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產褥期基于Roy適應模式的護理干預對產婦母親角色適應的影響。方法: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接受基于Roy適應模式的護理干預的31例產婦作為觀察組,選擇同期接受常規護理的31例產婦作為對照組,干預后,比較兩組產婦母親角色適應水平、心理狀態、睡眠質量與自我護理能力。結果:干預后,觀察組母親角色適應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及PSQ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自我概念、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及健康知識水平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產褥期基于Roy適應模式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產婦母親角色適應能力,減輕不良心理反應,改善睡眠質量,提升自我護理能力。
【關鍵詞】產褥期;Roy適應模式;產婦;角色適應
The impa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based on Roy adaptation model during the postpartum period on the role adaptation of mothers in postpartum women
ZHANG Limiao
Wangy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Huaiyin District, Huai’an C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based on Roy adaptation model during the postpartum period on the role adaptation of mothers in postpartum women.Methods:31 pregnant women who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Roy adaptation model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31 pregnant women who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maternal role adaptation level,psychological state,sleep quality and self-care 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the role adaptation of mothe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SAS score,SDS score and PSQI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self-concept,sense of self responsibility,self-care skills and health knowledge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s based on Roy’s adaptation model during the postpartum period can improve the role adaptation ability of mothers,reduce adverse psychological reactions,improve sleep quality,and enhance self-care ability of pregnant women.
【Key Words】Puerperal period; Roy adaptation mode; Lying-in woman; Role adaptation
產后順利適應母親角色,可以讓產婦在母親角色中感受到快樂和滿足,提高嬰兒照護能力,對嬰兒后期身心發育、整個家庭日后生活均產生正面影響[1]。產婦母親角色適應異常可誘發負面情緒,影響母乳喂養,對母嬰健康產生影響。Roy適應模式[2]由美國學者羅伊提出,其認為人作為有機的生命整體行為系統,可以通過不斷適應內外環境的各種刺激而保持完整性,達到提高身心健康的目的。產褥期是產婦適應母親角色的關鍵時期,我院2018年起探索在產褥期實施基于Roy適應模式的護理干預以促進產婦母親角色適應,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接受基于Roy適應模式的護理干預的31例產婦作為觀察組,選擇同期接受常規護理的31例產婦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單胎足月妊娠,意識溝通正常,病情穩定,無嚴重分娩并發癥,新生兒健康;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疾病、依從性差、近期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未婚先孕、資料不全、合并其他嚴重疾病等產婦。觀察組31例產婦中,年齡19~35歲,平均年齡(25.67±6.58)歲,計劃妊娠20例,意外受孕11例,陰道分娩18例,剖宮產13例,初產婦20例,經產婦11例;對照組31例產婦中,年齡19~34歲,平均年齡(25.23±6.16)歲,計劃妊娠19例,意外受孕12例,陰道分娩17例,剖宮產14例,初產婦19例,經產婦12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予以產科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基于Roy適應模式的護理干預,即從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賴四個方面進行一級評估和二級評估并進行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生理功能適應性護理 一級評估產婦存在疼痛、如廁困難、便秘、睡眠障礙、乳汁不足、疲乏等不適應行為問題;二級評估主要刺激因素為手術切口疼痛、宮縮痛、膳食結構不合理等。護理干預措施:指導產婦合理膳食,保持充足睡眠,家屬協助產婦如廁,適量運動,產后盆底肌康復鍛煉,母乳喂養宣教、乳房護理等;對于剖宮產產婦,術后對疼痛進行評估,依據疼痛及時采取相應鎮痛措施,指導盡早下床活動,促進產后康復;對于自然分娩產婦,指導會陰護理,避免會陰切口感染、產褥感染;觀察產后疼痛、陰道出血、體溫等情況,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1.2.2 自我概念適應性護理 一級評估存在自我形象紊亂;二級評估主要刺激因素為身材、乳房較產前改變,可能出現陰道松弛、乳房下垂、肥胖、尿失禁等現象。護理干預措施:指導產婦產后盡早進行康復操、健胸操、盆底肌等鍛煉,佩戴適宜胸罩,促進體型恢復,改善盆底肌功能,預防和減輕尿失禁癥狀。
1.2.3 角色功能適應性護理 一級評估存在角色紊亂、夫妻生活改變、家庭分工角色改變等問題;二級評估主要刺激因素為產婦無法順利完成從女兒、妻子到母親的角色轉變、擔心無法有效照護嬰兒、產期可能無經濟收入或經濟收入減少、擔心后期夫妻性生活等。護理干預措施:指導產婦正確處理好母親、妻子和女兒的角色的關系,邀請角色處理較好的母親與其溝通,加快角色適應;指導產婦丈夫、家人等多照護、陪伴、支持產婦,促進產婦更快、更好地進入母親角色;早期與新生兒接觸,培養母嬰感情,積極參與嬰兒照護,提高新生兒照護技能;無分娩并發癥情況下,自然分娩后1月、剖宮產后6~8周可恢復性生活,性生活應注意衛生,避免感染。
1.2.4 相互依賴適應性護理 一級評估存在家庭應對無效問題;二級評估主要刺激因素為產褥期為特殊階段易產生焦慮等負面情緒,家庭成員對嬰兒照顧相互依賴、推諉。護理干預措施: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指導宣教新生兒照護知識,提高照護技能,緩解焦慮心理;鼓勵產婦丈夫、家人多理解產婦的情緒變化,多與產婦溝通;鼓勵、動員有育兒經驗的親屬幫助產婦照護嬰兒,共同完成照護嬰兒的工作。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干預后母親角色適應水平、心理狀態、睡眠質量與自我護理能力。母親角色適應采用母親角色適應調查問卷評估,該量表總分80分,≤47分、48~63分及64~80分別為適應良好、中等及差。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分值越高對應癥狀越嚴重;睡眠質量采用睡眠質量指數表(PSQI)評估,分值越高睡眠質量越差。自我護理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評估,該量表含自我概念(8個條目)、自我責任感(6個條目)、自我護理技能(12個條目)、健康知識水平(17個條目)4個維度,每個條目0~4級評分,分值越高自我護理能力越強。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母親角色適應情況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產婦母親角色適應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心理狀態與睡眠質量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心理狀態與睡眠質量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產婦自我護理能力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各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產后順利適應母親角色可以讓產婦從母親角色中感受到快樂和滿足,提高嬰兒照護能力,對嬰兒后期身心發育、整個家庭日后生活均產生正面影響。以下因素影響產婦母親角色適應[3]:1.負面情緒:產后疲乏、體型、生活改變等易致產婦產生負面情緒,降低其對新生兒關注度與育兒信心,母親角色認同、情感角色達成困難。2.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較高的產婦在母親角色適應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會勇于面對難題,盡快適應母親角色。3.產后疲乏:產后疲乏使產婦產生身心疲憊感,對育兒工作與母親角色產生厭煩心理,影響母親角色的達成。4.是否計劃內受孕:計劃內受孕產婦在心理、生理對受孕有充足準備,育兒勝任感與母親角色適應較好。5.家庭照護:產褥期由育兒經驗的女性長輩或專業照護人員照護,可以促進母親角色適應[4]。6.母乳喂養:產后早期母嬰接觸與母乳喂養,可以促進母嬰間建立感情樞紐,促進母親角色順利轉換。
Roy適應模式認為[5],人受到內外環境刺激后,在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賴四個方面產生適應性反應或無效反應。基于Roy適應模式的護理即對上述四方面進行一級評估、二級評估,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刺激原因,采用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使產婦更好適應,達到快速適應的目的。產褥期女性生理、心理發生急劇變化,是生理和心理調適及身體恢復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產婦適應母親角色的關鍵時期。觀察組31例產婦產褥期接受基于Roy適應模式的護理干預后,母親角色適應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及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自我概念、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及健康知識水平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與魏小寧[6]等研究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產褥期基于Roy適應模式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產婦母親角色適應能力,減輕不良心理反應,改善睡眠質量,提升自我護理能力,對于促進母嬰健康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鄧艷艷,劉忠榮,蔣志明.社會綜合支持聯合營養干預對初產婦母親角色適應、自我管理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18):3361-3364.
[2] 劉燕,鐘靈,李佳臨,等.Roy適應模式理論的研究進展[J].中國衛生產業,2021,18(2):192-194.
[3] 李凌虹.住院期間產婦母親角色適應的影響因素與干預策略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22,12(23):124-128.
[4] 駱建梅,陳小燕,符小云.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對產后抑郁癥患者自我效能感及母親角色適應能力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21,42 (4):365-367.
[5] 張娟,吳雁群,劉君.Roy適應干預模式對妊娠中期孕婦心理狀態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2,29(17):43-46.
[6] 魏小寧,魏榮.基于Roy適應模式的護理干預對初產婦母親角色適應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18):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