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押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黑塞在《讀書:目的和前提》中特別強調讀書的“興趣”,他說:“他必須走一條愛之路,而非義務之路。僅僅因為某部作品有名,因為羞于不了解它就強迫自己去閱讀,實乃大錯特錯。恰恰相反,每個人都該在他感覺最自然的地方,開始對書籍的閱讀、了解和喜愛……一本別人稱贊而我們也試圖閱讀卻引不起興趣的作品,千萬別強迫自己耐著性子硬往下讀,應該干脆放棄。”
朱光潛先生強調讀書要憑義務,他說:“一個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種學問的志愿,有些有趣的書他須得犧牲,也有些初看很枯燥的書,他必須咬定牙關去硬啃。”
看來,有些人認為讀書要憑興趣,有些人認為讀書要憑義務。
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憑興趣而讀書,仿佛漫步花園,時時口齒噙香;憑義務而讀書,好似攀登險峰,能夠見到奇景。二者并無高下之分,皆為人生幸事。
憑興趣讀書,伴著“書卷多情似故人”的美妙,能夠提高效率,愉悅身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讀書就會全身心地投入,長時間地堅持,就會如癡如醉,欲罷不能。金圣嘆對《水滸傳》情有獨鐘,便有了“自鳴得意”的才子點評;張愛玲對小說散文興趣濃厚,便有了顛倒眾生的奇妙文字……懷著無比興趣,讀書自成樂事。在書中,他們不會覺得枯燥無味,不會覺得精疲力竭,他們沉浸在“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的無窮享受之中。在這種滿懷興趣的讀書中,他們提高了讀書的效率,覓得了本真的自己,收獲了滿滿的幸福。
憑義務讀書,懷著“人求上進先讀書”的格局,能夠突破自我,擔當使命。
作家約瑟夫·布羅茨基曾說:“鄙視書,不讀書,是深重的罪過。由于這一罪過,一個人將終生受到懲罰;如果這一罪過是由整個民族犯下的話,這一民族就要因此受到自己歷史的懲罰。”由此看來,讀書也是一種義務,是人生的必修課。正如思想家王守仁,為了傳承儒學,憑著“為往圣繼絕學”的豪氣研讀四書五經,終于創造陽明心學;正如竹編藝術傳承人肖瑤,為了建設家鄉,她廣泛閱讀竹編類專業書籍,終于將竹編文化發揚光大;正如科學家錢偉長,為了振興中華,憑著“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的志氣苦讀物理書籍,終于成為力學大師;……憑義務讀書,突破自我,助力團隊,振興民族。如此擔當使命的讀書,可能艱辛,但很厚重。猶如飲茶,初時感到苦澀,回甘卻能久留。
憑興趣讀書,能提高效率,愉悅身心,但一味地憑興趣讀書,也容易局限于自己的舒適區,徘徊在自己的小天地;憑義務讀書,能突破自我,擔當使命,但一味地憑義務讀書,往往過程艱辛,效果欠佳。二者各有利弊,應當如何抉擇?對于放松調節、愉悅身心的書籍,可憑興趣讀書;對于精進學問、突破提升的書籍,可憑義務讀書,并在憑義務讀書的過程中慢慢培養興趣。如此結合,不失為一種智慧。
我輩青年,當于興趣之中尋得吾心歸處,亦于義務之中鑄就擔當鐵肩,以豐盈心靈之世界,提升生命之價值!
【點評】
本文主體部分設置的兩個分論點,內容并列,句式對稱,且均嵌入詩句,具有特殊美感。本文舉例代表性強:第5段列舉的事例各有側重,代表性強。本文思辨具有深度:倒數第2段的辯證思考,不是“既要怎樣……又要怎樣”這種簡單的“1+1”式的膚淺辯證,而是指出了“憑興趣讀書”與“憑義務讀書”怎樣結合、怎樣轉化的具體措施,具有很強的思辨色彩。
(指導教師:祝中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