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小學語文教材在重視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加大了語言表達(特別是書面表達)在教材中的比重,已達到閱讀理解與語言表達內容的均衡。下面,筆者以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民風民俗”為例,談一下如何以習作任務為驅動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提升學生的表達素養。
情境創設,提升寫作興趣。情境創設指的是在單元教學伊始,教師要結合單元的語文要素及教學目標等內容思考單元的“大任務”,創設指向語言表達的驅動性習作的真實情境,誘發學生主動習作的興趣。在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教學伊始,筆者設計了一個基于真實情境的習作任務:“學校公眾號正在開展家鄉風俗介紹活動,讓我們用上自己學到的語言表達方法,寫一寫自己感興趣的家鄉風俗,爭做家鄉風俗的推廣大使吧!”
隨文練筆,化解寫作難度。隨文練筆旨在利用與表達要素相匹配的課文中的關鍵句段,啟發學生總結可運用的寫作知識和技巧,結合前期學生自己觀察的素材,進行讀寫結合訓練,從而化解習作難度。以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四課《藏戲》為例。課文采用排比段的形式呈現出藏戲的三大特點,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作者如何通過重點修辭手法的使用來突出風俗的特點,從而歸納出善用修辭的習作錦囊。
聚焦指導,搭建寫作支架。聚焦指導指的是在習作教學課中,教師以最能指向單元表達要素的習作方法為指導方向,選擇典型而有針對性的例文片段,開發出結構性寫作支架,進而引導學生利用寫作支架,完成單元習作任務。在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習作教學課中,筆者的做法是:第一步,幫助學生解析習作題目,抓住兩個關鍵詞“家鄉”和“風俗”;第二步,引導學生精確分析習作要求;第三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想要介紹的家鄉風俗列出習作提綱;第四步,提煉有效的方法,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完成習作。
多維評價,促進寫作提升。多維評價指的是在單元教學最后的總結課中,將“基礎性習作評價”與“素養性項目評價”統一起來。其中,“基礎性習作評價”需要將評價維度、指標及賦級清晰地呈現出來,指導學生在看到自己的進步與辨別自己的差距的過程中學會修改和完善作文;“素養性項目評價”則重在發揮小組的力量,促使小組成員在互幫互助中完成習作任務,并進行項目式的作品宣傳、推廣、展示等,將淺層的、無意義的學習轉變為深度的、有意義的學習。在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習作評價時,筆者不僅采用“習作評價單”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了“基礎性習作評價”,還組織學生制作家鄉風俗推廣海報,參加班內主題展示評選活動,對學生最終的作品進行“素養性項目評價”。
(作者單位:北京教育學院附屬大興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