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初期,小班幼兒第一次離開熟悉的家庭環境,還處于分離焦慮狀態。萌弟是班級中年齡最小的男孩,他的焦慮情緒很明顯,尤其到了午睡時間,他會想念帶養他的婆婆。我經過觀察發現,萌弟的焦慮情緒很大程度上源于自理能力偏弱,主要體現在疊褲子、穿褲子等一些需要動手的事情上。
午睡時間到了,孩子們上好廁所后陸陸續續進了午睡室,我突然聽到輕聲啜泣聲。只見萌弟坐在小床邊上,兩只小手捏著褲子口袋,看上去局促不安。我問他:“怎么了?”萌弟說:“我不會脫褲子?!蔽艺f:“沒關系,你試試看?!泵鹊苷驹谛〈采习蜒澴油实较ドw處然后坐下,用手邊拉著褲腰邊哭:“我不會。”于是,我幫助他脫下褲子,然后將其放在小床上鋪平,并用動作暗示他如何疊。
第二天,萌弟自己脫了褲子,然后問我:“老師,是這樣疊嗎?”我鼓勵他,并指導他疊褲子。第三天午睡時,我發現萌弟早早就躺下了,但他并沒有疊褲子,而是直接放在了床尾。于是我提醒他:“萌弟,要把褲子疊好哦!”巡視了一圈后,我看到褲子還是老樣子,于是問他:“怎么了?你是會疊褲子的呀。”萌弟愁眉苦臉地坐在小床上。我拿起褲子,將褲腰對著他說:“這里反了,手從這里伸進去把它拉出來就好了?!泵鹊苓@才開始動手。
理解幼兒的畏難情緒,關注幼兒成長。從年齡特點來說,萌弟自身的發展相比于較大年齡的孩子會有一定的差距;從心理角度和家庭因素看,離開了家人的包辦,萌弟會有“懵”的狀態,所以我理解他的“不作為”。從坐著不動獨自哽咽到主動詢問我疊褲子是否正確,這說明萌弟愿意去做并且想做好這件事。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我耐心等待,萌弟從一開始不會到熟悉疊褲子,再到在幫助下可以試著疊褲子,這些無疑是孩子自己的突破和成長,他的點滴進步都應該得到關注。
跟進幼兒的家庭指導,爭取家長配合。技能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動手能力的提升需要長期練習。我通過和主要帶養人溝通了解到,作為家中二胎,爸爸對萌弟格外寵愛,因此他生活方面對成人的依賴性很強。父母忙于工作,家中事務全權交由保姆阿姨,導致萌弟自己動手的機會少。我和萌弟父母以及照料人反映了情況后,萌弟迅速熟悉了疊褲子的步驟,而這與保姆阿姨在家中的教導密不可分,家園共育初見成效。
尋找幼兒的實際難點,把握關鍵問題。在萌弟自己疊褲子的過程中,我一開始只關注到他疊褲子的方法,因此當他學會疊褲子之后,便以為沒有問題了。原來那天萌弟脫下來的褲子恰好沒有反,所以他很順利地疊好了。我進一步觀察得知,對于幼兒而言,難點不在于怎么疊,而在于褲子如何翻面,哪一面需要翻出來,手從哪里伸進去。找到問題的源頭后,便能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解決幼兒的困難,分解具體步驟。發現了萌弟的問題所在之后,我將重點放在怎么翻褲子上,并分解了步驟。首先,教萌弟分辨褲子的正反,了解正面會有圖案、口袋等,反面可能有邊。其次,引導萌弟找到大洞洞伸手進去,等手從褲腿里伸出來,再抓住褲腳拉出來。為了減少出現“反了”的情況,我還指導了萌弟脫褲子的方法。
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勞動觀念,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包括幼兒的勞動習慣、對勞動的態度、對勞動者的看法、對勞動成果是否珍惜等。在萌弟學習自己疊褲子的過程中,他慢慢學會獨立、自理,知道并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為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到快樂與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