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利市與岳陽市云溪區、君山區三地積極響應“荊州—岳陽”區域黨建合作共建號召,聯合成立監利、云溪、君山“碧水紅盟”區域黨建合作區。近兩年來,合作區以基層黨建問題試點破題為契機,圍繞三地黨員流動頻繁、管理困難等問題同題共答、協同互管,做到流出“若比鄰”、流入“至如歸”。
突出“共”,推動同一個基礎工作實起來
共建信息臺賬。共建“一村一表”“一鎮一冊”“一區一庫”湘鄂流動黨員管理信息庫,堅持一地錄入、三地共享,明確流動時間、流動地點、職業類別、培養情況等內容,做到精準培養。目前,已建立三地140名流動黨員信息庫,2023年1名君山籍黨員僅用1天時間就完成組織關系轉接到監利。共設專職人員。以“湘鄂邊邊”信息群為載體,明確三地組織部門各安排1名專職黨務干部負責流動黨員管理工作,同步在3個“跨省通辦”政務服務窗口、33個鄉鎮(街道)分別安排1名工作人員具體承接流動黨員管理工作,11名專(兼)職人員成為三地流動黨員的專職服務員。共定管理內容。建立“駐地管理為主、屬地聯絡為輔、三地協同互管”管理體系,明確“三問三管三反饋”工作內容,將流動黨員從流出預警到流入管理全過程納入一體化管理。
突出“互”,推動同一個服務場景合起來
互用服務平臺。按照“1+7”工作思路,合作區成立“湘鄂鄰聚里”流動黨員服務站1個,分別在三地“跨省通辦”政務服務窗口和毗鄰鄉鎮黨員群眾服務中心設置服務窗口共7個,有效破解了流動黨員“屬地管不到、駐地管不了”難題。互補監管事項。為確保流動黨員日常管理不留空、不斷檔,合作區打通監管堵點,定期分析流動黨員情況,建立疑點信息預警機制,實時監測組織生活、志愿服務、交納黨費等數據。現已成功預警14個動態信息并提醒督促流動黨員,有效解決了監管難的痛點。互享辦事體系。將服務事項全面接入“荊岳通辦專區”,落實“就近辦”異地事項186項,解決三地黨員異地辦事“多頭跑、折返跑”難題,讓黨員安心流動、順利辦事。
突出“到”,推動同一個管理方式好起來
組織生活管到細節。實行“1+X”流動黨員聯系機制,由流入地黨支部安排專人定期聯系流動黨員,采取電話、上門、會議等方式組織流動黨員規范參加“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民主評議等組織生活。細化實踐活動,引導流動黨員就地參加志愿服務隊,激勵流動黨員在清渠潔岸、文明創建活動中發揮專長、參與基層治理。2023年,合作區毗鄰鄉鎮組織流動黨員開展志愿活動6次。核心需求辦到關鍵。圍繞合作區內石化、玻鋁、農產品、文旅等發展資源,聚焦流動黨員就業創業需求,有針對性提供就業信息咨詢、法律維權、技能實訓、創業補貼等服務200余次,幫助12名流動黨員就業,實現流動黨員“三地皆為家”。組織溫暖送到心坎。對流動黨員關心的醫療、養老、就學等事項,由村黨組織出面,依托群團組織,免費提供寒假課堂、農民工入會、兩癌篩查等公益服務。4個毗鄰鄉鎮聯手在春節、“七一”等重大節日期間,重點關注、走訪慰問困難流動黨員、失業流動黨員,及時送去了組織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