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基于綠色通道模式的一站式護理用于急診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納入我院收治的48例急診急性腦梗死患者,以摸球法隨機分為兩組,各2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基于綠色通道模式的一站式護理。對比兩組干預效果。結果:觀察組搶救時間及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神經缺損程度評分有所降低,且觀察組神經缺損程度評分更低(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就診-應用靜脈溶栓藥時間更短,就診-應用靜脈溶栓藥達標率更高(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及腦梗死再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48h內病死率略低于對照組,但組間對比無差異(P>0.05)。結論:針對急診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基于綠色通道模式的一站式護理,可以縮短搶救時間和住院時間,在改善患者神經缺損程度及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上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急診綠色通道護理;急性腦梗死;一站式護理;神經缺損
Effect observation of one-stop nursing based on green channel mode in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XIE Wenji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xi County, Gansu, Dingxi, Gansu 748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one-stop nursing based on green channel mode for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48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the touch ball method,with 2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onestop nursing based on green channel model.The effects of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rescue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nursing,the scores of nerve defect degree in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decreased,and the score of nerve defect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time between treat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drug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and the standard-reaching rate between treat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drugs was higher (P<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mortality rate within 48 hou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P>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one-stop nursing based on green channel mode for emergency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can shorten rescue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degree of nerve defect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Emergency green channel nursing;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One-stop care; Nerve defect
流行病學顯示[1],我國每年新增卒中人數約200萬人,因腦血管疾病死亡約有150萬人,對國民的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影響,因而對腦血管病的救治已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急性腦梗死患者發病后最佳的救治時間為4.5h內,若患者不能及時得到有效治療,會導致患者腦組織損傷或功能異常[2]。靜脈溶栓作為該病患者重要的治療手段,療效與接受治療的時間密切相關,而目前臨床急診的救治流程較為復雜且缺乏統一標準,急診綠色通道的使用效果一般,易出現錯過最佳救治時機的情況[3]。一站式服務理念遵循“與時間賽跑”的原則,在整體過程中由專職護理人員通過全程的護理服務,保障各環節之間銜接緊密,從而縮短救治時間[4]。目前,臨床關于急診綠色通道的文獻資料較為豐富,但將其與一站式護理進行聯合的系統化研究較少。鑒于此,本研究對我院納入的4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研究,以分組對比分析研究價值,內容如下。
1.1一般資料
納入我院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間收治的48例急診急性腦梗死患者,以摸球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4例,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觀察組男13例、女11例,年齡37~84歲,平均年齡(60.50±15.00)歲;對照組男14例、女10例,年齡36~85歲,平均年齡(60.40±14.50)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經我院腦部CT、MRI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為急性腦梗死;(2)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5]中關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標準;(3)首次發?。唬?)患者發病至入院時間≤12h;(5)已獲取患者家屬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1)合并器質性病變的患者;(2)合并惡性腫瘤;(3)存在血液性疾病或傳染疾病;(4)合并血管性癡呆的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針對醫囑、患者癥狀表現開展護理服務,包含建立靜脈通道、抽血送檢等。
觀察組:基于綠色通道模式的一站式護理。(1)成立小組:成立基于綠色通道模式的一站式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包含急診醫師、護士長以及專職護理人員8名,在急診預檢臺設置2名專職護理人員負責接診和開放靜脈等工作。安排2名專職護理人員負責協助醫師進行工作,另安排2名專職護理人員及時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2)對參與的醫護人員進行關于“綠色通道一站式護理內容”的培訓,由急診科護士長為負責人,對參與成員的理論、技能水平進行定期考核,1次/月。(3)采取輪班制,每日安排1~2名醫護人員對轉運車、搶救器械進行檢查。在就診大廳增加航空椅,增置輸液椅,改善就醫環境。(4)設定關鍵節點目標:小組成員可采用結合既往資料、咨詢專家等方式,設定關鍵節點目標,例如:患者到院后初診、評估以及開放靜脈的時間≤10min;患者到院至進行CT檢查的時間≤25min等。(5)一站式護理內容:急診在接到急救電話后,5min內出診,以電話內容為準對患者情況進行簡單分析。到達現場后,觀察病情,測量生命體征,并建立靜脈通道。在轉運途中急救車的護理人員需要盡快聯系院內急診科做好患者收治并及時將患者信息發至微信群內,由護士長對護理人員進行任務安排,包括準備手術室,救治所需儀器。到院后,開啟綠色通道,簡化不必要的流程。所有檢驗單均有“綠色通道”標記,院內所有科室見此標記均進行立即處理,在第一時間內提供檢驗報告或影像學診斷。在微信群上傳患者檢查結果,并通知搶救室做好溶栓治療準備,在搶救治療結束后,由護理人員與家屬對接患者情況(交代病情、患者現狀、后續治療方案及遠期預后)。
1.3觀察指標
(1)兩組搶救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2)兩d58c0f471115026ce9becec5e375d3f87ef638e21ef6026ed2f2722e4e7af00c組神經缺損程度比較。在護理前后采用中國腦卒中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量表(CSS)進行評價,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與分值呈正比。(3)兩組溶栓指標比較。記錄患者就診-應用靜脈溶栓藥時間及就診-應用靜脈溶栓藥達標率。(4)兩組患者救治結局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搶救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搶救時間及住院時間更短(P<0.05)。見表1。

2.2兩組神經缺損程度比較
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CSS評分更低(P<0.05)。見表2。
2.3兩組溶栓指標比較
觀察組就診-應用靜脈溶栓藥時間短于對照組,就診-應用靜脈溶栓藥達標率更高(P<0.05)。見表3。

2.4兩組患者救治結局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及腦梗死再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48h內病死率略低于對照組,但組間對比無差異(P>0.05)。見表4。
急性腦梗死具有高致殘率和高致死率,且救治效果依賴于患者發病至接受治療的時間。研究表明[6],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黃金救治時間為發病后4.5h內,靜脈溶栓治療的時間窗為發病后6h內,盡早接受治療能夠盡可能提升溶栓效果,減輕對患者腦功能的損傷程度[7]。
在常規急診護理中,會在一定程度上延誤信息交換,延長急救時間。基于綠色通道模式的一站式護理服務既結合了臨床現有的綠色通道,強化了救治過程的流暢性,也具有一站式護理的時間意識,讓急救流程的各個環節聯系更為緊密,節約了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本研究中,觀察組搶救時間及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就診-應用靜脈溶栓藥時間短于對照組,就診-應用靜脈溶栓藥達標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基于急診綠色通道模式的一站式護理,能夠有效縮短患者搶救時間和中途轉運時間,在改善院內延誤情況的同時,也能夠提高靜脈溶栓治療的達標率。
神經缺損程度是評估急性腦梗死患者腦組織損傷的重要指標,隨著救治時間的不斷延長,患者的腦細胞也會因供血不足發生軟化、壞死,對腦部功能產生影響。護理后,兩組患者神經缺損程度評分有所降低,且觀察組C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證實,基于綠色通道模式的一站式護理能夠減輕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神經缺損程度。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及腦梗死再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48h內病死率略低于對照組,但組間對比無差異(P>0.05)。提示實施基于綠色通道模式的一站式護理能夠優化患者的救治結局,上述措施均有助于優化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救治結局。
綜上所述,針對急診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基于綠色通道模式的一站式護理,可以縮短搶救時間和住院時間,在改善患者神經缺損程度及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上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藝紅,邱曉燕,莊麗麗.專職化層級護理模式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搶救效果與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2,51(3):325-328.
[2] 王耀輝,金雷雷,呂喆,等.基于急救醫療服務體系的急性腦梗死急診一體化溶栓模式的構建及應用[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21,16(3):311-314.
[3] 梁曉雪,李婧,習玉芳,等.基于一站式無縫護理的綠色通道模式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影響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0(1):96-99.
[4] 段貝貝.改良急救護理路徑結合規范化護理在急性腦梗死早期rt-PA靜脈溶栓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23,20(15):180-183.
[5]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35):4013-4017.
[6] 曹麗,馬華,王運鋒,等.“去通道”轉運診療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腦梗死治療的實踐結果回顧性評估[J].中國臨床研究,2023,36(3):351-355.
[7] 鮑和榮.鏈式一站式急救護理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4):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