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產業和技術革命不斷推動教育變革,教師的角色定位、專業能力和職業發展均面臨重大轉型。近期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實施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行動,推動教師積極應對新技術變革,著眼未來培養人才。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優勢,實現數字化對教師發展的常態化賦能,將大力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為打造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提供重要支撐。
加快觀念轉型,不斷豐富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的時代內涵。置身新的時代和環境,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圍繞數字時代的教育實踐要求,不斷增強自身數字素養,提升教書育人能力。厚植教育數字化理念,胸懷前瞻性視野,深刻理解未來社會對人才培養的目標需求,推動教學從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轉變,全力培育創新型人才。
優化培養方式,推動智能技術賦能教師全周期、個性化成長。健全多層次、多類型的教師數字能力培訓體系,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的培訓課程,切實提高教師對新興教育技術的理解與實踐應用能力。持續完善教師培養過程中數字技術的支持服務,充分利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等開展研修,發揮數字技術在研修時空拓展、優質資源共享、課程內容與教學過程優化中的重要作用。
深化數字化應用,促進教師人機協同教學能力不斷提升。加快推進新一代智聯學習環境升級,促使多場域、跨場景的教學數據聯通,實現對教師教學全過程的賦能。加快人機協同下的教育教學場景創新,引領教師深入探索教育智能體等工具與具體學科、具體教學任務的深度融合,在實踐中不斷磨礪數字化應用創新能力。
完善綜合保障,促進教師專業能力可持續發展。數字時代,技術迭代迅速,教育數字鴻溝極易加大,需要不斷均衡配置相關數字技術資源,完善國家、區域和學校的綜合保障,保證教師專業能力持續發展。持續優化數字時代教研方法,積極開展數字技術支持下的虛擬教研、跨域教研,大膽探索數字化教研共同體、數字技術應用教研等創新行動,促進知識共享與創新。
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不僅是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的重要內容,更是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支撐,具有長期性、動態性和創新性的顯著特點。圍繞教育變革規律與技術發展特點,不斷增強技術與教師的雙向互動,助力教師應對新時代教育挑戰,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問題解決能力的未來人才構筑堅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