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塔爾效應”是一個著名的心理效應,又稱“期待效應”,在教育中,就是教師對學生抱有殷切的期望,并引導學生向著預期的方向發展。在育人過程中,班主任往往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用上這個心理效應,但“期待效應”具體怎樣用,怎么用好?很多人并沒有具體的概念,也缺乏明確的方法。
在采訪湖北省第八屆“新銳班主任”、湖北省黃岡市實驗小學(以下簡稱“實小”)教師李鋰時,她多次對記者說:“我相信期待是一種力量。”在她的講述中,我們看到了一位富有愛心和智慧的班主任如何讓期待轉化為學生實現自我的力量。
避開短板,用期待提升價值感
小楷是李鋰進入實小后帶的第一屆學生,因早產被確診為腦癱,不得不在醫院治療了3年,也因此錯過了上幼兒園。到了上小學的年齡,他依然需要做康復訓練。
因為右手右腳先天性神經障礙,小楷只能用左手寫字,所以,最簡單的“一、二、三”也寫得歪歪扭扭、難以辨認。出于擔心小楷不能適應小學生活,小楷媽媽每天都會在教室外面守著。可能是第一次和這么多小朋友一起學習,小楷并不適應,下課后總是第一時間出去找媽媽。
李鋰期待小楷能克服肢體不便的困難,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正常學習和生活。小楷寫字起步晚,李鋰就在課后手把手地教他從最簡單的筆畫開始練習。剛開始,同樣多的作業,其他同學15分鐘就完成了,小楷可能需要花近3個小時。李鋰每天都會在小楷的家校本上寫下鼓勵的話,如“只和自己比,每天進步一點點”“我相信你能克服困難”等。在李鋰的期待和幫助下,小楷終于能寫出比較工整的方塊字了。
欣喜之余,李鋰發現小楷還是經常悶悶不樂,感覺不夠自信。通過對小楷言行的細致觀察,李鋰發現,她希望小楷能“正常學習生活”的期待會在無形中讓小楷更加關注自己的生理缺陷。如上體育課時,小楷想和其他同學一樣跑跳,但卻無法做到,自我價值感不足,情緒自然就變得低落了。
意識到這一點后,李鋰認為,不能再讓自己對小楷的期待和他的身體缺陷“掛鉤”了。具體應該怎么做呢?李鋰密切關注小楷,尋找契機。
這天,李鋰在小楷的日記里看到這么一段話:“今天我做訓練的時候,看到鄰居家的衣服被吹掉了。我急忙撿起來,掛回繩子上。后來鄰居阿姨看見了,連聲感謝我。這時,我不由得想起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句話。”這件小事讓李鋰看見了小楷的熱心腸。
對于小楷而言,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幫助別人是一件開心的事情,收到別人的感謝可以提升他的自我價值感。那么,何不抓住這一點,告訴小楷“期待看到你幫助到更多的人”呢?
于是,李鋰抓住機會,在班上朗讀了小楷的日記,并特別夸獎了小楷幫助他人的行為。“小楷是一個熱心助人的好孩子,以后我有事情找你幫忙,你可不要拒絕哦!”聽了李鋰的話,同學們都鼓起了掌,小楷的眼睛也有了光彩。
根據小楷的身體狀況,李鋰會時不時地“請他幫忙”:請他當老師的小助手,同學們交作業之后,由他清點作業數量,防止有同學漏交作業;班級秋游的時候,小楷分到的任務是為大家守護大包小包,責任重大;同學值日打掃教室,小楷也一樣參加,倒垃圾、擦DuAHE/vQ1qE37ah8ADEjJg==講臺,一點也不含糊……這些事情既避開了小楷行動不便的缺陷,又讓他參與到集體活動中。一開始是李鋰給小楷安排事情做,漸漸地,小楷會主動幫其他同學的忙,課間不再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待著了。小楷也不需要媽媽到校陪同了,臉上的笑容一天比一天燦爛。
如今,小楷已經順利進入大學,還被評為“大學生自強之星”。李鋰告訴記者:“最近,我收到了小楷發給我的20歲回憶錄。他說:‘小時候的我很單純,以為自己什么事都能做到,現在回憶起來,那不過是您對我的一種保護。’”
“教師對學生表達期待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方式方法,避開學生身上的短板,txRpJbt6Cw1B2A3gbmcpeA==用更積極的期待去提升學生的自我價值感,學生會讓人刮目相看。”李鋰說。
放大優點,在期待中突破自我
小華是一名中途轉學到實小的男生。剛入學的時候,小華的家長還專門給李鋰發來了一段話,大意是孩子從小比較調皮好動,如果在學校惹是生非的話,請班主任嚴加管教。家長的話讓李鋰心里有些犯怵,但相處一段時間后,她發現小華其實只是精力比其他孩子更旺盛而已。家長眼中的調皮搗蛋,只是他喜歡不斷嘗試新鮮事物的表現。
校園運動會要開始了,很多學生都報了自己擅長的比賽項目。在名單中,李鋰意外地發現,小華報了跳遠。可是據她所知,小華之前從來沒有練習過跳遠。他能行嗎?疑惑之下,李鋰找到小華,問他:“你為什么想報名參加跳遠比賽呢?”“我覺得其他項目要么沒什么意思,要么我都會了,所以想試試跳遠。”“既然你選擇了參加跳遠比賽,那就好好練習,我相信你能為班級拿個好名次哦!”李鋰說。
也許是很少聽到這樣充滿期待的話,李鋰看似無意的鼓勵讓小華充滿了干勁。每個課間,小華都會跑到操場的跳遠沙坑處練習,一次次助跑、起跳,不厭其煩。班上的同學還告訴李鋰,小華放學后也會進行跳遠訓練,一直到天黑了才回家。李鋰一開始不相信,專門在一個傍晚去找小華,真的看到了他在操場上練習。
看到小華這么努力地練習跳遠,李鋰很受觸動:這是一個多么勤奮努力的孩子,為什么大家看不到他身上的優點呢?李鋰覺得,應該讓更多人看到小華堅持不懈的優點,給他更多激勵。
李鋰把小華每天訓練到天黑的事情在班上講了一遍,然后鄭重地對同學們說:“這次的跳遠比賽,不管小華最后能得第幾名,就沖他瞄定目標堅持不懈訓練的精神,他就是我們班的英雄。”每次課間,李鋰只要有時間,就一定會去操場的跳遠沙坑旁,看小華練習,然后遠遠地給他豎一個大拇指,對著他喊一句:“加油,我看好你!”
可喜的是,小華在校運動會上超水平發揮,最終拿到了跳遠比賽第一名。班會課上,李鋰特地給小華頒發了“堅持不懈努力之星”獎狀,號召全班同學學習他堅持和努力的精神。這讓小華大受鼓舞。
李鋰期待小華把堅持不懈的精神也放到學習上,小華也不負眾望,畢業的時候,成績已經穩居班級前列。后來,小華還在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中摘得了金牌。消息傳來時,李鋰打心底為這個曾經的學生自豪。
和小華一樣有著堅持不懈優點的還有小越。小越很喜歡踢足球,但是他球技一般,加入了班級足球隊后也沒多少“出戰”的機會。為了成為主力隊員,每天放學后,他都要留在學校練習足球。小越還有一個全力支持他的爸爸。爸爸常常在課余時間帶他去踢足球,耐心地指導他,傳授他各種技巧。小越在足球場上揮汗如雨、奮力奔跑的身影,被爸爸拍攝成小視頻和照片發在了朋友圈。
看到小越堅持不懈訓練的樣子,李鋰很感動。她把小越踢球的視頻和照片轉發到班級群里,寫道:“為了夢想,小越從未停下練習的腳步。今天堅持訓練的你,明天一定是球場上最耀眼的明星!”群里的同學和家長也紛紛點贊:“努力總會有收獲!”“小越加油,你太棒了!”“希望在下一次比賽中看到你的身影!”……小越看到了李鋰對他的期待,訓練的勁頭更足了。第二年的賽場上,他如同一匹黑馬,一路過關斬將,帶隊為班級贏得了校園足球賽冠軍。
“優點是照亮學生成長之路的明燈。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優點表達期待,并讓更多的人看到學生的優點。這樣,學生的表現很可能會超出我們的預期。”李鋰說。
搭建舞臺,夢想在期待中開花
糖糖平時在班上不顯山不露水的,是個內向且害羞的“小透明”。在一次班級“夸夸我的同學”活動上,她的好朋友樂樂說:“我聽過糖糖唱歌,聲音特別好聽,她還想成為一名歌手呢!”李鋰很意外:“是嗎?你能不能現在給大家唱兩句?”在大家的鼓勵下,糖糖紅著臉小聲唱了幾句,聲音清脆悅耳。“糖糖唱歌真好聽!不過,想成為歌手的話,還要敢于表現自己哦!”李鋰期待糖糖成為一個開朗大方的女孩。
五年級的時候,學校要舉辦一次聯歡晚會。因為李鋰班上不少同學參加了學校的舞蹈社團,有舞蹈基礎,所以大家決定報送一個舞蹈節目,并選定了配樂歌曲《把未來點亮》。表演時,舞臺前面是學生跳舞,其他同學就站在舞臺后面充當“背景板”,并負責歌曲的合唱部分。節目排練了幾次后,李鋰總覺得還缺了點兒什么。
這時,一名學生嘀咕了一句:“大家唱的都一樣,一點兒變化都沒有……”這句話提醒了李鋰:歌曲部分還可以分成獨唱和合唱兩部分。合唱部分不需要變動,獨唱部分讓誰來呢?李鋰一下子就想到了想當歌手的糖糖。
糖糖從來沒有舞臺表演的經驗,一聽李鋰的要求就開始打退堂鼓。李鋰鼓勵她:“上次聽你唱歌,我就發現你不僅聲音好聽,唱功也厲害。班上沒有比你更適合獨唱的人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讓節目更精彩!”就這樣,糖糖在李鋰期待的眼神中試著唱了《把未來點亮》這首歌,慢慢地找到了在舞臺上唱歌的狀態。
誰知,在正式表演節目前一天,導演要求:“學生唱這首歌不如原唱唱得好,會影響節目效果,還是用原唱音頻來做背景音樂吧!”當時,糖糖就站在李鋰身邊,她的眼神瞬間就暗淡下去了。
晚會的節目安排,導演的意見無疑是最重要的。看到糖糖失落的樣子,李鋰馬上和導演據理力爭:“我的學生演唱水平確實比不上原唱,但是在同齡人中,在我們學校甚至我們這個小城市里,我相信她是唱得最好的。”這時,導演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李鋰又動之以情:“這個節目只是校園活動的一部分,比起節目效果,讓孩子們有機會更好地表現自己難道不是更重要嗎?”最終,導演被打動了。
正式演出的時候,為了讓糖糖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李鋰還為她設計了一個從舞臺后方走到前面的走位動作。晚會結束后,很多學生和老師都來打聽:“唱歌的是你們班的同學嗎?她叫什么名字?”“唱得太棒了,真不像一個十來歲孩子的水平!”一下子,糖糖成了校園小名人。
當天晚上,李鋰看到了糖糖媽媽在朋友圈里發的一條消息:“從幕后走到臺前,她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小透明’了!”配圖是節目現場糖糖自信微笑的照片。后來,李鋰還從其他同學那里了解到,糖糖畢業后和幾個愛好唱歌的同學一起組了個“女團”,參加市級的唱歌比賽并獲了獎。
小沐是一個患有抽動癥的孩子,他在課堂上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發出奇怪的聲音或者做出奇怪的動作。一個偶然的機會,李鋰發現小沐很喜歡彈鋼琴,而且他在彈鋼琴的時候能安靜很長時間。觀察了幾次之后,李鋰感覺這是一個提高康復效率的好方式。從小沐媽媽那里了解到,小沐也曾幻想自己成為一名鋼琴家。于是,李鋰鄭重地對小沐說:“彈鋼琴時的你特別有范兒,也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每次學校有鋼琴表演,李鋰都給小沐爭取來,并對他的表現大加贊賞。李鋰的期待成了現實,如今小沐不僅通過了鋼琴10級考試,抽動癥也基本好了。
“期待并非等待。如果我們期待學生夢想成真,就要主動為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搭建實現夢想的舞臺。”李鋰說,“如此,我們的期待才不會落空。”
教育中期待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對學生的期待可以給予他們自信和勇氣,推動著他們朝著目標不斷前進。李鋰相信,在期待的力量下,每一個孩子都能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