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好煩??!”走廊里突然傳來一聲喊叫聲。我知道,又是我們班的“紅孩兒”小楓。
出門一看,果不其然。教室門口,小楓正重重地跺著腳,攥緊拳頭,滿臉通紅,氣急敗壞地瞪著周圍的同學,仿佛隨時要噴出“三昧真火”。
小楓是個暴脾氣。課堂上,他思維敏捷,卻常常插嘴搶答,但凡老師同學提醒他,他就會嘟嘴巴、拍桌子。課間,小楓精力旺盛,和同學玩游戲,一言不合就暴跳如雷,甚至動手推人。同學們說他紅臉的速度比翻書還快!
低年級孩子的情緒易受外界影響,出現波動,這很正常,但小楓發火的頻率遠遠超出了大家的預期。面對這樣的孩子,普通的教育效果顯然不佳,還得出其不意想奇招。
熱問題,冷處理——兩大妙招助反思
1. 神奇的“三圈效應”
我走上前,示意圍觀的同學散去,輕聲問小楓:“你剛才很生氣,對嗎?”小楓低下頭,不說話?!昂屠蠋熞黄鸪鋈ド⑸⑿陌??”他抬起頭疑惑地望著我。我沒說話,只是拉著他的手,一起往操場走去。
為什么去操場呢?這是我帶班多年總結出的經驗。適量的走動能消耗過剩的精力,在開闊又安靜的空間里,少了旁人的關注,更容易敞開心扉。就這樣,我們安靜地沿著跑道一直走,小楓原先漲紅的臉漸漸恢復了白皙。當我們繞著跑道走第三圈的時候,小楓終于開口和我講述了剛才發生的事情,也傾訴了自己的苦惱。小楓抱怨爸爸工作忙,性子急,要求高,明明自己很努力了,但還是不能讓爸爸滿意,自己很少得到爸爸的表揚。這和我之前與家長溝通時得到的反饋信息一致:小楓爸爸重視孩子的學業,卻忽視了情感溝通,因此小楓總是急于表達,沖動好勝,但也敏感脆弱。于是,我和小楓約定,每一次想生氣的時候,可以來找老師,我們一起逛操場。一段時間后,小楓說:“真神奇,和老師一起去操場走個三圈,心情就好了很多?!焙髞恚慨斏鷼鈺r他都會來找我去操場散步,有時不到三圈,小楓的心情就平靜下來了。
2. 賦能的“木頭人”游戲
當然,小楓也有逛了三圈還不能平靜的時候。比如上次班長競選,小楓認為憑借自己出色的演講能力和精心準備的才藝表演,班長一職勢在必得,結果小楓落選了。得知結果,小楓秒變“紅孩兒”,大聲哭喊著:“這不公平!”還一腳踢翻了椅子。后來,我們在操場逛了三圈,小楓還很失落。于是,我用了第二個妙招:和他玩特別的“木頭人”游戲。我們用鬧鐘定好時間,3分鐘內放空自己。誰先動,就講述自己剛才靜止時的所有感受。有時,我故意先動,向他分享以前自己生氣時如何通過反思的方式找到問題的根源。就這樣,玩著玩著,小楓也漸漸從自身角度去反思得失,努力消化自己的負面情緒。
先看見,再借力——三大“法寶”促變化
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小楓有了一些進步,課堂上漸漸能遵守紀律,回答問題時學會了先舉手,和同學相處時也變得友好了??墒?,我還沒來得及高興,科任老師的投訴又多起來了:小楓上課過于活躍,每一個問題都舉手想回答,一旦老師沒有請他回答,他就會發出噪音,甚至當場演奏四部曲:一拍桌,二跺腳,三扔東西,四流淚。平靜的課堂會被小楓打亂節奏。
我一時有些不知所措,但轉念想,每一個情緒背后都藏著無聲的吶喊。小楓似乎在用極端的方式表達被看見的渴望。于是,我又為小楓量身打造了三大“法寶”:一卡、一冊、一臺。
1. “一卡”:私人定制,分層滿足
小楓喜歡收集卡片,于是,我悄悄給了他一張私人定制的精美卡片,上面寫著“鯉魚班最強大腦”。我告訴他,課堂上,老師提出的問題有簡單的,也有具有挑戰性的,所以舉手回答的人也有多有少。在老師心目中,小楓一直是一個特別愛思考的孩子,擁有最強大腦,沒有必要總是回答簡單的問題。隨后,我和小楓做了一個約定:簡單的問題,只要知道,他都可以高高舉手,證明自己會,但老師不一定每次都會請他回答。當課堂出現有挑戰性的問題,大多數同學都回答不上來的時候,就是最強大腦閃亮登場的最佳時刻,老師用眼神和他對暗號,如果他會的話,就請他起來回答。就這樣,小楓把這張卡片鄭重地藏進了鉛筆盒,臉上流露出驕傲的神色。從此以后,課堂上,我們常常用眼神交流,高高舉手的小楓不僅自信也很從容,哪怕沒有被點名,也能較好控制情緒了。
2. “一冊”:接納自己,協同激勵
為了持續增強小楓的自我效能感,我送了小楓一本“情緒日記本”,鼓勵他每一天都為自己畫一畫情緒日記。開心的時候,就在當天頁碼的左欄畫上一個笑臉,生氣的時候,就在當天頁碼的右欄畫上一個哭臉。一個月之后數一數,究竟笑臉多還是哭臉多。在家里,小楓爸爸也以身作則,和他一起記錄,周末父子倆比誰的笑臉多。漸漸地,小楓驚奇地發現,自己笑臉的數量明顯增加了。在全班每周一次的“為你點贊”活動中,為小楓點贊的人明顯增加,給了他極大的信心。
3. “一臺”:發揮優勢,展示所長
學校的管樂團正在招新,我推薦了小楓去參加,發揮他會打架子鼓的優勢。很快,在新的團隊里,小楓努力學習,積極融入,在舞臺上發光發熱。在班級,我創立了“小鯉魚電臺”,鼓勵孩子們說新聞、開百家講壇,小楓語言表達上的優勢在這些活動中得到了很好展示。
在“走三圈”“木頭人”兩大妙招和“一卡”“一冊”“一臺”三大“法寶”的加持下,小楓漸漸脫去了“紅孩兒”的“戰袍”,與自己的情緒和諧相處,也更積極主動地成長?,F在,他是大家推選的學習委員,也是班級公認的溝通大使。這是小楓的成長,也是集體的成長。雖然小楓偶爾還會“客串”一下“紅孩兒”,但我相信,成長永遠都是進行時??匆姴偧{,懂得并持續跟進,小楓和其他孩子,還有我,終將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北侖濱海新城實驗學校小學部)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