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7日,在成都長達六十余天的音樂“馬拉松”——“蓉城之秋”成都音樂季(下文簡稱“蓉城之秋”)開季,整個樂季從全球征集了七十余部作品,其中包括費城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等多個樂團參演的近百場演出,將有17個國家和地區的兩千余名知名音樂家聯袂登場。
在成都,音樂就是城市的靈魂;在“蓉城之秋”,大家手牽手奔赴音樂夢想;在音樂廳,用音樂抒發真摯的情感,帶來美的享受。“蓉城之秋”作為成都的一張音樂文化名片,承載了“國際音樂之都”文化藝術的深厚底蘊,成為成都音樂事業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更是國內外文化藝術交流、切磋的重要平臺。
2024年“蓉城之秋”的近百場演出中,首次來成都演出的曲目超過80%,這不僅體現了成都作為新一線城市的文化包容性和藝術活力,也展示了其與世界各國在文化藝術領域的緊密聯系和交流。
“開幕音樂會以‘錦城花滿’為主題,由成都交響樂團攜手陳琳、王宏偉、石倚潔、秦立巍、陳薩等國內外知名音樂家聯袂演出,展現一場高品質、高水準的音樂會。”音樂季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閉幕演出,將由費城交響樂團首席指揮馬林·阿爾索普執棒,攜百余名費城交響樂團的演奏家,與中國著名鋼琴演奏家張昊辰共同呈現。這也是本次費城交響樂團2024年中國文化交流巡演中唯一一場萬人場館演出。”據了解,這是費城交響樂團首次訪蓉。
從“蓉城之秋”發布會上獲悉,樂季中除了享譽世界的費城交響樂團,還有名列世界前列的指揮家丹尼爾·哈丁執棒香港管弦樂團音樂會,俄羅斯國寶級女高音歌唱家、人民藝術家希布拉·格勒茲馬娃首次中國巡演獻唱,更有描繪音樂家莫扎特傳奇藝術人生的法語搖滾音樂劇《搖滾莫扎特》和米歇爾·達爾貝托鋼琴獨奏音樂會以及“我愛你,中國”——成都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等世界各地的名團名家名IP,讓觀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世界級的音樂盛宴。

對此,作曲家敖昌群也感同身受:“在我看來,‘蓉城之秋’不僅是一個音樂季,它更是成都乃至中國城市音樂品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成都這座城市文化自信和藝術追求的生動體現。‘蓉城之秋’為音樂家們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為城市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為成都建設國際音樂之都貢獻了力量,更為文化和藝術的傳播與發展搭建了橋梁。”
本屆音樂季打破了傳統演出模式,引入多樣化的戶外演出和消費場景,為廣大市民和游客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聽盛宴。參演音樂家會走進街道社區、公園綠道、景區園區,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為中秋、國慶增添濃厚的節日氛圍,激發文旅消費潛力。國慶期間,特設國慶音樂嘉年華,打造音樂文創市集,市集將涵蓋音樂文化、文創IP、餐飲美食、互動玩法四大板塊,旨在打造一場集合秋游特色與音樂魅力的主題活動。
“為推動中國音樂產業的健康發展,我們還將舉辦中國音樂產業指數發布大會,開展圓桌論壇,發布《中國音樂產業發展指數研究報告》,助力成都音樂事業和產業的繁榮發展。”筆者從音樂季相關負責人那里了解到。
“蓉城之秋”在豐富多彩的音樂演出之外,還特別注重青年人才的培養和原創音樂的孵化。近幾年,越來越多膾炙人口的新作品和音樂家從“蓉城之秋”起航。
據了解,“蓉城之秋”與成都高新中演大劇院聯合策劃“青年創演周”系列活動,以“讓音樂浸入城市”為主題,孵化新人新作,通過舉辦城市場景演出、專場音樂會等形式,助力更多青年藝術家實現夢想,持續不斷地培養和孵化青年藝術人才,吸引在國際國內具有影響力、有實力的川籍音樂人回川。
今年的“蓉城之秋”,川籍作曲家阿鯤首次將《流浪地球》《舌尖上的中國》等經典影視原聲搬上舞臺,低苦艾樂隊首次以不插電形式在室內舉行音樂會,曾以一首《長子》感動觀眾的吉胡會帶來“家鄉的歌謠”主題音樂會……

在本次樂季的行程中,四位極具才華、從成都走向世界的青年演奏家王滔、匡俊宏、陳衛平、杜天奇組建了“蓉城之秋節日四重奏”樂團,他們圍繞創新、融合,上演一場鋼琴、古典吉他、單簧管和大提琴的“限定版”四重奏音樂會。作為蓉城之秋“青年創演項目”首批召集人的王滔表示:“今年‘蓉城之秋’開放了對青年創演項目的招募,這不僅是為青年音樂人提供表演機會的舞臺,更是音樂人溫的港灣。”
本屆音樂季期間,還開展了“樂在成都”名家名團成都行特別活動 、“成德眉資渝”都市圈交流活動、2024玉林路民謠音樂季演出、“成都文化四季風·歡歌慶秋”等群眾文化活動,打破舞臺的邊界,讓群眾參與其中,讓音樂融入市民生活,共享音樂盛會,感受藝術的普及和開放。

悠久的歷史傳統、健全的基礎設施、多樣的節慶活動以及多元的相關產業,都是成都作為建設“國際音樂之都”路程上必不可少的因素,讓我們共同見證“蓉城之秋”奏響成都的秋天。
作者簡介
曾艷麗,樂評人。
責任編輯: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