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蒼茫,風物猶存。
一塊“渡瓊作戰指揮所”的牌匾,說出一座方型磚石建筑的身世。
另一塊牌匾更是讓人明了:“解放海南啟渡點——燈樓角”。
那場銘記史冊的解放海南的渡海戰役,從這里打響。
當時的燈樓角,既是軍營,也是練兵場,瓊州海峽北岸海域,解放軍戰士練兵忙。
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氣勢,在大陸南端再度上演。
1950年3月5日,瓊州海峽,眾船競渡,解放軍渡海作戰解放海南戰役打響。登陸海南,解放海南。勝利的凱歌高奏。
“解放海南,功在徐聞”。燈樓角,是渡海啟渡點,是勝利啟動點。
勝利,已寫進歷史。
硝煙遠去,和平照臨。
挺拔的椰樹、木麻黃,潔白的沙灘,湛藍的大海,演繹歲月靜好。讓人很難想象,這里曾經發動一場驚心動魄的渡海戰役,迎來一場偉大的勝利。
渡瓊作戰指揮所,一個開啟勝利的地方,一個神圣莊嚴的地方。
燈樓角,見證歷史,也讓歷史見證,傳奇的故事,激蕩人心。
燈樓角燈塔
是地理的標記,也是歷史的遺跡。
一座高塔,塔身“中國大陸最南端”七個大字,告訴人們這里的坐標。
燈塔,最早建于1894年,法國侵略者為了從海上入侵中國,在海南的臨高和徐聞的燈樓角建立了航海燈塔。1941年,為防止日本侵略者使用,燈塔被毀。
現用的燈塔已歷經五度修建,是1994年建成的,高36米,早已取代了原燈塔。
隱藏滄桑,承載歷史,這就是燈樓角的燈塔。
“滘尾祥光”,一塊牌匾,意蘊深邃。
是燈塔的寫照,也是美好的祈禱。
燈塔的位置是瓊州海峽與北部灣交匯點——
水道,海溝,深壑,浪急風高,潮水復雜,過往船只時有失事于此。
燈塔航標燈,成為夜晚航船的指引,成為彼岸安全的保證。
燈塔,長明不熄,穿越茫茫黑夜,為過往船只和漁民指路。
像忠誠的衛士,守護航船的安全。
又像盼歸的老人,等待返航的親人。
燈樓角燈塔,穿越百年風雨,是指引航路的坐標,也是衍生故事的秘境。
生存與繁衍,勞作與生活,侵略與反侵略,戰爭與和平,被一盞航燈照徹。
世間,終會被光明照亮。
燈塔,照見歷史,也照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