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拔科代表是每位教師在新學期的一項常規工作,有的科任教師自己直接選定學生,有的則讓班主任幫忙選定。不論哪種方式,能進入教師“法眼”的往往都是那些學習成績好、表達能力強、個人形象也不錯的學生。這似乎成為一種常態,那些標準甚至成為一種“常識”。
直到那年秋季學期,因為七年級新生嘉豪的“勇敢”,我終于邁出了改變常態、突破“常識”的這一步。
少年心中升騰的渴望
那年開學初,或許因為其他學科大多已經由教師確定了科代表,當我第一次去上課時,就有不少學生問我:“李老師,什么時候選生物科代表呀?”我回應道:“誰有興趣想當,可以跟我說或者和班主任說。”
那節課上完,當我準備離開教室時,一個略顯瘦弱的男孩向我走了過來。他靠近我,用手捂住嘴巴,小聲地說:“老師,我……我想……當——生物科代表。”他支支吾吾、小心翼翼地,似乎生怕其他人知道。
挑選科代表嘛,不能兒戲,總得慎重點,我回答道:“我知道了,看看還有沒有其他同學報名。”
事實上,嘉豪有輕微的智力障礙,學習能力相對同齡人較弱,甚至說話都不太流暢,行為舉止也有點邋遢,學生們大多不太喜歡他,我擔心他成為科代表后可能處境不利。只是當時也沒見其他同學報名,于是我決定“冷處理”——等等看。
后來的幾節課結束后,他總會找到我,緊張又關切地問:“李老師,生物科代表選出來了嗎?我想……我真的很想當生物科代表。”一次課間,他還來到了辦公室,又一次真誠地表達了自己的期待。
雖然仍有些許擔憂,但面對如此主動、如此渴望成長的學生,我很難再表示拒絕。“你為什么想當生物科代表呢?覺得自己能當好嗎?”我想聽聽他的心聲。“因為我很喜歡學習生物學,老師,只要給我機會,我一定能當好!”他回答道。眼神中閃爍出堅定的目光。
近20年的從教經歷使我明白,為人師者,應當有一顆成人之心,恪守利他之行。如果說教育的本質是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焰,那我不愿做澆滅他們心中那團火焰的人。這段時間里,不少孩子目睹了嘉豪的爭取,或許因為習慣被指定,或是由于其他原因,沒有別的學生來報名。我想,讓他成為科代表或許是對勇敢者最好的“獎賞”。
接踵而來的質疑
即便無人爭取,當我宣布由嘉豪擔任生物科代表時,耳邊還是傳來了不少學生的質疑。“老師,嘉豪生物學科成績那么差,他怎么能當科代表呢?”一個平時成績優異的學生忍不住站了起來,提出質疑。
“老師,他不僅生物學科成績差,其他科成績也不行,行為還有點邋遢,有時說話都不清楚。”有學生“補刀”。
“老師,您真的決定讓嘉豪當生物科代表嗎?如果有很多同學不服他怎么辦?”有個班干部還私下表達了憂慮。
這些質疑的聲音,像是一股暗流,在教室里悄然涌動。班主任也找到我,向我確認是否需要更換科代表。
面對接踵而來的質疑,我未曾有過動搖。我知道如果自己身為教師也在這時質疑他、放棄他,嘉豪很可能因此而懷疑自己,他整個初中的天空都將是晦暗的。倘若如此,嘉豪不就被我們給“毀”了?不!絕不能這樣!
我告訴學生們,每個人都需要成長,尤其是有待進步的同學。成長中的個體必須具有勇敢的特質,嘉豪主動提出擔任生物科代表的態度值得大家的尊重與支持。
在后來的日子里,嘉豪還是遇到過不少困難和挑戰,有個別學生曾故意刁難他、讓他尷尬,甚至在課上起哄,讓他回答老師的問題。嘉豪只是默默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承擔起作為一名生物科代表的責任。課堂上,他變得比過去更加認真、專注,積極地回答問題、提出問題;課間,他主動走出座位,勇敢地和同學們交談,即便說話時依然磕磕絆絆。
有時,嘉豪也會來找我傾訴,訴說面臨的問題、請教解決問題的辦法。每次交談后,他又會像朵向日葵般明媚地離開,精神抖擻地繼續科代表工作,幫忙收發作業、登記大家的作業完成情況、帶讀課本,等等。他的付出被大家看在眼里,因為持續地任勞任怨、“厚臉皮”地忙前忙后,以及老師們堅定的支持,大家對嘉豪的質疑聲漸漸減少,似乎逐漸接受了他成為科代表的事實。
守護每一朵“花”的芬芳
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轉眼間,學生們邁過了八年級的門檻。生物學,這門學科曾經只是他們課程表里普通的一節課,如今因中考的臨近而顯得越發重要。嘉豪雖然始終努力學習,成績有所提升,但由于客觀原因,仍然未能跨過及格線。這不僅讓他自己備感壓力,也讓一些學生的質疑再度出現。
“李老師,嘉豪的生物學成績還是那么差,總是不及格,您后悔讓他擔任生物科代表嗎?”一次,一個平時與嘉豪關系不錯的學生,悄悄走到我身邊問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幾分關切、幾分疑惑。
我微微一笑,心中泛起了漣漪。后悔嗎?似乎從沒有過這樣的念頭。我想,教育的價值,或許不只是體現在提高學生的分數上,更在于使他們得到應有的尊重,讓他們能夠不斷追求更好的自己。嘉豪,這個瘦弱、羞澀,甚至有些“特殊”的男孩,用他的勇敢與堅持,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
“沒有,我不后悔。”我回答,“嘉豪同學雖然生物學科的成績不算理想,但他對生物學的熱愛,對科代表工作的投入,以及他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勇敢和堅持,都是難能可貴的品質。這些品質,大概比成績上的提高更重要。”
如果說每個學生都是一朵“花”,那么他們的品種可能是不同的,“開花”的時間和方式也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有各自的美麗與芬芳,而教師的角色就是守護每一朵“花”的成長。嘉豪的知識學習雖然暫時落后,但這并不代表他沒有努力、沒有進步。相反,他比任何人都更加珍惜這個機會,更加努力地去學習、去探索。他每一次嘗試、每一次失敗后的重新站起,都是對自我的挑戰和超越。嘉豪變得比過去積極、主動,也更加開朗,能勇敢地參加各科的課外活動或比賽,不論結果如何,他從不氣餒。
后來,生物學中考成績揭曉。不出意外的是,嘉豪依然沒有超過及格線。但令我意外的是,我們班的整體成績表現良好,還考出了全年級最高分。嘉豪并沒有很失落,反倒是再次露出了向日葵般明媚的笑容。班級整體的好成績,于他而言,或許也是一種“獎賞”吧。
隨著生物學中考的結束,生物學科消失于他們的課表。又一年的新學期來臨,嘉豪和其他同學一起升入了九年級,我們之間的交集也越來越少。
2024年9月10日,第40個教師節那天,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我的辦公室,手里拿著一枝花……在花的芬芳里,我和嘉豪的心貼得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