這種親子間的關懷與緊密聯系對孩子的成長具有正面效應。父母的關愛和支持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提高社交能力,并更好地融入學校環境。孩子在感受到父母的關懷后,更愿意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遇到的難題,并尋求他們的幫助和指導。此外,父母對孩子的關懷能夠促使他們對學校形成積極態度。當孩子感受到父母對學業的重視與支持時,他們會更有動力去探索和學習知識。這種親子關系的積極影響能夠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二、農村留守兒童沉迷短視頻的危害
(一)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價值觀扭曲
互聯網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它已經滲透到他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網絡不僅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和娛樂資源,還成了他們獲取知識、建立社交關系和表達觀點的重要平臺之一。特別是對于那些難以接觸到正確價值觀引導的留守兒童而言,他們相較于普通青少年更容易形成不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抖音短視頻App等新型互聯網產品已經成為當代留守兒童普遍使用的娛樂休閑工具,這些短視頻平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留守兒童緩解壓力、放松身心。然而,公眾也必須意識到短視頻平臺可能給留守兒童帶來的問題和危害。以抖音為例,根據艾瑞指數2020年2月的統計數據,24歲及以下的用戶比例達到35.89%。抖音對他們而言已不僅是休閑娛樂的工具,它還影響著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以及日常行為的表現。一些內容不當的短視頻的傳播導致留守兒童的認知模糊和盲目依賴下的主體迷失。
(二)導致農村留守兒童身心受到傷害
2018年6月1日至6月30日,抖音平臺累計清理27578條視頻、9415個音頻、235個挑戰,永久封禁33146個賬號,受到處罰的違規內容及賬號包含以下8種類型:內容引人不適、色情低俗、辱罵謾罵、造謠傳謠、垃圾廣告、版權侵犯、涉嫌違法違規、侵犯未成年人權益。隨著互聯網新時代的來臨,短視頻用戶數量激增,大量低俗內容不斷涌現,這些內容不僅不利于留守兒童形成健康的價值觀,還會對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三)阻礙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化發展
父母在兒童的成長與發展中扮演著啟蒙導師的角色,同時是兒童社會化的重要引導者。然而,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父母缺席,往往只能依賴祖父母的有限指導,這導致他們缺乏家庭支持和幫助,進而阻礙其社會化進程。這些兒童可能無法得到足夠的親子關愛和教育指導,缺少與父母或其他成年人交流互動的機會,這限制了他們的社會學習和情感發展。此外,長期沉迷于手機短視頻可能會使留守兒童過分依賴虛擬世界,而忽略了現實生活中人際關系和社交技能的培養,這可能對其語言表達、思維模式和問題解決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三、農村留守兒童短視頻沉迷的治理策略
短視頻對農村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負面影響,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整治。筆者將從政府、社會和家庭三個層面進行探討。
第一,政府層面。政府部門應加大對短視頻平臺的監管力度,使平臺更加重視對特殊群體的關照,規范視頻內容的發布,加強平臺自身的建設,以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針對留守兒童沉迷于短視頻所引發的社會問題,不能僅將責任歸咎于短視頻平臺。政府有責任為農村地區提供更加充分的就業機會和生活保障,以減少留守兒童出現的可能性。同時,應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并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如增設農村兒童活動場所、建立留守兒童心理咨詢中心等。
第二,社會層面。社會應當更加關注留守兒童,并積極投身于留守兒童服務與關愛事業。各界應廣泛宣傳短視頻沉迷的潛在危害,引導農村留守兒童認識到合理使用手機的重要性。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如戶外運動、手工藝術、社交游戲等,增進留守兒童之間的友誼,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還可以借助志愿者服務等途徑,陪伴留守兒童,幫助他們學會管理時間、調節情緒和控制行為。
第三,家庭層面。父母需要重視對留守兒童的情感關懷和親子交流,建立親密的家庭關系;盡可能地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與學業進展,確保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與鍛煉,從而培養其良好習慣;注意自身的情緒和行為對孩子可能產生的影響,保持積極的心態并且做好行為示范;制定有利于預防短視頻沉迷的家庭規則,幫助留守兒童更好地認識自我,發掘其潛能。
(作者單位:山東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