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為高校師生的信息獲取帶來了便利,高校師生對互聯網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給當前高校圖書館帶來了很大的挑戰。高校圖書館員應從師生實際需求出發,尋找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特殊之處,充分挖掘自身優勢,為廣大師生提供良好的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從當前高校圖書館面臨的挑戰出發,以高校師生的實際需求為目標,提出高校圖書館開展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學科館員 嵌入式學科服務
[分類號]G252.62
嵌入式學科服務是指在傳統學科服務系統資源再組織的基礎上,集成個人知識管理、團隊科研協作服務、學科服務工具、在線參考咨詢管理,打造全新的學科服務體系[1]。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以用戶的實際需求為導向,利用圖書館銜接教學、科研過程的優勢,充分發揮其信息搜集、信息分析、用戶管理等方面的特長,為廣大師生和高校教育活動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嵌入式學科服務。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應主動優化、創新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以適應技術的發展和讀者需求的變化,緊跟時代的步伐。
1 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在高校教育實踐中應用的意義
1.1 有助于推動高校學科建設
當前,國家將高校學科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以作為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抓手。構建高質量學科,不僅需要專業的高精尖科研人才,還需要學科建設的基礎配套措施,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高校圖書館建設。高校圖書館為高校學科建設提供的支撐主要體現在教學服務上,其通過學科館員向師生提供學科服務,推動高校學科教育、科研等各個方面發展。清華大學等學科建設成果較為突出的高校都已經實施了學科館員制度,為重點學科建設提供多種嵌入式學科服務,為高校學科建設提供高質量學科資源支持[2-3]。
1.2 有助于高校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應用和發展,師生在開展學科知識研究的過程中,對圖書館的依賴程度逐漸降低。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理念、管理人才、基礎設施的陳舊,已無法切實有效地滿足高校師生的需求,也無法滿足高校學科發展的需要。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能優化提升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流程,對現有的圖書館資源進行充分利用,為高校師生提供良好的服務,提高師生對圖書館的認可度,從而有效提升高校圖書館的使用率。讓高校圖書館重新回到廣大師生的需求范圍內,為其自身發展提供了需求環境,促進其進一步優化,保障了其良性建設和發展的狀態[4]。
1.3 有助于提升圖書館員的整體素質
“人”在高校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圖書館員的素質水平直接決定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在傳統圖書館管理中,館員的服務理念、服務方式都比較落后,加上館員整體老齡化的情況,其整體素質水平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高校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嵌入式學科服務的應用,為圖書館員提供了新的管理方法、服務理念,讓圖書館員能夠主動了解師生需求,并利用信息數據分析、學科信息探究等方式,為師生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幫助師生開展學科教學、科學研究等活動,提高其個人能力,擴大其業務范圍。同時,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的應用,也讓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模式發生了變化,更加注重對圖書館員的綜合考評,并將圖書館員學科服務情況作為考評的重要指標,激勵圖書館員不斷提升自我服務優勢、轉變服務理念和學習服務本領,從而有效提升圖書館員的整體素質。
2 國內嵌入式學科服務研究現狀
1998年,清華大學圖書館最先開始了學科服務[5]。2010年,嵌入式學科服務正式出現在我國研究領域[6]。以“嵌入式學科服務”為主題在中國知網進行檢索,共得到496條結果,其中CSSCI來源期刊占比30.2%,北大核心占比25.4%(見圖1),由此可見相關研究已逐漸成為學者們的研究熱點。目前,國內嵌入式學科服務研究主要以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為主體,從4個方面展開研究[5]:在服務內容上,學者普遍認為嵌入式學科服務除基本的文獻檢索、參考咨詢、學科分析外,還應滲透到教學科研的全階段[7-8];在服務方式上,主要針對現有服務提出優化策略、增強館員能力,以提升服務效能[9-11];在服務模型上,學者多從理論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構建學科服務模型,以實現服務的系統化、高效化[5];在案例研究上,多以各館各類型的服務案例為基礎,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分析不足、探尋改進之法[12]。
3 國內高校嵌入式學科服務的不足
盡管國內嵌入式學科服務已有一定數量的成果,但相關實踐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3.1 互動性及個性化不夠
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嵌入式學科服務以設置學科館員,提供檢索工具、資源庫及相關技術支持為主,以滿足大眾用戶科研資源需求為核心目標[13]。雖然能夠滿足大多數學科領域研究活動的基本需要,但醫學、法學等專業性資源需求較強學科的特殊資源需求仍難以滿足,個性化資源服務能力尚需提升。同時,高校圖書館的嵌入式學科服務多為問答式或自助式資源檢索,互動性不足,無法深入挖掘用戶的深層次需求,難以形成良性互動增加用戶黏性。
3.2 宣傳廣度及深度不足
學科服務的宣傳多局限于校內,主要依靠圖書館自主推廣。如在館內張貼宣傳海報、組建線上服務微信群、通過官方網站及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開展信息素養課等。宣傳方式看似全面多樣,實則面向群體單一,滲透度不足。以這類傳統方式宣傳學科服務,吸引的用戶大多本身擁有一定信息素養、具備信息檢索的訴求、對學科服務有一定的知識基礎,難以讓不了解、不關注這項服務的用戶對其產生興趣或進一步了解。
3.3 服務方式較為陳舊
高校圖書館的嵌入式學科服務的資源提供方式、服務途徑仍較為陳舊,雖然有運用到部分信息技術手段,但沒有真正契合信息時代用戶的日常使用習慣;有些學科服務由于專業性較強,獲取服務的門檻較高,不利于新入學或剛開始學術研究的用戶使用。信息時代背景下,嵌入式學科服務應做到便利化、智慧化且符合大眾使用習慣,以新科技賦能服務升級,降低服務獲取門檻,達到推動學術研究發展、促進知識傳播的目的。
4 嵌入式學科服務在高校圖書館中有效應用的措施
4.1 走進用戶群體,強化了解與溝通
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全面了解用戶的需求,并根據用戶實際開展針對性地服務。圖書館員能夠更加便捷地接觸師生學科探究和學習的過程,了解高校教育活動開展的情況,以發揮其物理空間嵌入式學科服務的基礎優勢。所謂物理空間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就是圖書館員直接融入用戶的學科教學、科學研究、學習探究等現實情境,與師生一起進行各種學科探究活動,參與科學研究實踐,充分融入師生群。這樣,圖書館員能夠全面了解師生學科探究實際情況,并發現科學探究活動中面臨的困境,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圖書館的資源信息進行整合和分析,為廣大師生提供準確高效的學科服務,為突破學科研究困境提供有力支撐。例如,高校圖書館員可以強化與學科教師的聯系,向其征詢服務需求信息,并根據其要求合理安排嵌入時間、地點、模式和內容。圖書館員可以采用臨時課、座談會、合作討論會等方式嵌入學科教學,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并開展信息素養教育活動。為了充分介紹圖書館的嵌入式服務資源,圖書館員還可以與學科教師進行溝通,并將部分學科課程內容交給圖書館員講授。圖書館員從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入手,將圖書館資源與學科知識相結合,讓學生通過課程能夠全面了解圖書館的服務方式、方法和內容,增強學生獲取圖書館嵌入式服務的主動性??傊咝D書館員應當主動融入師生群體,通過與其共同開展學習、科研活動,為進一步提升嵌入式學科服務奠定基礎。
4.2 吸引用戶群體,提升服務水平
在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的應用中,不少圖書館員將注意力集中在“主動融入”上,即主動進入用戶群體,忽視了圖書館將“用戶引入”,讓用戶能夠主動到圖書館進行信息獲取的傳統職能。目前,高校圖書館建設在資金、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較大,圖書館的面積、書籍數量、基礎設施等方面大多都能滿足師生的需求。但除此之外,高校圖書館還應當主動與信息技術對接,發揮信息化、數字化優勢,在提供良好學習空間的同時,也提供良好的信息共享空間。在引導師生等用戶進入圖書館空間后,也應當繼續為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學科服務。例如針對法學學科,一些高校圖書館為師生提供良好的物理空間服務的同時,還定期與師生進行互動交流,為師生收集最新的法律資訊,提供面對面信息服務。還可以結合法學學科專業實際,在圖書館創建法學知識研討室、模擬法庭、學術討論室、學習沙龍、法學講座、休閑咖啡室等,使師生能夠在圖書館內完成自主學習、探究討論、休閑閱讀等多種學科學習活動,讓服務嵌入師生法學學科研究和知識學習。在圖書館嵌入式服務的助推下,師生相互交流研究觀點,逐步提升法學學科知識學習深度,最終助力高校法學的高水平學科建設。這樣,高校圖書館可充分地發揮自身硬件設施和數字化發展優勢,吸引師生等用戶主動走進圖書館,近距離為其提供多種特色學科服務,在為用戶提供良好信息獲取體驗和服務的同時,助力學科高質量發展。
4.3 發揮數字技術優勢,提供便利性服務
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已經成為常態,但圖書館數字化學科服務仍有待提升。在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下,圖書館員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利用數字圖書館建設成果,為廣大師生用戶提供更為便利的信息服務。一方面,圖書館可以構建網絡服務空間?;ヂ摼W為師生提供了信息獲取的便利方式,圖書館也應主動對接互聯網信息獲取方式,為師生構建便利化的互聯網服務空間。例如創建網上圖書館,學生可以通過校園內的所有計算機設備直接登錄圖書館信息獲取界面。圖書館員應當注重優化和創新網絡服務空間,并針對不同學科設置不同的信息收集入口,讓用戶可以通過關鍵詞等方式進入信息查詢模塊。在此基礎上,用戶還可以自主設置個性化網絡服務空間,真正實現數字圖書館的嵌入式學科服務。另一方面,圖書館還可以為用戶提供多端支持的網絡移動服務。目前,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應用已經逐漸普及,師生用戶在手機等移動終端上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超過了計算機,這為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應用提供了新的方向。高校圖書館應充分應用移動信息技術,將高校圖書館數字建設與用戶使用習慣相對接。例如高校圖書館可以開發微信公眾號、掌上圖書館等,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通過移動終端獲取信息資源。另外,圖書館員還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為師生隨時隨地提供圖書目錄、圖書推薦、閱讀活動、數字資源等嵌入式學科服務,或是融入ChatGPT等新興技術,智慧賦能學科服務創新[14]。總之,高校圖書館應主動對接數字化發展和用戶使用習慣,為教師、學生等用戶提供支持計算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端的、更為便捷的嵌入式學科網絡服務。
5 結語
高校圖書館員應當發揮自身優勢,將傳統圖書館服務與現代用戶需求相對接,依托圖書館的特有優勢資源,融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廣大師生用戶提供針對性強、服務水平高的嵌入式學科服務,為我國高校高水平學科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蘇慶收.高校機構知識庫學科服務創新研究[D].淄博:山東理工大學,2019.
[2] 鄧成世.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探究——以某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為例[D].太原:山西醫科大學,2022.
[3] 王琳.基于ESI的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的構建與優化[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8(12):73-78.
[4] 劉琦.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7(7):94-99.
[5] 李芳.我國嵌入科研團隊的學科服務文獻調研與分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4(3):126-130.
[6] 劉穎,黃傳惠.嵌入用戶環境:圖書館學科服務新方向[J].圖書情報知識,2010(1):52-59.
[7] 王雪.嵌入科研過程的學科信息服務實踐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5(4):83-86,95.
[8] 楊靜,包海艷,王躍飛.高校圖書館深層次嵌入式學科服務理論與實踐[M].赤峰: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8.
[9] 張華.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模式優化研究——以河南省有關高校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4(1):63-65.
[10] 劉衛星.“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探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3(8):106-109,114.
[11] 楊芳.嵌入學科服務的科研數據服務模式研究[J].山西檔案,2024(3):42-44,48.
[12] 胡勝男,等.面向大學生學科競賽全周期的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以國防科技大學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22(4):48-53,47.
[13] 焦體霞.面向用戶需求的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探析[J].傳播與版權,2023(12):62-65.
[14] 湯尚,龍飛.“雙一流”背景下ChatGPT嵌入高校圖書館智慧學科服務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4(5):71-78.
黃鶴楠 女,1979年生。研究生學歷,副研究館員,館長。研究方向:文獻信息資源建設、讀者服務。
王 萌 女,1986生。碩士,館員。研究方向:信息素養教育。
(收稿日期:2024-01-05;責編:劉清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