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雙減”政策要求學校教育提質增效,而提質增效的核心在教師。本文中,筆者立足學校管理者的身份,以思政課的作業設計為例,闡述在教學中如何通過規范作業要求,促進教師的自身專業成長,進而提升其思政育人水平。
豐富作業類型,要求教師心中有國家
上好思政課要求教師具有堅定的政治信仰,保持政治定力,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真理,引導他們追求真理和進步。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分階段、分層次地布置拓展作業。一是看、讀類作業。鼓勵學生觀看新聞類電視節目,閱讀報刊,可在班級內設立“小黑板時政新聞”欄目,鼓勵學生將每日閱讀到的國內外新聞要點寫在小黑板上。二是說、評類作業。每堂課給學生3~5分鐘時間進行“時政演講”,引導他們概括并評論新聞事件。為保證演講質量,教師須在課前為學生提供指導,使他們對社會事件形成正確的價值認知和判斷。三是寫、行類作業。教師以時政新聞為背景設置相關任務,并組織學生通過實踐活動開展研究性學習。在布置拓展作業時,應注意加強家校社協同育人,鼓勵學生間的合作、交流學習,使其養成重視日常積累的良好學習習慣。
規范作業設計,要求教師提質學專家
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做到“三個符合、一個滿足”,即符合課程標準、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滿足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這要求教師具備扎實的學科理論素養,準確把握課程標準,重視學情、教情,以保證作業的科學設計、較高質量,并盡可能實現作業的育人功能。為此,首先要保證作業的針對性。設計與某單元某課時教學內容配套的作業,同時實行“彈性作業”,為不同層級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作業,使他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基礎性作業或提高性作業。其次,要注重作業的合理性。合理規劃書面作業的時長,標明習題或作業的性質、難度及測驗方向,批閱后,及時注明實際難度系數,實現書面作業設計與學科教學計劃同步。
規范作業批閱,要求教師努力做“雜家”
批閱作業是教師了解教學效果的途徑之一,可以為后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提供依據。教師在批閱書面作業時,要及時認真地批改作業,嚴格要求作業規范,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面批面改作業時要善于使用得當方法,及時與學生交流、溝通,幫助他們緩解學習心理壓力,克服對作業的畏難情緒,樹立學習信心。指導學生的時政演講之前,教師要積極關注時政、了解主流媒體對社會要聞的解讀,確保正確的價值導向。為更好地指導學生社會實踐,教師要善于觀察身邊的社會問題,引導他們參與實踐調查、開展研究,實施多元評價,重視學生的全面個性發展。撰寫學生作業評語時,教師要靈活使用準確、中肯的評語激勵學生,對他們在作業中體現出的態度、習慣作出準確評價,發現他們在解題思路與書寫規范方面的問題,給予學生積極正向的引導。
規范作業管理,要求教師學習成“管家”
規范作業管理,發揮作業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要求教師要具備高度的敏感性,發現學生暴露出的問題后,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作業管理包括四部分:作業研討,備課組每周集中研討作業結構、作業質量和評價細則;作業統籌,根據每天的課程安排統籌布置作業;作業檢查,檢查作業的上交、訂正等情況;作業展示,定期開展學生優秀作業展示活動。優化作業管理,首先,教師要利用好學生的力量,讓學生督促學生、管理學生,合理使用各種方式批改作業,如小組互評、學生自評等。其次,教師要學會借助信息化手段,通過掃描儀平臺批閱、反饋作業,并利用數據分析,了解整體學情,及時調整教學目標,針對性地為學生規劃學習內容,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此外,教師還要聯動家校雙方,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跨學科實踐作業,增強他們的綜合能力。
【本文系廈門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課題“‘大思政課’視角下培育中小學生廉潔文化教育的實踐研究”(立項批準號:2310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