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小學還是中學,語文課文都會節選《水滸傳》中的篇目。作者在塑造這些粗豪、俠義的人物時,非常注意表現他們之間的共性和個性,同學們可以選擇兩個相似卻又個性鮮明的人物進行比較,看作者通過哪些細節把人物寫活了又寫出了不同的。
記敘文結尾如何寫?如何“以小見大”?不同人稱的表達特色有什么不同?倒敘這種獨特的敘事技巧的魅力是什么?好文章是如何厘清立意與選材兩者之間的關系的?高考中常要寫議論文,寫好并不容易,可以從哪三個角度進行訓練?
同學們經常看到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都市風光,在《搭石》所描繪的場景中,去感受深藏在中國廣袤鄉村中的樸素景色和因之而起的人情味吧。《桂花雨》不僅贊譽了一種花,更是對故鄉、家庭以及個人成長的深沉反思。張岱獨往湖心亭看雪,在《湖心亭看雪》中,他看到了怎樣的雪景?是什么樣的心情?
小說的核心是通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人物形象的分析是重要的vq1YFuC+vMDFUO59uti4pQ==考查題目,如何分析人物特點?在魯迅寫的大量雜文中,他對當時的中國社會、文明都毫無忌憚地加以批評,但在《阿長與〈山海經〉》中,卻讓我們看到了另一個對長媽媽充滿感激的魯迅。在這篇懷念兒時保姆長媽媽的文章中,魯迅既寫出了滿床擺著一個“大”字,一條臂膊還擱在他頸子上的沒有規矩的長媽媽,又寫出了“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善良、淳樸、充滿期盼的長媽媽。
離別情懷是人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通過對古代經典離別詩的賞析,我們可以感受到世間的離合悲歡,體味到人情冷暖,從而更好地珍惜眼前的美好。寫《登金陵鳳凰臺》時,李白已是晚年了,他站在空曠的鳳凰臺上,看看江水,想想六朝古都,看看遠處的山,他要表達什么?越是平常的景色,往往越難寫,你寫過雨嗎?杜甫的《春夜喜雨》跟你寫的雨有什么不同?在《客至》和《登高》中他要抒發怎樣的情感?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從某種角度講,要想學好語文,需把細這件事悟透、做好。在本期中,有很多內容會對你有啟示,如:
同學們都寫過關于母親的作文,本期收錄了賞析國學大師季羨林創作的《懷念母親》一文,還有選自著名作家梁曉聲的小說《母親》片段的《慈母情深》。小說講述了母親在極其艱難的生活條件下,省吃儉用,支持和鼓勵“我”讀課外書的往事。課文中描寫了一個母親為子女掏錢購書的細節,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角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這樣的一個細節,你可讀出了什么?還有為子女準備洗臉水、提前煮好的溫水、從打柴到煎藥等細節,沒有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卻讀來感人,同學們想想,這是為什么呢?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去學習如何寫出一篇飽含深情的優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