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針對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實施協同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80例血液透析患者,均為2021年6月—2023年6月之間收治。隨機分組,兩組均為40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進行常規護理和常規護理+協同護理。比較兩組自我護理能力、治療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后,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自我概念、被動性、動機等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均更高,差異顯著,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依從性評分明顯更高,差異顯著,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明顯更高,P<0.05。結論:對終末期腎病患者而言,對其實施血液透析治療的同時實施協同護理,可以使其自我護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提高患者在該護理模式下的治療依從性,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協同護理;血液透析;自我護理能力;透析治療;依從性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nursing on improving self-care ability and dialysis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MO Dunfeng, SHEN Changfang, LONG Chunyan
Hemodialysis Room, Guangdong Zhongshan GuOOKWrqnhP95qnIrzmeXpBQ==zhen People’s Hospital,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2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mplementing collaborat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hemodialysis treatment. Methods:80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all of whom were admitted from June 2021 to June 2023.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40 cases in both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routine nursing+collaborative nursing,respectively.The self-care ability,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nursing,the scores of self-care ability such as self-concept,passivity,motivation,etc in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veral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implementing collaborative nursing while undergoing hemodialysis treatment can further improve their self-care ability and enhance their treatment compliance under this nursing model,which ha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Collaborative nursing; Hemodialysis; Self care ability; Dialysis treatment; Compliance
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病用于延長生命的一種治療手段。終末期腎病血液透析過程中,患者的配合度往往不高,極易產生一系列并發癥,對患者預后造成不良影響[1]。協同護理是一種嶄新的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的實施,將護理人員、患者以及家屬集中起來,充分發揮出各方能力,以達到最理想的護理效果[2]。本研究以血液透析患者為研究對象,時間是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對患者實施不同護理措施,對照分析兩種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實施血液透析治療的80例終末期腎病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由女性18例和男性22例組成,年齡最低34歲,年齡最高60歲,平均年齡(43.42±10.23)歲,病程2~8年,平均病程(6.25±3.22)年;觀察組40例,由女性17例和男性23例組成,年齡最低35歲,年齡最高61歲,平均年齡(43.56±10.67)歲,病程3~9年,平均病程(6.63±3.4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在獲取倫理委員會許可的情況下開展本研究。
納入標準:(1)參與研究的患者其年齡均處于18~75 歲之間;(2)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3)治療頻率均為2~3 次/周。排除標準:(1)精神疾病者;(2)智力不正常者;(3)嚴重病殘者;(4)妊娠或哺乳期者。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對血壓、心率、血糖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進行密切關注,根據醫生醫囑在用藥、飲食以及活動等方面實施臨床指導,進行疾病治療相關知識的宣教,定期將衛生和消毒等工作做好。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同時實施協同護理。包含如下內容:(1)制定護理方案。與患者展開積極的溝通與交流,以了解其對疾病知識的需求,在心理狀況、自我護理能力等方面對其形成基本認知,在其基礎上由護理人員、患者以及家屬三方共同對協同護理方案進行制定。(2)護理知識指導。將血液透析的相關知識介紹給患者及其家屬,在服藥時間、方法以及劑量等方面做好指導工作,指導其認識化驗結果,并且叮囑其多進食高纖維、高蛋白食物,以促進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提升,形成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并且根據疾病恢復情況進行適量運動。(3)護理技能培訓。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現場護理培訓,指導其如何對患者實施護理操作,比如穿刺處的護理、透析完畢如何松解壓迫帶等,指導家屬觀察生命體征、尿量、體重等變化情況,內瘺側手臂不可以受壓,不可以提重物、輸液或輸血。(4)其他指導內容。指導家屬對患者進行監督與輔助,定期組織患者及其家屬參與“病友會”,邀請專家進行專題講解,組織病友之間就疾病、治療以及預后等內容進行討論,做好心理指導工作。
1.3觀察指標
(1)自我護理能力。采用ESCA量表評估,自我概念、被動性、動機、知識與信息尋求為其評估維度,采用Likert五點計分法為“完全不符合”“完全符合”等內容進行賦分,滿分140分,分值越高則自我護理能力越強。(2)透析治療依從性。采用醫院現有量表對血液透析過程中患者依從性予以評估,飲食、液體攝入、用藥以及透析方案為其評估內容,分別為“從不”“完全”等內容賦分,滿分為92分,分數越高則代表透析治療依從性越好。(3)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現有表格調查滿意度情況,包含不滿意、滿意和非常滿意3個維度,評分標準分別是≤59分、60~80分、≥81分。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自我護理能力對比
從表1數據來看,護理后,觀察組自我護理能力4個維度與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透析治療依從性對比
從表2數據來看,觀察組透析治療依從性4個維度與總分均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從表3數據來看,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更高,差異顯著,P<0.05。

慢性腎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目前已成為世界衛生領域共同關注的問題。由于此類疾病很難治愈,一旦進入到終末期,腎臟功能將得不到充分發揮,無法將體內多余代謝物質排出體外,甚至進入腎功能衰竭階段[3]。腎病早期主要以血尿、牙齦出血、腰痛等為預警信號,當患者出現上述癥狀時,應盡早就醫[4]。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療法對腎功能衰竭進行治療,在改善電解質紊亂的同時糾正酸中毒[5]。目前,一些終末期腎病患者由于缺乏資金、治療周期長等因素無法很好地進行血液透析[6]。
協同護理是一種新的護理模式,它要求護理人員、患者及其家屬都能發揮出各自作用,在治療、護理過程中發揮出三方的作用,從而促進患者生存質量的提升[7]。在協同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講解有關血液透析的知識,并且與患者積極溝通,幫助其樹立起對疾病治療與預后的信心,從被動的護理轉變為主動護理,同時形成良好的飲食、服藥以及運動習慣,通過積極學習健康知識,促進生存質量的提升,全面提升其在治療中的積極性[8-9]。本研究結果中,護理后,觀察組各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治療依從性評分和護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知,與常規護理相比,協同護理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可充分調動出患者在治療中的主觀能動性,不僅可以幫助其提升自我護理能力,同時還有利于其治療依從性的提高。究其原因,協同護理模式下,患者及其家屬均在治療、護理中有所參與,與護理人員三方之間形成了緊密的整體,共同發揮各自的作用,不僅教授了患者健康常識,同時還給了患者生存的希望。另外,在協同護理團隊的護理下,采取多種方式為患者提供飲食、服藥等方面的幫助,患者對血液透析治療的信心更強,參與治療的積極性更高。實施協同護理后,患者從原來的被管理者轉變為管理的參與者,患者對治療和護理的抵觸性減少,同時也發現面對疾病自己的努力并非完全沒用,可以通過學習提高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從而治療依從性也隨之提升[10-11]。
綜上所述,協同護理與以往的護理模式不同,在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應用有利于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也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本文受限于單中心研究,研究樣本缺乏代表性,在以后的分析與研究中還需進行多中心研究,以提升研究說服力。
參考文獻
[1] 陳惠勤,潘旅艷,劉梁潔,等.協同護理模式在某院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續性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23,13(7):145-148,153.
[2] 沈曉金.協同護理對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及并發癥的影響分析[J].黑龍江醫學,2022,46(17):2160-2162.
[3] 薛丹丹,李曉丹,王淇.康復運動訓練結合飲食護理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水鈉控制依從性及疲勞程度的影響[J].黑龍江中醫藥,2022,51(2):268-270.
[4] 吳云,章湘蘭,姜慧騰.協同護理對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21,59(34):166-169.
[5] 李鈺,劉利,施彩鳳,等.以家庭為中心的協同護理結合伙伴式健康宣教對肝膽手術后患者疾病感知程度及健康知識水平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21,6(29):169-171.
[6] 侯彩云,侯彩月.團體心理咨詢結合協同干預模式對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患者的影響[J].海軍醫學雜志,2021,42(3):369-371.
[7] 任文英.跨理論模型的協同護理干預對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1,34(1):164-166.
[8] 丁海洋,劉洪亞,汪蕾.協同護理模式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療依從性和肌肉痙攣發生率的影響[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11):176,181.
[9] 李鴻燕,王薇.協同護理模式對動-靜脈內瘺血液透析患者自護能力及留置導管并發癥的影響 [J]. 當代護士(中旬刊),2020,27(4):106-109.
[10] 石小玉,張靖華,王長安.多維度協同護理對老年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夜間低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黑龍江醫藥科學,2020,43(1):32-33.
[11] 張琰,夏夢婷,劉靜.協同護理模式對陰虛熱盛型T2DM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 [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1):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