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速遞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作為一名曾經受挫的青年,清華大學教授殷雅俊在2022年新生開學典禮上分享了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四點感悟。殷教授認為,在學習過程中,要追求對知識理解的深度和廣度;要努力培養用一句話概括核心本質的能力;要閱讀經典,竭盡全力和偉大先驅對話;成為思想者和創作者,而不僅僅是學習者和繼承者。
讀完以上幾點,你有何感想?請選擇一點或幾點,結合自己的學習與生活經驗,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初稿呈現
逐本源,悟其志,思創新
一考生
生命有限,學海無涯。終其一生,無人不在學習,孔子亦學習到老甚至不恥下問。時代的浪潮在學習之風下滾滾前行,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亦應薪火相傳,接下時代的接力棒,在學習中發出時代的最強音。
深耕不輟,做務實勤懇的耕種者。“萬丈高樓平地起。”腳踏實地勤懇讀書,終會厚積薄發、功不唐捐。回望歷史,司馬遷忍辱潛心鉆研,探索歷史真相,經多年打磨歷練,著成千古絕唱《史記》;曾國藩秉持“笨鳥先飛”的理念,付出超乎常人百倍的努力,博覽群書而成一代名臣;曹雪芹在創作《紅樓夢》的過程中,“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才雕琢出空前絕后的文學經典。“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唯有勤懇堅持遨游書海,方能獲豐厚成果。
虛懷若谷,做偉大先驅的跟隨者。偉大先賢是人生路上的指路人,是茫茫黑夜中的指明燈,為后人照亮前行的路,激發恒久的信念。“如果我不曾見過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讀魯迅的《狂人日記》,方知封建禮教對世人之毒害;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方知人類堅不可摧之頑強意志不會被打倒……閱讀經典是與先驅的靈魂交流,讓身心得以洗滌,不為環境所束縛,穩固前行的理想信念。
創新發展,做后輩前行的引領者。習總書記曾言“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味地抄襲、模仿將會止步不前。猶記得20世紀80年代我國從國外購買了第一艘航母“墨爾本號”,我們不應只做學習者,今天我們發展大國重器,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地圖編輯器”令人羨慕,“祝融號”探索火星。這是一代代杰出青年矢志不渝努力筑造的輝煌。我們也曾在歷史的洪流中踟躕不前,但我們不甘于只成為學習者,我們勇于創新,在發展中開創新思考,引領新一代潮流。
下棋有“本手、妙手”之分,學習亦是如此,在“本手”中塑造,淬煉自我,在“妙手”中創新發展。逐本源,悟其志,思創新,方能成就自我。
作為新一代逐日移山的青年,我們都有讓自己奮不顧身的夢想,唯有在深耕不輟中思考,在虛懷若谷中體悟,在創新發展中前行,才能青山矗立不墜凌云之志,滄海橫流彰顯青年本色,與時代共舞,與國家共振。
【望聞問切】
本文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第一,對學習過程中深耕不輟的部分,對“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引用不夠準確;第二,對于學習過程中激發創新精神的部分,不僅沒有進行有效的引用論證,而且缺少事實例證的支撐;第三,結尾與文章主旨南轅北轍、毫無關聯。針對以上問題,考生應當在文章中引用可以使讀者獲得裨益的詩句、名言、典故等,增強可信度,尤其要注意引用的適宜性和匹配度。
升格展示
砥礪深耕,創新進取
一考生
歷史大潮洶涌澎湃,時代洪流滾滾向前。中國畫卷已延展鋪開,等待著無數中華兒女持筆描繪可望可期的未來,在中華大地上繪就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恢宏畫卷。作為新時代的青年,秉持“學不可以已”的信念,砥礪深耕,銳意創新,方能成為會學習、有深度的人,才能擔當起民族復興的大任。①
深耕不輟,做務實勤懇的耕種者。“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腳踏實地勤懇讀書,終會厚積薄發、功不唐捐。回望歷史,司馬遷忍辱潛心鉆研,探索歷史真相,經多年打磨歷練,著成千古絕唱《史記》;曾國藩秉持“笨鳥先飛”的理念,付出超乎常人百倍的努力,博覽群書終成一代名臣;曹雪芹在創作《紅樓夢》的過程中,“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才雕琢出空前絕后的國文經典。“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唯有勤懇堅持遨游書海,方能獲豐厚成果。②
虛懷若谷,做偉大先驅的跟隨者。偉大先賢是人生路上的指路人,是茫茫黑夜中的指明燈,為后人照亮前行的路,激發恒久的信念。“如果我不曾見過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讀魯迅的《狂人日記》,方知封建禮教對世人之毒害;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方知人類堅不可摧之頑強意志不會被打倒……閱讀經典是與先驅的靈魂交流,讓身心得以洗滌,不為環境所束縛,穩固前行的理想信念。
創新進取,做學習的主人。培育獨立思考創新發展的能力是成為學習主人的必由之路。當代知識青年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并將其轉化為創新的基石和動力。“北斗女神”徐穎、5G技術開拓者申怡飛、“黑土麥田”工程創建者秦玥飛……無數青年在學有所得后不斷鉆研探索,創新未知領域貢獻祖國,成為國家、民族生生不息、繁榮發展的“壓艙石”。在繼承與發展的基礎上開拓創新,開辟人生與社會的新境界。③
做一名耕種者,砥礪廉隅;做一名跟隨者,汲取精華;做學習的主人,創新不息。“羚羊掛角終無跡,雪泥鴻爪當有痕”,我輩青年當與先驅對話,銳意創新,邁步走進新時代,書寫青春向遠方。④
①開篇明確中心論點——學習需要砥礪深耕和銳意創新。
②引用經典,豐富內涵,明確學習需要深入鉆研、堅持不懈。
③明確在學習中思考和創新,列舉我國科研創新工作者在學習中思考和創新的例子,緊扣主題。
④結尾引用詩句,進一步點明學習應當砥礪深耕,在茫茫書海留下印跡,并升華主題,明確自身的努力對時代的價值。
【技法總結】
升格后的文章著眼于材料中“在學習過程中,要追求對知識理解的深度和廣度”“要閱讀經典,竭盡全力和偉大先驅對話”“成為思想者和創作者,而不僅僅是學習者和繼承者”三點,分析了深耕學習、與先賢對話和在學習中思考創新的作用和價值,三者內在逐層遞進的關系,且其中多次運用引用論證的手法,引用內容緊扣主題,引用材料貫通古今。全文按照“引論—本論—結論”的結構行文,本論部分分述了三個分論點,層次清晰,結構鮮明,并且在開篇和結尾引用詩句使文章更飽滿鮮活,說理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