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設施農業技術作為一項新興的技術,可以有效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與農產品品質,也可以滿足市場在不同時間對于農產品的需求。但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我國設施農業技術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相關領域工作人員及時發現并解決,使其更好地為農業種植業服務。本文從設施農業技術應用的優勢出發,針對我國設施農業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分析探討,并給出了解決的措施和建議,希望為相關領域工作人員提供參考,從而提高我國設施農業技術應用水平。
關鍵詞:設施農業技術;種植效益;利用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業種植技術被應用到農業生產當中,對促進農業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設施農業技術是現代農業技術發展的產物,采用先進的設施和技術對作物進行栽培和管理,能有效地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保證農產品的安全性。但設施農業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也發現一些不足,影響了設施技術的推廣。所以,在新時代背景下,為了更好地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就要積極地研究如何利用設施農業技術提高農業種植效益,促進農業經濟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1 設施農業技術概況
設施農業是指采用人工設施,使作物達到高產量、高品質、高經濟效益的農業生產系統。現代農業科技包括了人工調控技術,解決了由于土壤、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引起的限制植物正常生長的難題,經過人為干預,達到改良植物生長環境的目的。設施農業能有效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農產品品質和產量,從而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我們國家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以種植業為主,既有糧食也有經濟作物[1]。隨著設施農業的推廣,提高了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產量。為國家的經濟、政治都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同時,也為我國的文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證。
2 設施農業技術研究的意義
2.1 有利于提升種植業生產效率
當前,我國農業正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與研發工作,這一舉措促進了農業科技的普及與應用,不斷提高了種植業的生產效率和農產品品質。現代農業技術應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機械化與高科技的有機結合。將現代農業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中,既能保證減輕農戶的工作負荷,又能保證糧食的豐收,既符合市場需要,又能提高農戶的經濟收入。在現代農業生產技術中,種植管理技術、農作物的選種、作物栽培等是其中的關鍵,調整農業技術和種植結構,保障農作物品質,必須將現代的種植技術和設施農業有機地結合,并積極地引入綠色的農業技術,為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創造良好的條件。
2.2 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
通過改進的灌溉系統,采取滴灌、雨水收集與回收等措施,降低水資源的浪費與污染。對灌溉設備進行經常性的檢修,以保證最大限度地發揮灌溉效益。合理施用有機肥、無機肥,不施過多的化肥,可減輕土壤的殘留與污染,減輕養分損失。為了減輕水土流失,應大力推廣覆蓋作物、輪作、間作等水土保持措施。要保證農藥及化學制劑的合理用量及合理施用時間,選用低毒高效的農藥,降低其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生物控制、無殺蟲劑種植等措施,以降低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2.3 有利于保障糧食安全
要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大力推進現代農業技術與管理方式的創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與穩定性。要加強種子改良,新品種培育,以及先進農業機械的研究與推廣,使糧食增產,抗御自然災害。要根據各區域的自然條件與資源稟賦,對作物的種植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選用適合當地的土壤、氣候條件的作物品種,以增強作物的適應性與生產力[2]。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不斷完善農田水利、農村電網等農業基礎設施,為農業生產提供可靠的保證。
3 設施農業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3.1 缺乏專業技術人才
我國設施農業發展時間不長,技術人員推廣農業種植技術的方法也不夠成熟,由此帶來的農戶對種植技術了解的掌握的也不夠。另外,農業生產的規模小,在人力、物力上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影響了農業種植的效率與收益。目前,我國農業技術人才培養體系不完善,農村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另外,農村收入較低,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外出務工,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是一些年紀較大的農民和婦女,他們大多對現代設施農業技術不了解或不掌握,對設施農業技術的應用帶來了阻力。
3.2 設施農業可操作性差
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時間比較短,很多相關技術還不夠成熟,設備比較落后,在生產過程中,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導致生產成本比較高。設施農業有時還會造成資源浪費,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有些地區在設施農業生產過程中往往忽視了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結合,不利于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3.3 政策扶持力度不夠
發展設施農業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雖然國家一直在倡導發展現代農業,但是,由于農民收入水平低,且規模小,投入成本高,資金的籌集比較困難。農民通過設施農業的發展可以增加一定的收入,但是,對于國家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此,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資金扶持。另外,也要加大對農民相關知識的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的素質,使農民能夠更好地掌握現代化技術[3]。
4 發展設施農業技術的對策與措施
4.1 加大投資,建立健全設施農業推廣與應用體系
設施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可以有效提高農業種植業的產量和農產品的品質。因此,要加大對設施農業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設施農業技術推廣與應用體系,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首先,加大設施農業技術投入力度。全面了解我國設施農業發展現狀,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設施農業發展方案,為提高我國設施農業技術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要建立健全和完善設施農業技術普及與推廣體系。設施農業技術體系是指在對設施農業技術進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政府在建立健全相關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做好技術普及與推廣。同時,還要建立健全相關的法規和政策,為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最后,要加強對設施農業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且能夠滿足現代農業要求的措施和方案。政府要通過采取措施不斷提高我國設施農業技術水平。同時,還要加大對基礎科研項目和技術成果轉化項目、新型農民培訓項目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斷提高我國設施農業技術水平。
4.2 人才隊伍建設
設施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所以,需要做好知識培訓與宣傳工作。首先,要提高認識,增強對設施農業工作的重視,加大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通過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相關人員也要注意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機構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技術管理交流平臺,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在交流平臺中分享自己在設施農業技術應用的經驗、體會和教訓,更可以學習別人的經驗。其次,要加強對設施農業技術工作人員的激勵。激勵機制可以促進技術人員對工作充滿熱情,對工作有更高的積極性[4]。為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要積極鼓勵技術人員工作中不斷自主創新,發展設施農業,對成績優秀者給予相應的福利和獎勵。在激勵機制下,技術人員會更積極地進行相關研究和探索,進而提高設施農業技術的應用效果。
要提高設施農業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需要重視教育培訓工作。相關教育培訓單位要制訂合理的培訓計劃和培訓內容,通過培訓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通過培訓提高相關人員對設施農業技術應用重要性認識,在應用過程中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操作。同時,還要加強對設施農業技術相關知識、政策、法律法規等內容的宣傳和普及力度,使技術人員能夠明確自己在設施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培訓中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使相關人員能夠結合案例對知識進行鞏固和掌握。
4.3 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農民參與使用意愿
農民要了解設施農業技術才能支持其在農業生產中應用,農民的積極參與是設施農業技術在現代農業中應用的前提。為了提高農民參與設施農業技術應用的積極性,需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對設施農業技術應用的認識,增強農民對設施農業技術應用的信心。
做好宣傳。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宣傳設施農業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在電視臺、報紙、互聯網等媒體上做關于設施農業種植的專題報道,提高農民對設施農業種植的認識,讓農民了解設施農業技術。
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比如,組織專業人員到當地進行培訓、講座等,傳授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種植經驗等,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農民對設施農業技術應用的認識。
開展實地指導活動。可以組織專家或專業人員到田間地頭進行指導服務,讓農民掌握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提高農民對設施農業技術應用的信心。比如可以組織專家到農村進行指導服務、舉辦現場培訓會、建立專家指導服務團等方式,提高農民對設施農業技術應用的認識和信心,讓他們通過自己動手來實現增產增收。
4.4 加大政策支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是發展設施農業的重要前提,只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才能保證農業的正常發展。因此,政府應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為農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首先,政府應該加強對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大對農村地區道路、水利、電力等方面的投資力度,不斷改善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其次,政府應該對農村地區的土地進行合理規劃,通過合理規劃土地來促進農業的發展。最后,政府應加大對農業科學技術的支持力度,提高農業科學技術水平。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在科學技術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一定差距。因此,政府應加強對農業科學技術方面的支持力度,利用財政扶持、稅收減免等方式來促進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同時,政府應該制定相關政策來鼓勵農民進行設施農業生產活動。例如,可以利用國家項目資金、農業補貼等方式來吸引農民積極參與到設施農業生產活動中去。此外,政府還應該加大對設施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和服
務能力。
4.5 重視研發和創新,提高種植效益
在農業發展中,為了提高農業的產量和效益,必須重視設施農業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促進設施農業技術的推廣。首先,在設施農業技術研發中,要重視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個方面。在基礎研究中要重視設施農業材料、植物生長環境、栽培方法等,同時,還要注重對現有設施農業材料和設備的更新和完善。通過基礎研究能夠促進設施農業技術應用研究的發展,有效提高設施農業技術的應用效果。其次,在設施農業技術應用中,要重視應用技術的創新和完善。通過不斷地研發和創新,可以不斷提高我國的科技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另外,還要加強對先進設備、材料和工藝的引進和應用。在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材料和工藝時,要注重與我國國情相結合,根據我國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另外,還要注重對現有設施農業材料和設備進行改進和優化。在改進和優化時要注重對現有材料、設備的研究和開發,通過改進增強其性能。
5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其農業的發展一直是國家關注的重點。在農業種植發展的進程中,設施農業技術推廣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將先進設施農業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實踐中,能夠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充分利用科技支撐的功能,使農業經濟的基礎地位繼續得到鞏固。因此,政府及有關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對設施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的關注,密切結合時代發展的實際情況,保證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劉祥華.農業技術在現代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23(3):31-34.
[2] 郭潤霞,任小兵,王乃仁.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種子科技,2022,40(24):139-141.
[3] 隋新霞.農業技術推廣促進現代農業種植業發展的策略研究[J].智慧農業導刊,2022,2(10):76-78.
[4] 劉祥華.農業技術在現代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23(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