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探討了教師在指導學生經典閱讀過程中的有效策略,包括激發閱讀動機、給予方法指導、提供評價反饋、鼓勵創造性表達和開展反思實踐等,旨在幫助學生建立與經典作品的深刻連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經典閱讀 教師指導 指導策略
閱讀能力已成為衡量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指標,尤其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培養閱讀能力被賦予了更高的優先級。而閱讀經典正是提升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
當前,教師在指導經典閱讀時面臨不少挑戰,日常教學任務繁重、學校課時有限、學生學業負擔大。如何讓學生充分體驗經典閱讀的價值,而不是簡單地完成任務,對教師而言是一個難題。隨著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增加,教師也需要采取更多元的教學策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
一、經典閱讀中的教師角色定位
學生開展經典閱讀,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遞者、思維的引導者,更是學生動機的激發者、習慣的培養者。
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經典書目,在必要的時候為學生普及背景知識,降低閱讀障礙,讓學生面對經典能夠讀得懂。
開展閱讀經典活動不僅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希望為學生打開智慧的大門,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所以,教師有必要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巧妙設計、及時鼓勵,讓學生愿意讀經典,與學生一起享受閱讀。
二、經典閱讀中的教師指導策略
1. 激發閱讀動機
動機是推動學生深入閱讀的首要因素。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不僅是為了讓學生開始閱讀,更是為了讓學生養成閱讀習慣,讓閱讀成為陪伴學生一生的樂趣。
(1)基于個人特質個性化選擇書目
激發興趣首先需要閱讀書目與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興趣匹配。即使是同一個班級,學生之間也存在閱讀水平的差異。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為學生提供一個書單,允許學生自由選擇想要閱讀的書籍。書單最好涵蓋多個領域,以便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開展閱讀。
(2)引入多媒體資源
許多經典作品都有相關的影視作品,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在課堂上選擇一些合適的片段給學生播放,通過視頻引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閱讀原著的動力。對于一些原著較為晦澀難懂的名著,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先觀看相關的影視作品,了解基本背景,以便更好地閱讀經典。
(3)成立閱讀小組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引導學生建立閱讀小組以激發閱讀動機。閱讀小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相互分享、討論的環境,學生碰到問題時可以尋求同伴的幫助,同伴之間的每日分享打卡也可以成為學生堅持的動力。同時,閱讀小組的建立為教師開展小組閱讀活動提供了機會,教師可以設計小組閱讀任務,如分角色討論某本書的主題呈現方式或寫作方式,使學生有機會更深入地了解經典。
(4)開展閱讀挑戰
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閱讀挑戰活動,如閱讀經典后的知識競賽、鼓勵學生堅持每日閱讀的閱讀馬拉松、積極閱讀不同領域書籍的閱讀探險等。還可以借鑒游戲機制,根據難度將不同經典設置成不同積分的任務,當學生達到某一成就時授予某種獎勵稱號等。
2. 給予方法指導
教師在學生進行經典閱讀時提供方法指導,幫助學生構建系統而細致的閱讀方法支撐,有助于學生擁有積極的閱讀體驗,收獲堅持閱讀的動力,是學生有效進入和深入文學作品的關鍵環節。
(1)閱讀選擇的方法指導
選擇合適的經典書籍是閱讀的第一步。考慮到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興趣愛好不同,教師有必要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考慮作品的歷史背景、文學價值、主題深度和個人興趣等因素,通過閱讀簡介、他人書評、快速瀏覽目錄和開頭等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此外,教師也要提醒學生,選擇書籍時難度要適當,可以選擇稍微有些挑戰性的書目,這樣收獲會更大。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相互推薦,學會利用網絡搜索和推薦書目等擴大視野,發現更多經典作品。
(2)閱讀規劃的方法指導
一旦選定閱讀材料,教師就需要指導學生制訂有效的閱讀計劃。許多經典作品篇幅較長,完成經典閱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制訂合理的閱讀計劃。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以月或周為單位設置閱讀目標,制訂每日閱讀計劃,選擇合適的閱讀時間,將反思和復習也納入計劃中,幫助學生將閱讀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探索自己的閱讀風格,有意識地記錄自己的閱讀情況,利用思維導圖等工具及時總結自己的閱讀收獲等。最后,教師要提醒學生不要盲目追求閱讀速度,要學會平衡速度和理解深度。
(3)閱讀方式的方法指導
閱讀方式直接影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吸收。為了確保學生能夠真正理解經典,感受到閱讀經典的快樂,教師應指導學生體驗多種閱讀方式,包括精讀、泛讀、掃讀和批判性閱讀等。引導學生認識到精讀強調對文本的深入分析,泛讀側重了解作品的整體概況,掃讀適用于迅速找到特定信息,批判性閱讀關注對文本觀點的評估和質疑等。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設定不同的任務,幫助學生感受不同的閱讀方式、學會明確自身的閱讀目的、使用恰當的閱讀方法。
3. 提供評價反饋
在閱讀經典的過程中,閱讀評價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它為學生提供了反思和自我提升的機會。在進行閱讀評價時,教師首先要明確評價標準。評價標準既要結合課程目標,也要根據當前的教學進度和學生情況有所側重。如當前教學部分是寫作模塊,那么最近的閱讀任務和閱讀評價中就可以著重強調學生能夠體會作者運用的某種寫作手法等。對于不同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評價側重。如對于閱讀水平較弱的學生,可以著重鼓勵其勇于挑戰、完成閱讀的努力和勇氣;對于閱讀水平較強的學生,可以鼓勵其結合經典的創作背景進行深入分析,將閱讀體驗和自己的思考、生活實踐相結合,提升經典閱讀對于學生世界觀、價值觀的影響,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等。
其次,教師在提供反饋時,應關注學生的閱讀深度和廣度。學生的閱讀深度和廣度包括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以及創造性表達。反饋不應僅限于對錯判斷,而應深入探討學生的思考過程,鼓勵他們探索不同的觀點和解讀。
最后,教師還應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自我評價,學生可以學會監控自己的閱讀過程,識別自己的強項和弱點,并制訂改進策略。
4. 鼓勵創造性表達
閱讀結束后,鼓勵學生開展創造性表達,實現從輸入到輸出的轉換,不僅能夠加深他們對文本的理解,還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1)創造性寫作任務
創造性寫作是激發學生創造力的有效手段。教師可以設計各種寫作任務,如改寫故事結局、如果××角色來到現代世界、給××角色寫一封信等。這些任務會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文本,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故事的理解,不僅可以發揮學生的創造力,也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思考故事邏輯和寫作手法。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項很受學生歡迎的活動。對經典作品進行角色扮演,有助于學生細致了解其中的經典場景,深入探討作品中角色的情感變化和人生經歷。同時,角色扮演需要多人合作,學生可以在相互討論中了解他人對作品的不同認識,有利于開拓視野,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3)推薦及分享
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和收獲,如制作手抄報和思維導圖、為自己喜愛的角色設計海報、通過PPT向大家介紹自己閱讀的經典作品、制作短視頻推薦自己喜愛的經典名著。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也可以作為學校活動的一部分,在校園讀書日、藝術節等活動中展示給全校師生。通過這些方式,學生更能收獲積極體驗,樂于繼續閱讀。
5. 開展反思實踐
開展反思實踐可以將經典閱讀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讓閱讀成為浸潤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教師可以組織專題討論會,引領學生將經典內容和生活相結合。如閱讀《老人與海》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如何看待勇氣、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勇氣、哪些行為可以體現出勇氣、如何區分勇氣和莽撞、總結經典作品對自己的啟發等。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從現實生活的小事中看到文本中抽象概念的具體體現,進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教師也可以將經典作品作為背景開展其他活動。如以《西游記》為背景,引導學生通過故事新編、角色扮演等方式探討在《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中孫悟空和唐僧如何溝通,才能夠更有效地應對取經路上的磨難;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如果團隊中有豬八戒這樣碰到困難就想放棄的成員應該如何提升團隊凝聚力;指導學生展開辯論,取經團隊中的每個成員是否都有存在的必要,進而引導學生學會發現他人身上的優點,等等。
通過個性化的閱讀選擇、精心規劃的閱讀路徑、多樣化的閱讀方法,以及富有成效的評價和反饋機制,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與經典作品的深刻聯系。此外,通過創造性表達和反思實踐活動,學生能夠將閱讀體驗轉化為個人的思考和實踐,進一步加深對經典的理解。
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經典閱讀,是一個持續的探索過程。希望通過教師的智慧引導和學生的積極參與,經典閱讀能夠成為學生終身學習、不斷成長的寶貴財富。
(作者單位:深圳市寶安區孝德學校)
責任編輯: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