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設豐富多樣的游戲環境、設計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活動內容,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效路徑。將游戲融入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可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基本生活技能、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激發學習興趣與創造力。基于幼兒身心特點與成長需求,圍繞晨間環節、過渡環節、區域活動、領域課程四個方面,提出幼兒園開展一日生活游戲活動的策略,以期用游戲營造更加和諧且有利于幼兒成長的教育環境。
【關鍵詞】幼兒園;一日生活;游戲活動
【基金項目】本文系臨夏州教育科學規劃2023年度一般課題“幼兒園開展一日生活游戲活動的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LX[2023]GH073)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丁曉紅(1980—),女,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第四幼兒園。
在幼兒教育中,一日生活是引導幼兒開展活動的根本;游戲活動則是幼兒學習的基本形式,也是幼兒探索世界、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始重視將游戲活動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強調教育應以游戲為媒介,打造寓教于樂的課堂。如何科學、合理地開展一日生活游戲活動,成為當前幼兒教育領域需要解決的問題。幼兒教師需加強對一日生活及游戲項目的研究,將游戲與幼兒實際生活相聯系,以游戲讓幼兒在主動探索、發現、體驗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一、晨間環節中的游戲
(一)激發活力,喚醒身心
一般來說,在清晨入園環節中,教師與保健醫生會完成晨檢工作,檢查幼兒身體的健康情況,隨后引導幼兒在指定區域內自由活動,幫助幼兒在清晨快速適應園所的生活環境。幼兒自由活動的時間所對應的晨間環節是幼兒一日生活的第一個環節,可起到激發幼兒活力的作用。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將游戲活動滲透于該環節中,能夠以游戲喚醒幼兒的身體,并讓其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當天的活動[1]。因此,教師可立足實際情況,結合幼兒園現有資源,在晨間環節中為幼兒設置一些游戲項目,以游戲為幼兒當天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具體而言,首先,教師要明確晨間游戲的教育功能,分析晨間游戲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的作用及價值,并制定清晰的教育目標,如“通過輕松愉快的晨間游戲,幫助幼兒走進幼兒園生活”等。其次,教師可根據幼兒園的活動場地、活動道具,圍繞教育目標為幼兒設計多元化的游戲項目。比如,教師可引導幼兒進行騎行挑戰,讓其在草地上玩平衡車,以騎行游戲激活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又如,教師可帶領幼兒跳“早安問候舞”,結合音樂做動作,促進幼兒身體協調性發展,同時增進師幼間的情感交流。最后,教師要考慮季節、天氣等因素的影響,確保晨間游戲得以順利開展,保證幼兒的安全。比如:在天氣暖和的時候,教師可將晨間游戲的場地設在戶外,讓幼兒擁抱自然、自由奔跑;在寒冷的季節,教師可在大廳利用教具,組織幼兒開展體能項目。
(二)養成生活習慣,學會自理
幼兒一日生活的晨間環節需要幼兒完成一些生活任務,是鍛煉幼兒自理能力的良好契機。教師可以“自理”為主題,基于幼兒的行為特點,為幼兒設計多項游戲,幫助幼兒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將游戲更自然地融入一日生活中。
以針對小班幼兒的自理類游戲設計為例,由于小班幼兒掌握的生活經驗不多,自理意識處于發展初期,因此教師可致力于讓他們學會穿衣、更換鞋子、吃飯等,之后組織他們進行游戲。如:游戲“我會穿衣服”要求小班幼兒來到教室后脫掉自己的外套,找到在室內穿的衣服并換好。完成游戲任務的幼兒可以獲得一張小貼紙作為獎勵。游戲“穿鞋大作戰”要求小班幼兒獨立穿上室內鞋,并將自己換下來的鞋子放到指定位置,以此鍛煉小班幼兒的自主意識。游戲“小小整理師”要求小班幼兒整理個人物品。這樣,教師能通過游戲增強他們的自主性、責任感,發揮游戲的教育功能。
二、過渡環節中的游戲
(一)順暢過渡,避免消極等待
過渡環節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環節不僅有利于活動之間的自然銜接,還有利于幼兒的情緒調節、人際交往[2]。幼兒從一種活動狀態平穩過渡到另一種狀態,有助于緩解他們的焦慮與不適。在過渡期間,通過教師的指導,幼兒可以學會等待、輪換、遵守規則等,有效促進自我控制能力和社會適應性的發展。但部分教師對過渡環節不夠重視,所設計的游戲較少,使得幼兒可能會出現消極等待的情況。對此,教師需利用過渡的時間和簡單的游戲項目給予幼兒引導,實現對過渡環節的優化,使教學既有序又充滿樂趣。
具體而言,一方面,教師可根據下一個活動的內容,為幼兒設計具有引導作用的游戲。比如,在幼兒完成飲水、盥洗任務,回到座位上坐好后,教師可結合下一節繪畫課程的活動設計“顏色接龍”游戲,旨在提升幼兒的反應速度和記憶能力。教師可選擇幾種顏色(如紅、黃、藍、綠)的卡片,依次出示其中幾張卡片,要求幼兒按照如“紅—黃—藍—綠”的順序快速找出相應顏色的物品。這一游戲能夠讓幼兒等待時的消極情緒得到消除,從而為幼兒后續學習繪畫做好鋪墊。
另一方面,教師可根據幼兒的發展狀況靈活設計游戲項目。比如,筆者通過課上教學發現,不少幼兒傾聽能力較差,在傾聽中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對此,筆者在幼兒完成基本生活任務后,開展“悄悄話傳遞”游戲。在游戲中,筆者將“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去郊游吧!”這句簡短的話悄悄地告訴第一個幼兒。然后,這個幼兒輕聲地將這句話傳遞下去,并確保只有下一個同伴能聽到。當輪到最后一個幼兒時,這個幼兒大聲地說出這句話。在此過程中,簡單有趣的游戲縮短了幼兒等待游戲的時間,并且能讓幼兒保持注意力集中和情緒穩定。
(二)把握時機,規范行為
過渡環節能推進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的有序開展。過渡環節作為連接各項活動的橋梁,不僅為幼兒提供了適應變化的實踐機會,還是培養幼兒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機。將游戲活動滲透于過渡環節中,借助不同的游戲挑戰規范幼兒的各種行為,對幼兒個體成長起著積極的作用。在過渡環節中,幼兒遵循一定的流程做出的如排隊接水、上廁所、整理物品等行為,需要他們形成規則意識。通過每日活動的反復實踐,幼兒能夠逐漸內化相關規則,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3]。教師可根據過渡環節的特征,通過細致規劃和積極引導,以游戲促進幼兒對行為規范的學習。
以活動“小小文明星”為例,該活動貫穿幼兒的一日生活,其中的每一個過渡環節都是開展游戲的時機。在一日生活開始前,教師可向幼兒介紹活動“小小文明星”的規則,并結合過渡環節中的各項游戲,向幼兒解釋在游戲中要遵守的行為規范,展示“評比表格”。隨后,教師可充當觀察員的角色,負責觀察幼兒在每一項游戲中的行為表現。對于遵守排隊等候、分享玩具、輕聲說話等方面的行為規范的幼兒,教師可敲響小鈴鼓,并在該幼兒的“評比表格”上粘貼一張“文明星”貼紙。活動期間,教師在每天放學前可與全班幼兒一起根據“評比表格”進行總結,并選出當天的“文明星”,給予“文明星”鉛筆、橡皮等小獎品。實踐表明,這樣的活動比單純的說教更有效,幼兒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相關的知識。同時,在活動中獲得獎勵的幼兒會更加自覺地遵守各種行為規范。
三、區域活動中的游戲
區域活動是幼兒一日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區域活動中融入游戲,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使其在自主探索、合作互動中主動學習知識、發展能力[4]。因此,教師可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材料與情境,以游戲豐富區域活動內容,提高區域活動質量,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促進幼兒發展。
以幼兒園建構區為例,該區域的項目要求幼兒利用積木、雪花片等材料,設計不同的造型,提升動手能力。基于該區域活動的特點,教師可為幼兒設計游戲“打造夢想小鎮”。游戲開始前,教師可引導幼兒討論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小鎮,講一講小鎮里的建筑、道路、橋梁、綠化區域等,初步激活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進而引出游戲主題。隨后,教師可引導幼兒分組進行小鎮規劃,要求幼兒用畫筆和紙張繪制出小鎮的設計圖,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以提升幼兒的繪畫技能及合作意識。在此基礎上,幼兒需按照設計圖完成建構任務,通過平鋪、拼搭、壘高、圍合等方式,將小鎮里的元素逐一呈現出來。隨著游戲的進行,幼兒對物體的顏色、形狀、大小、功能及空間關系能夠有更加清晰的認知,其空間想象力、規劃能力也得以提升。
四、領域課程中的游戲
領域課程作為幼兒在園所里每天都要學習的內容,在一日生活中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領域課程結合文件《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進行設計,意在通過某一具體的教學活動,讓幼兒快速掌握課程內容[5]。將游戲活動融入其中,能夠融合多門學科,使幼兒在良好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習得相關的知識與技能。
幼兒園的領域課程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主題。五門領域課程的教育目標不同,教學活動也有較大的差別。在領域課程的開發中,教師可根據各個領域的教育特點,為幼兒設計多元化的課程游戲,以促進幼兒能力提升。比如,健康領域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達成體育鍛煉方面的目標。因此,教師可以游戲“講衛生的小朋友”讓幼兒掌握七步洗手法等技能,學會健康生活,之后開展“體能大循環”“籃球爭霸賽”等游戲,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又如,語言領域課程教學以培養幼兒聽與說的能力為目標。因此,教師可將“看圖講話”作為課程游戲,讓幼兒學會認真聽和清楚地表達,以趣味性的游戲培養幼兒的語言素養。同樣地,在社會、科學、藝術領域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也要結合具體教學目標,為幼兒創新性地設計游戲項目,確保一日生活游戲活動的有效實施。
結語
綜上所述,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對于幼兒而言,游戲不僅僅是他們娛樂的方式,更是他們開展學習活動的有效途徑。基于此,本文對幼兒園開展一日生活游戲活動提出了幾點可行之策。筆者通過教育實踐發現,精心設計游戲策略,不僅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還能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社交能力、認知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幼兒教師需繼續探索更多游戲方式,基于班上幼兒實際情況靈活設計游戲項目,讓游戲貼合幼兒的生活,使每個幼兒都能在游戲中汲取豐富的生活經驗、成長經驗,從而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連金金,賈莎莎.對幼兒園游戲時間制度的思考:基于幼兒自主游戲情境的角度[J].福建教育,2023(42):24-26.
[2] 吳勝雄.開展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活動的有效路徑[J].家長,2023(21):128-130.
[3] 梅迎迎.在游戲中引導,在快樂中出發[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3(35):26-27.
[4] 翟天久.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踐[J].學園,2023,16(26):90-92.
[5] 王志偉.幼兒園活動中幼兒建構游戲的指導策略研究[J].智力,2023(24):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