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與交流,了解銅錢草的生長環境與造型特征。
2.學習并掌握水彩畫的暈染技法,能夠利用水彩筆與水墨的特性創作水彩暈染畫,感受色彩的流動性與暈染的美。
二、教學準備
宣紙、水彩筆、毛筆、清水、牛皮色卡紙、馬克筆、雙面膠等。
三、教學過程
1.播放視頻,了解銅錢草的生長特點
教師:“我今天帶來了一盆綠植,你認識它嗎?你在哪里見過它?”
教師總結:“這種植物大大的葉片長得很像古代的銅錢,因此得名‘銅錢草’,也寓意著團團圓圓、好運連連。銅錢草性喜溫暖潮濕,種植容易、繁殖迅速,水陸環境皆宜,是一種生命力很強的植物。”

2.聚焦觀察,總結銅錢草的造型特征
教師展示銅錢草實物,引導幼兒進一步觀察銅錢草的造型特征,并與同伴交流探討,激發幼兒進行后續創作的興趣。
教師總結:“銅錢草的造型十分特別,它的葉子圓圓的,根莖長而細,夏季還會開出白色或黃綠色的小花,生動可愛。”
3.探索發現,體驗水彩暈染畫的創作樂趣
在開始創作前,教師應注意引導幼兒思考創作內容與構圖排布,并利用材料進行創作初體驗。
創作步驟:
(1)用黑色馬克筆在卡紙上畫出花瓶的造型,用線條對花瓶進行裝飾。
(2)將裝飾好的花瓶沿著輪廓剪下來,并在宣紙上選定花瓶擺放的位置,用雙面膠將其固定。
(3)用深淺不同的綠色水彩筆畫出葉片的輪廓(蝸牛線)和根莖。

(4)用毛筆蘸清水點在畫好的葉片輪廓(蝸牛線)上,綠色輪廓線暈染開,就會看到栩栩如生的銅錢草葉片,漂亮的水彩暈染畫就完成了。
(教師可以提醒幼兒多觀察銅錢草葉片和莖的遮擋關系、生長路徑、高度等,與創作過程穿插進行。)
4.展示、交流與評價
教師可以請幼兒與同伴分享自己設計的銅錢草,說說自己對畫面構圖的安排,以及設計了哪些小巧思。
四、教學延伸
教師可以讓幼兒思考銅錢草與小魚等動物之間的關聯,引導幼兒在以“銅錢草”為主題的水彩暈染畫中加入更多互動元素,并開展以“水彩的相融”為主題的系列畫展。
五、給家長的建議
家長可以利用周末空余時間,與幼兒一同前往公園、植物園,認識了解不同種類的花卉植物,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