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國家對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持續增長,高職高專院校取得了顯著的發展與進步。然而,面對時代發展和市場的更高要求,高職高專院校不僅需要培養學生具備專業技術知識,還要注重提升其文化素養。現代人才的核心素養日益受到重視,這就要求高職高專院校不斷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加快課程體系重構,以現代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人才培養。文章將就此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旨在為高職高專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構建提供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 高職高專;小學教育;課程體系
小學教育專業是為培養小學階段教師而設立的專業?;谄淙瞬排囵B目標,課程體系的重構顯得尤為重要,對我國人才的梯隊建設具有深遠意義。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升,未來發展中對人才的要求只會更高。這就要求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不斷完善,而小學教育是未來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石,必須做好當下小學教育人才的培養工作,以避免出現人才斷層,實現人才培養的接續,從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
一、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原則
(一)綜合系統性原則
在高職高專院校中,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一個合理科學的課程體系對培養具備專業素養和教育實踐能力的小學教師具有重要意義。在這個過程中,綜合系統性原則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指導原則。
首先,小學教育涉及的知識領域廣泛,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會等多個學科。這些學科之間既有獨立性,又有相互關聯性。因此,在構建課程體系時,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學科的綜合性特點,確保各門課程能夠相互銜接、相互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其次,綜合系統性原則有助于提高課程體系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高職高專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在構建課程體系時,必須緊密結合這一目標,確保課程體系能夠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綜合系統性原則能夠幫助學校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通過優化課程結構、整合課程資源等方式,提高課程體系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此外,綜合系統性原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當今社會,單一的學科知識已經無法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需要培養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綜合系統性原則能夠幫助實現這一目標,通過構建跨學科課程、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等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充分示范性原則
充分示范性原則是指在構建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時,要注重將優秀的小學教育實踐經驗融入課程設計中,使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全面了解和掌握小學教育的先進理念、教學方法和技能。這一原則的意義在于通過示范性的教學和實踐,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和教學觀,為其未來成為合格的小學教育工作者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構建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時,充分示范性原則應貫穿于課程設計的全過程。
首先,在課程設置上,要注重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設具有示范性的實踐課程,如觀摩優秀小學教師的教學活動、參與實際教學實習等。其次,在教材選用上,要優先選擇反映小學教育最新實踐成果的教材,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最后,在教學方法上,也要注重采用示范性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等,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能力素質性原則
能力素質性原則強調在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使其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
首先,課程體系應涵蓋小學教育專業所需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實踐知識,確保學生知識的全面性。其次,通過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加強學生的實踐訓練,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團隊協作能力和職業道德等綜合素質,使其成為具備優秀綜合能力的小學教師。
能力素質性原則在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中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堅持以能力素質為核心,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小學教育專業人才。
二、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結構不夠合理,培養模式較為單一
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中,存在課程結構不夠合理的問題。一些課程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缺乏實踐技能的訓練;一些課程則過于瑣碎,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這種不合理的課程結構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也難以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此外,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的培養模式較為單一,往往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缺乏多樣性和靈活性。這種單一的培養模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課程開設重理論、輕實踐
當前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在課程設置上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缺乏對實踐能力的培養。許多高職高專院校在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中,理論課程占據了絕大部分比重,而實踐課程則相對較少。這導致學生在校期間難以獲得足夠的實踐機會,難以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即使有些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設置了實踐課程,其形式也相對單一,只是簡單的模擬教學或教學實習,缺乏多樣性和深度。這樣的實踐課程難以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也難以滿足小學教育的實際需求。
此外,有些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的實踐課程時間安排不合理,往往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理論知識后才開始進行實踐。這樣的實踐課程安排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學生在沒有實踐經驗的情況下,很難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教學相結合。
(三)實驗實踐場地建設相對不足
目前,許多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的實驗實踐場地建設相對滯后,無法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一些學校的實驗設施陳舊、設備老化,無法滿足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同時,實驗場地的數量也有限,無法滿足大量學生的實踐需求。
實驗實踐場地建設不足對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和教師都產生了負面影響。首先,對學生而言,缺乏實踐場地意味著他們無法親身體驗教育教學的過程,難以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這可能導致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難以勝任小學教育工作。其次,對教師而言,缺乏實踐場地限制了他們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難以開展有效的實踐教學,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
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仍面臨諸多挑戰。為了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小學教育專業人才,教師需要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加強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同時,學校也應加大對實驗實踐場地建設的投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踐環境。
三、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策略
(一)遵循崗位需求,明確課程培養目標
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應緊密結合小學教育的實際需求。首先,在構建課程體系時,需深入了解小學教育的崗位特點、工作內容和技能要求,確保課程內容與小學教育的實際需求相契合。同時,關注教育改革的最新動態,及時調整課程內容,使其符合新時代小學教育的發展趨勢。其次,在構建課程體系時,要明確課程培養目標,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教育教學能力、班級管理能力、溝通協調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通過豐富的課程內容和實踐教學,學生能夠全面掌握小學教育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為未來的教育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實踐教學是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踐教學,學生能夠更好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因此,在構建課程體系時,應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平臺。同時,加強與小學的合作,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課程的內容也應不斷更新與優化,密切關注國內外教育改革的動態和研究成果,將最新的教育理念、m2Jje/12UitIYoJKVQ3BZw==教學方法和實踐經驗融入課程教學中。
(二)優化課程結構,調整教學內容
為了培養更多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小學教育人才,必須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優化,調整教學內容,使其更加符合當代教育的實際需求。首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構建高效課程體系的基石。一個優秀的教師團隊是教育質量的保障,因此,應積極引進具有豐富教育教學經驗和創新教育理念的優秀人才,并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訓和提升,通過定期的研討、交流和培訓活動,不斷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確保他們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的變革。其次,加強與小學的合作與交流是構建高效課程體系的關鍵。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應與小學保持密切的聯系和溝通,了解他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和需求,為課程體系構建提供有力的支持,確保課程體系既符合小學教育的實際需求,又能夠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完善課程體系評價體系是構建高效課程體系的保障。一個合理的課程體系需要不斷地進行評估和調整,因此,應建立起一套科學、客觀、全面的課程體系評價體系,定期對課程體系進行評估和反思,及時發現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進行改進和調整,確保課程體系始終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需求。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優化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從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入手,致力于培養更多優秀的小學教育人才。
(三)開展實踐訓練,提升學生的參與感
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旨在培養具備扎實教育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的小學教師。在這一目標指導下,實踐訓練成為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實踐訓練能夠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為將來的教育工作奠定堅實基礎。首先,應將課堂教學與實踐訓練緊密結合,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通過實踐訓練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梢酝ㄟ^模擬課堂教學、觀摩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等方式,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受教育的魅力,提高參與感。其次,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課外活動,這些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提高參與感。同時,通過參與課外活動,學生還能夠拓寬視野,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小學教育現狀,為將來的教育工作積累豐富經驗。
(四)確保以生為本,堅持終身學習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中,教育作為國家發展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職高專院校作為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尤為重要。為了確保教育質量,滿足社會的需求,課程體系構建必須堅持以生為本,貫徹終身學習的理念。首先,以生為本是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核心原則,這意味著課程體系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可以增加一些與小學教育實際緊密相關的課程,以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教育工作。其次,堅持終身學習是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必然趨勢。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科技的快速發展,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地變化。因此,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必須具備前瞻性和可持續性,能夠隨時適應社會的變化和發展。這要求課程體系不僅要注重學生的知識掌握,還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的培養。最后,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構建還需要注重多元化和個性化。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興趣和特長,課程體系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和需求,提供多樣化的課程選擇,可以開設一些選修課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進行選擇。
四、結語
高職高專院校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構建需要不斷更新理念,創新教育方式。這不僅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還是滿足社會需求和學生發展的必要手段。不斷地完善和創新課程體系,可以為培養更多優秀的小學教育人才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楊檸. “崗課賽證”融通下高職卓越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培養研究:以營口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06):84-87.
[2] 李甲地. “雙減”視域下高職院校小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J].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2(03):19-22.
[3] 滿伶俐. 基于OBE理念的高職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策略[J].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23,26(04):62-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