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急診預檢分診護理流程應用于急腹癥患者診治中對搶救成功率的提升。方法:對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治療的80例急腹癥患者以入院順序分組,對照組開展常規的急救護理,觀察組開展急診預檢分診護理流程,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分診評估時間、候診時間與確診時間更短,分診準確率和搶救成功率更高,意外發生率更低,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結論:急診預檢分診護理流程的應用可促進急腹癥患者的有效治療,可提升搶救成功率,縮短患者分診評估以及候診等耗費的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急診預檢分診護理流程;急腹癥;搶救成功率
Discussion on the improvement of rescue success rate of emergency pre-examination and triage nursing process applied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
GE Qianqing
(Nanj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First Hospital, Nanjing, Jiangsu 21000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pre-examination triage nursing proces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and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Methods:80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22 to May 2023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The control group carried out routine emergency car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rried out emergency pre-examination and triage nursing pAzG55G0c8o1hyUV2pkVDZi0iyUk0YmtzQE1WheIVoh0=rocess.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triage assessment time,waiting time and diagnosis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the accuracy rate of triage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were higher,the accident rate was lower,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pre-examination and triage nursing process can promot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shorten the time spent on patient triage evaluation and waiting for diagnosis,and increase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Emergency pre-examination and triage nursing process; Acute abdomen; Success rate of rescue
急腹癥是常見的一種急診疾病,是一種非常緊急且嚴重的腹部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發展迅速且疼痛強烈的三大特征,發病的期間,患者由于受到痛苦的生理折磨而嚴重影響生理功能。如果不盡快接受治療很容易引起死亡或者預后不良,及時進行診斷和治療是關鍵性的措施[1]。當急診入院后,需要對患者開展急診預檢分診來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快速的評估而后引導患者前往相應的科室治療。但是傳統的急診護理方法在搶救的效率上有一定的缺陷,常發生二次分診的情況,耽誤患者搶救的時間,易導致病情的惡化而降低搶救的效率[2]。本研究將急診預檢分診護理流程應用于急腹癥患者中,對其作用進行探究。
1.1一般資料
對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治療的80例急腹癥患者以入院順序分組,對照組男12例,女28例,年齡24~72歲,均值(49.85±0.13)歲;觀察組男15例,女25例,年齡21~73歲,均值(48.89±0.15)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較大差異(P>0.05)。
1.2方法
予以對照組常規的急救護理,入院后及時地問詢患者臨床信息,包括基本資料、病史、用藥史、過敏史等,通過腹部觸壓等體格檢查評估相關的臨床表現以幫助病情的判斷,了解患者的具體疼痛部位、疼痛方式、頻率等,根據對患者初步判斷的結果進行疾病類型的區分,聯系有關的科室開展詳細的診療。

予以觀察組急診預檢分診護理流程:(1)成立高素質的急診預檢分診護理團隊。在納入護理成員時,將護士長以及經驗豐富、就職時間超過3年的護理人員納入小組當中,護士長帶領小組人員定期有計劃地進行急腹癥急診護理操作和理論的培訓學習,以提升護理團隊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培訓后開展組內的考核,主要圍繞急腹癥常見病癥以及相關的癥狀、診斷方法和標準、急診護理應對等內容,強調急診預檢分診護理流程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環節的護理配合和作用。在考核當中,通過護理人員進行不同的角色扮演以及情景模擬、競賽活動等形式將急診預檢分診的流程以及護理人員應該具備的知識和能力進行演習和體會,使護理人員對急診預檢分診的模式能熟知且充分掌握。(2)科學合理地規定排班的制度。根據科室的實際護理需求進行排班的合理規劃,以科學、人性化的彈性排班為指導,在預檢分診點派有2名護理人員在崗,預檢分診臺白班固定有至少1名護理人員在崗,綠色通道也要有至少1名護理人員在崗,以上崗位均實行24h三班倒的制度,8h輪班,保持24h均有護理人員在崗,可以隨時應對突發病情的患者。對新護理人員均執行老帶新的模式來增強其能力。(3)具體流程,患者入院時,急診預檢分診團隊中的護理人員開展分工評估,首先對患者的意識狀態、心率、血壓進行檢查,同時由護理人員協助醫生進行體格檢查,評估患者的臨床表現。檢查的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突發情況,比如心臟驟停、昏迷、休克等,馬上開展心肺復蘇來促進生命體征的平穩。當其生命體征恢復平穩后,可行血壓、血脂、心電圖等常規的檢查,此時患者的體格檢查結果已經完成,結合所有的檢查信息評估患者的急腹癥類型以及其嚴重程度。疾病危重程度高的患者馬上與科室的主治醫生聯系會診,等待醫生的同時應該密切監測指標,隨時準備應對病情突發的搶救工作,如果行心肺復蘇,應該對其過程以及復蘇時間和指標變化予以精準的記錄;對于合并外部創傷以及骨折的患者應進行患肢的制動以及出血部位的止血和清創等對癥處理。病情穩定的患者應進行密切的監測,安排相應的科室開展規范化的治療。
1.3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急救相關指標。(2)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NSNS(紐卡斯爾護理滿意度量表),19道題,1~5級評分,非常滿意:77~95分,滿意:58~76分,基本滿意:39~57分,不滿意:38分及以下。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急救相關指標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分診評估時間、候診時間與確診時間更短,分診準確率和搶救成功率更高,意外發生率更低(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見表2。

急腹癥是腹部急性疾病的總稱,所涉及的臟器組織以及范圍較為廣泛,但統一都存在病情發作快、變化快等臨床特征。目前,臨床常見的急腹癥包括空腔臟器穿孔、腹部出血、泌尿系統或者消化系統梗阻以及腹部內科疾病、急性的婦產科疾病等,病種十分多樣[3]。快速地予以臨床評估和診斷,針對性采用藥物或者外科手術的形式進行治療,是目前急腹癥的主要處理原則,及時進行規范治療后患者病情治愈的希望較大,但如果治療時間延誤,錯過最佳的搶救時間,患者的并發癥發生風險以及死亡率會相對增加,這也突出了在急腹癥患者中盡快地開展準確的診斷以及規范化的治療對疾病預后改善的重要性。
急診科是急腹癥患者治療的快速途徑,目前我國老齡化的人口進展以及交通等行業的發達,我國的各大急診科的工作壓力增加,接診量極大,患者的病情種類復雜程度高,均影響著急診護理的效率和質量[4]。急診中急腹癥患者所面臨的首個環節是急診預檢分診,而在實際臨床中,常規的急診分診流程較混亂,對急診區域劃分不明確,很多不具備急腹癥危急程度的患者也摻雜在待急救的患者群體中,浪費了醫療資源和效率,影響了急腹癥患者的救治。其環節的混亂也會增加急腹癥患者的候診以及接診、轉診等治療環節的等待時間,這不僅會加重患者和家屬的焦急情緒,還增加了患者痛苦生理感受的負擔,提高病情惡化概率,治療難度更大,急診護理流程的拖拉和混亂是影響急腹癥患者治療效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利于護理滿意度的改善[5]。
楊永珍研究中指出,急診預檢分診中應以及時識別出急危重癥患者,贏得搶救時機,使之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為主要服務觀念,急診預檢分診流程護理中根據急腹癥患者的特點進行了急診分診流程的優化[6]。本研究結果為,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分診評估時間、候診時間與確診時間更短,分診準確率和搶救成功率更高,意外發生率更低,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分析其原因與急診預檢分診流程的環節有關,其中通過建立專業的急診預檢分診護理團隊并開展急腹癥急診應對護理內容和實踐的專業化培訓,保障了急診預檢分診護理人員的能力,有利于準確識別患者病情的危急程度以及疾病的種類,根據急危重癥程度進行分級分區,安排合理的急救措施,能使病情危重的患者優先獲得急救,充分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護理人員專業素質的提升也能將患者引導至相對應的科室中,保障了專業的治療,是優化分診急救護理操作的重要支持。通過科學、人性化的排班可以保障急診工作的持續性運作,保持了急診預檢分診的效率,可縮短急腹癥患者等待分診、候診等流程的時間,保障急診的進度[7]。通過開展患者以及其家屬的心理疏導和病情的科普,可以體現人性化的現代護理服務觀念,促進緩解患者和家屬心理的焦慮以及恐慌等不良的感受,有利于預防心理以及情緒壓力而造成的疾病惡化,為急救效果提供心理支持方面的保障,也能讓患者和家屬體會到良性的急診感受,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急診的急腹癥患者予以急診預檢分診護理流程可縮短各個環節的時間,優化流程,提高搶救的成功率和護理服務滿意度,應用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 王欣月,馮耀清.基于患者行為決策分析系統的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急腹癥急診患者中應用的效果[J].廣西醫學,2020,42(16):2183-2186.
[2] 趙婷婷,潘璐意,萬光明,等.智能護理信息系統在胸痛中心急診搶救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20,17(16):167-170.
[3] 吳姚,周正武,殷慧玲.基于FMEA模式在優化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急救流程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14):177-180.
[4] 宋欣,何乾峰,張毳毳,等.基于FMEA模式護理在嚴重創傷患者急救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27):170-173.
[5] 張苗,郭瑞.醫護一體化急診急救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成功率的影響研究[J].貴州醫藥,2022,46(5):836-837.
[6] 楊永珍.急診預檢分診護理流程應用于急腹癥患者診治中對搶救成功率的提升探討[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醫藥衛生,2022(8):100-103.
[7] 尹志勇,齊明輝,張文文,等.急腹癥患者分診及急診護理效果分析[J].婦幼護理,2023(5):1184-1186, 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