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對價值多元、思想多變的新形勢,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力量,需要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更高的政治素養。膠東半島作為中國革命的重要發源地,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傳承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寶貴精神財富。將膠東半島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強學生黨史國史教育、塑造良好政治品格的重要途徑,對于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深遠的意義。
開發針對膠東半島紅色歷史的課程,可以實現紅色精神與學術理論的有效融合。這樣的課程設計旨在全面地呈現該地區革命歷史的重大事件和杰出人物,同時揭示紅色文化持續影響和實際應用。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提升其歷史分析技能,更深入地領會紅色文化的核心理念。例如,課程中可以納入一項以膠東半島為研究對象的實踐性課題,深入探討其紅色遺址對當地居民的身份認同和集體記憶如何產生影響。參與此類課題的學生不僅能把在課堂上積累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現實場景中,而且能夠直接參與到膠東半島紅色文化傳承的現場,這將進一步加強他們對學習內容的全面理解和感知,拓寬他們的知識視野。
紅色志愿服務,尤其是在像膠東半島這樣具有豐富紅色歷史資源的地區,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紅色文化遺產的理解和傳承。通過參與到實際的社會活動中,學生們能在實踐中領悟紅色文化,并提升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意識。比如說,學生們可以參與到膠東半島的烈士紀念設施的維護,對革命歷史遺址進行清潔與修復。
紅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融合紅色文化可以提高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學生可以通過藝術創作這一形式,來傳達和詮釋紅色文化。例如,學生們可以深入膠東半島進行實地考察和研究,以此為背景進行繪畫或攝影創作,捕捉和表達那里的紅色歷史遺跡,并且將其融入作品之中。通過藝術作品的創作與展示,大學生的紅色文化教育更加生動、有趣,從而激發了學生更深層次的參與和感悟。
膠東半島的紅色文化不僅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更是激勵當代青年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強大動力。教育工作者和大學生應共同努力,促使這些寶貴的歷史資源轉化為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實踐活力,以使得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