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對肺結核患者肺功能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2021年1月—2024年1月期間本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90例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雙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45,常規護理)與觀察組(n=45,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對兩組患者護理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護理后,觀察組肺功能指標優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抑郁及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持續質量改進護理應用于肺結核患者中的效果確切,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持續質量改進;肺結核;肺功能;生活質量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nursing on lung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HE Xiaona
Infectious diseases Department of Qingyang People’s Hospital, Qingyang, Gansu 74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nursing on lung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Methods:90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4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double-blind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45,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5,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After nursing,the lung function indicator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has a definite effect,which can improve lung function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Lung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肺結核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傳染病,主要侵犯肺部,其癥狀包括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發熱、盜汗和體重減輕等[1]。在積極治療的同時,做好患者的疾病護理管理至關重要,不僅有助于緩解癥狀、控制疾病進展,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康復。良好的護理管理包括密切觀察病情、合理飲食指導、心理支持、健康教育以及確保患者遵醫囑規律服藥等。本文就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對肺結核患者肺功能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開展研究,詳情如下。
1.1臨床資料
選擇2021年1月—2024年1月期間本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90例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雙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大(P>0.05),見表1。

納入標準:①患者入院后接受體格檢查、專科檢查和輔助影像學檢查后符合《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中對于肺結核的診斷標準[2];②體格檢查表明具有疾病相關臨床表現;③病情穩定;④患者意識健全可正常溝通。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患者;②妊娠期女性;③免疫功能異常。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開展常規護理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定期監測生命體征;確保患者充足休息,提供舒適的環境以減少交叉感染風險;給予合理飲食指導,注重營養均衡以增強患者免疫力;加強口腔和皮膚護理,預防繼發感染;提供心理支持,緩解患者焦慮和恐懼情緒;進行健康教育,幫助患者和家屬了解疾病知識、藥物使用方法和日常注意事項,以促進患者康復。
1.2.2觀察組患者加強持續質量改進護理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對于肺結核患者,必須確保他們在單獨的病房內接受治療,以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所有接觸患者的醫護人員都應穿戴適當的防護裝備,并確保病房內空氣流通。定期對患者使用的物品和病房環境進行全面消毒。
密切觀察病情:醫護人員應定期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體溫、呼吸、心率等,以及咳嗽、咳痰等癥狀的變化。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報告醫生并采取相應措施。關注患者的營養狀況和睡眠質量,以確保他們的身體狀況穩定。
合理用藥管理:肺結核治療需要長期使用抗結核藥物,因此醫護人員應確保患者按時、按量服藥。定期檢查患者的用藥記錄,并與患者溝通,了解是否有不良反應或困難。必要時可以調整用藥方案或提供輔助用藥,以確保治療效果。
呼吸道護理:對于咳嗽、咳痰嚴重的患者,醫護人員應給予呼吸道護理,包括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等。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練習,以幫助排出痰液,改善呼吸功能。
營養支持:肺結核是一種消耗性疾病,患者往往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營養需求制定個性化的飲食計劃,并提供營養補充劑或靜脈營養支持。定期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并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皮膚護理:由于肺結核患者長期使用抗結核藥物,容易出現皮膚問題。醫護人員應定期為患者清潔皮膚、更換床單被褥,并檢查皮膚是否有壓瘡、潰瘍等情況。對于出現皮膚問題的患者,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治療和護理。
口腔護理: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對肺結核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醫護人員應指導患者正確刷牙、漱口,并定期為患者進行口腔檢查和清潔。對于無法自行口腔護理的患者,醫護人員應給予協助或進行口腔護理操作。
并發癥預防與處理:肺結核患者可能會出現多種并發癥,如咯血、氣胸、肺部感染等。醫護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發現并處理并發癥。對于高風險的患者,還應制定預防措施,如使用止血藥、避免劇烈運動等,以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肺結核患者的肺功能指標、心理狀態評分、護理滿意度以及生活質量評分[3]。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肺功能相關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2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HAMD評分與HAM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2.3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4。

2.4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5。
肺結核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當肺結核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談話時,含有結核菌的飛沫會進入空氣中,被他人吸入后可能感染[4]。肺結核對患者身心健康和社會安全造成嚴重危害,如不加以控制,可能導致患者肺功能受損、引發其他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肺結核的傳播也可能引發社會公共衛生事件,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不良影響[5]。
持續質量改進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其宗旨是通過不斷改進護理質量,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治療效果。持續質量改進護理的原則包括:以患者為中心、全員參與、持續改進、基于事實進行決策、注重過程控制和預防為主。在肺結核患者中,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具有獨特的優勢[6]。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強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向患者傳授肺結核的相關知識、用藥指導和自我護理技能,增強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疾病復發的風險。護理還注重護理過程的持續改進和優化,通過定期評估護理效果、收集患者反饋和意見,及時發現并解決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斷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和水平[7]。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肺功能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這一優勢可能源于該護理模式對患者個體差異的精準把握和個性化護理方案的制定,從而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呼吸功能。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反映了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在服務質量和患者體驗方面的卓越表現。這種護理模式強調以患者為中心,注重護理服務的細節和人文關懷,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滿意度和信任度。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證明了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在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方面的積極作用。通過全面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預,該護理模式不僅關注患者的疾病治療,還致力于幫助患者重拾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質量。護理后,觀察組抑郁及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揭示了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在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改善心理健康方面的顯著成效,這主要歸功于該護理模式對心理護理的高度重視和有效實施,通過專業的心理干預和情緒疏導,幫助患者建立了積極的心態,增強了抗病信心。
綜上所述,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在肺結核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具有多方面的優越性,為肺結核患者的康復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 張偉,張瓊,魯娟娟.持續質量改進護理模式干預對肺結核患者自護能力、營養狀況及肺功能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3,42(8):1505-1508.
[2]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3,20(2):7-11.
[3] 高延霞,王維智.老年肺結核患者中持續質量改進護理的實施效果分析[J].健康必讀,2021(13):194-195.
[4] 史嬋,張麗潔,劉英.持續質量改進護理模式在肺結核老年患者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4):545-547.
[5] 張愛華,許萌,王巧麗,等.基于持續質量改進理念的協同護理對老年肺結核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遵醫行為的影響[J].黑龍江醫學,2022,46(22):2789-2791,2795.
[6] 嚴碧芬,吳春媛,黃紹薈.持續質量改進護理模式對肺結核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29):101-103.
[7] 張娟.持續質量改進護理模式對肺結核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評價[J].東方藥膳,2020(15):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