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圈文化流行,承載的不只是情緒價值
張爾冬
隨著“二次元”文化的火熱,購買“谷子”成了新的消費趨勢。所謂“谷子”,是英文單詞goods的諧音,一般指的是動漫、游戲等作品的周邊商品,大到手辦、人形立牌,小到鑰匙扣、馬口鐵徽章,都可被歸納到“谷子”的范圍內。據媒體報道,多家商場靠引入谷子店、打造二次元商業空間翻紅。
動漫周邊、文創產品的制作其實一直都存在,但直到近幾年,“谷子”完整的生產流通結構才明顯成型。在“買谷”“吃谷”的環節,消費者追求的是陪伴感,用購買周邊產品的方式,將喜愛的角色以實體形態留在身邊,延長某一部作品帶來的情緒滿足時間;而到了“曬谷”“出谷”的環節,“谷子”則被賦予了更強的社交屬性。圍繞特定IP聚集在一起的粉絲形成了聯系緊密、粘性極強的圈層,在各自的社群中,每一個人都天然地“志同道合”,每一次分享都很容易得到回應。在這種層面上,谷圈文化的興起并不難理解,有媒體將“谷子”稱為“Z世代的精神食糧”,一點也不夸張。
(摘編自“光明網”)
“新三樣”出口火爆,折射中國經濟新動能
光明網評論員
外貿出口“新三樣”火了。今年以來,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增勢迅猛。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3534.8億元,同比增長72%,拉高了出口整體增速2.1個百分點。具有創新、低碳、綠色基因的高科技產品,正在成為我國出口新的增長點。
外貿是觀察一國經濟的重要窗口。從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出口的襯衫、毛衣、襪子,到前些年流行的服裝、家電、家具等“老三樣”,再到如今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外貿出口主打產品的“新舊更替”,彰顯了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持續優化。“新三樣”的走紅,既為我國在日益復雜的國際局勢下穩外貿、促增長提供了強大支撐,也折射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色和動能越來越足。
(摘編自“光明網”)
【素材解讀】
近年來,我們無論是網文、漫畫還是游戲領域的發展都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小的“谷子”還有很多值得觀察的地方。青少年愿意為二次元產品買單,是受市場影響的經濟行為,更是文化力量的較量。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榜樣,這也是一種心理需求。他們需要不斷看到榜樣,再結合自身,逐漸確定自我的理想和目標,在模仿和思考中形成人格、養成性情。因此,在教育中,應當充分利用青年亞文化中的積極元素,增強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樹立時代榜樣,以當代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更好地傳播主流價值觀和正能量。
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穩外貿、優結構對穩增長、促就業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外貿“新三樣”的異軍突起,是我國持續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結果。在綠色低碳已成為世界發展主流的當下,“新三樣”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容量,而且當下正處于快速發展當中。充分利用好我國在“新三樣”等相關行業的比較優勢,努力搶占行業發展制高點,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我國外貿出口將會持續釋放出創新紅利,成為中國經濟穩增長、促發展的新動能。
適用話題:經濟發展、核心競爭力、理想消費、內因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