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它不僅是文化傳承的載體,而且是技術創新的基石。它能啟迪人心,提升人們的審美情趣。無論是東方的陶瓷、絲綢,還是西方的玻璃、金屬工藝,都體現了人類對精湛技藝的追求和對美的向往。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工藝美術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如何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保持其獨特性和生命力,深入挖掘其內在價值,激發傳承與創新思維,推動產業發展,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當我們細品國內工藝美術的眾多理論研究不難看出,學者運用學術研究的態度,深耕傳統工藝美術沃土,既揭示了傳統工藝美術的價值,又融入了現代審美觀念,展現了傳統工藝與現代美學融合的魅力。當下,在全球化、AI智能席卷各行各業的浪潮中,工藝美術的發展體現出以下特點:第一,科技賦能,創新無限。數字化技術改變了工藝美術的創作、展示和交易模式。第二,跨界融合,邊界消融。藝術與科技深度融合,未來,藝術與科技之間的界限將進一步模糊,跨界合作將成為常態。第三,可持續發展,綠色引領。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升,可降解、再生利用的材料將在工藝美術創作中得到廣泛應用,創作者應深入探索如何用廢棄物品創作藝術品,既減少環境污染,又賦予舊物新生。第四,教育普及,全民參與。網絡教育打破了地域限制,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到專業的工藝美術教育。
未來,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展將是一個綜合科技與文化,遵循可持續理念,注重公眾參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期待看到更多打破常規、跨越邊界的創新作品誕生,也希望工藝美術能夠在保持自身獨特魅力的同時,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讓更多的人關注傳統工藝美術的魅力,共同見證它在新時代的輝煌篇章。
蔡永輝,男,1967年生,福建泉州人,泉州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福建省高校海絲視覺文化藝術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油畫創作、水彩創作、海絲視覺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