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教室里有了監控,就很少聽說有孩子掉東西了。即便掉了,按照“順藤摸瓜談話法——按圖索驥搜索法——刨根問底調監控”三步法,基本上也能查清事情的真相。但是,這樣的常規操作在那天卻失效了,家長甚至要去報警。
晚上,悅悅媽媽發信息給我,說悅悅的電話手表丟了,并解釋悅悅要上六點的課后服務班,所以才帶了手表去學校,但沒想到才一個多星期,手表就丟了!
第二天,我一到學校,便采取“三步法”開展調查:①順藤摸瓜談話法。與值日生交流,大家都表示沒有拿悅悅的手表。②按圖索驥搜索法。在班上對悅悅去過的地方進行了地毯式搜索,依舊無果。③刨根問底調監控。調取了值日前后的監控,監控里只看到悅悅戴著電話手表做值日以及值日后手表已經不在手上了。悅悅看完視頻,也很疑惑手表去哪里了。
這么短的時間,電話手表還能離奇失蹤?調查無法進展下去了。
按照常規處理方法,我給家長打去電話,講述情況,可家長并不滿意,在親自看完監控后去教室里翻個底朝天,還是沒有找到。
當天下午,悅悅爸爸給我打來電話,說他覺得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悅悅在班上被同學排擠,大家有意孤立她。我立刻否定了他的想法,并告知悅悅在班上朋友很多,下課經常一起玩耍。悅悅爸爸提出第二種可能:班上有同學嫉妒悅悅,搞惡作劇。他認為,這件事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他擔心孩子在學校會有被欺凌的危險。他想報警,請警察來處理。我有些驚訝。我知道,家長并不只是為了找到手表,更是擔心悅悅在班上的處境。
我采用兩步法打消了家長報警的念頭。第一步:曉之以理。我立即拒絕家長的提議,并告知家長,警+UOCRFIS3QxK928H2raJPwR5BS0tTX6tKEx8yOYcGn0=察到校后處理此類案件的一般方法也是調監控取證和走訪同學。這樣的方法學校都已試過,即便警察來,也無濟于事。第二步:動之以情。我表示會繼續調查這件事,也會認真觀察悅悅在班上的處境,請他放心。同時,也請家長理解,要做好手表找不到的準備。家長表示認同。
深夜,我想了很久很久,手表不翼而飛,要么是不小心掉到了夾縫中,要么是小朋友好奇,故意拿走了。家長追著手表不放,實則擔心孩子被欺凌。手表一旦找到,那個拿手表的同學很有可能被貼上“偷”的標簽。究竟怎么樣才能既找到手表,又達到教育警醒的目的呢。
第三天早上,我突然想到,何不將大事化小:將一件家長、教師、孩子都煩惱的大事,拆分成全班孩子可以幫忙的小事,發動孩子的力量去找手表。我向同學們說了“手表離奇失蹤案”,然后,故作神秘地說:“看來,這起手表離奇失蹤案還得大偵探出馬才能破!”下面立刻炸開了鍋,“偵探!老師,誰是大偵探?”我笑了笑,看著學生不說話。
學生立刻心領神會,試探性地問我:“老師,難道你說的大偵探就是我們?”
“沒錯!我們班馬上開啟‘大偵探營救小手表’行動,邀請各位偵探出山,幫悅悅尋找手表。誰找到,誰就是我們班真正的大偵探!”
話音剛落,我就聽見學生七嘴八舌地追著悅悅問有關手表的各種信息。悅悅一一回答。一下課,學生就在教室里忙活起來,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可還是一無所獲。
課后服務時,我把悅悅叫來,和她聊了一下家長的擔心。悅悅告訴我,她在班上很快樂,有很多小伙伴經常在一起玩,她從未感覺班上同學欺凌她,相反,她覺得班上很多同學都特別好,她覺得很開心。可見,家長的顧慮是多余的。
我告訴悅悅,父母之所以這樣著急給老師打電話,是因為父母特別在乎她。既然同學們對她很友善,這樣家長就放心了。
調查并未結束,同學們都還沉浸在找手表的樂趣中,有個小姑娘笑瞇瞇地說:“明天我要去隔壁班問問,看看他們有沒有見過。”
晚上,我給悅悅爸爸打去電話,告知今天的調查進展,以及孩子在班級里的交友情況,讓家長放心。家長表示只要孩子在學校是快樂的,手表是否找到沒有那么重要。
悅悅的手表到底去哪里了?倘若真的是班上孩子拿的,這一番大陣仗,肯定讓拿手表的孩子心驚膽戰了。這不翼而飛的手表還能失而復得嗎?
第四天,我將前幾天同學們幫助悅悅找手表的照片做成視頻投放在大屏幕上。那些不在照片上的同學也想出現在視頻里,所以,一到課間,班里的孩子都在忙著向悅悅詢問情況,試圖找到被忽視的線索。
我被他們的天真可愛感動了。我說:“老師被同學身上不放棄的精神打動了,大家特別熱心地幫同學解決難題!你們觀察到哪些小偵探在認真尋找?”
小燦說:“我觀察到小林為了找手表,常在校園里跑,總是跑得滿身大汗,但是他還在不停地找!他平時雖然有些調皮,但這兩天他表現真的很不錯。”
此刻,我望向小林,一道自豪的光在他的眼里,他立刻坐得筆直。
“我觀察到悅悅的同桌貝貝KDvOxaKhHgXtHEBeoId554ndRMzRfNk5F5XmDZrTAaY=,他平時做什么事情都是慢吞吞的,對班上的事情都不太在乎。但是他一聽說悅悅的手表掉了,立刻默默地翻箱倒柜。肯定是悅悅平時總是幫助他,所以這會兒他要回報悅悅!”
貝貝被表揚得不好意思了。
“這些都是友善的表現!悅悅最近沒有手表,確實很不方便,都沒法和父母聯系。不過有這么多偵探幫助她,相信很快手表就能找到了!”
突然,悅悅把手舉起來,說:“老師,我想感謝大家,大家為了幫我找手表,下課也不玩了,都對我特別關心,謝謝大家對我的好,我回家要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放心,我們班是一個有愛的班集體。”
我想,手表是否能找回來已經沒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丟手表的孩子感受到了班級同學的愛。
第五天,我要出去培訓3天,和學生交代了一下,就匆匆離開了。
晚上,手機又響了,我一看,是悅悅爸爸。
電話那頭,悅悅爸爸開心地說:“老師,悅悅今天回來特別開心!她說手表找到了!”我忙追問:“在哪兒找到的?”家長說:“在教室后面柜子的縫里,同學大掃除的時候找到的。老師,我覺得你的‘大偵探’行動還是有用的,給了拿手表孩子心理壓力,讓他主動把手表還回來了!謝謝你!”
“孩子都是善良的,每個人都有做錯事的時候。我們已經沒有必要去追究到底是誰拿了手表,重要的是:手表回來了!說明那個拿手表的孩子經過幾天的思考已經知錯就改了!”家長表示認同。
其實,找到手表的地方之前已經找過很多遍了,沒有一點收獲。那個找到手表的學生,則成了同學口中的“大偵探”。
手表離奇失蹤案已破案,至于是誰拿了手表,至今無人知道,也沒有人想去追究了。手表會物歸原主,一定是孩子的自我教育起的作用。
對于敏感事件的處理,教師一定要慢一點、輕一點、妙一點,呵護每一顆敏感、脆弱的心。做錯事的孩子尊嚴一樣需要保護,教育應給予他悄悄改正的機會,助力他慢慢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狀元坊小學)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