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和相互的支撐性,如何將這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一體統籌推進,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是當前教育領域深度探討的命題之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的新要求。作為上海市高職高專首批信息化建設標桿校、上海第一所五年一貫制新型高職院校,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南湖職院”)緊抓虹口區“上海北外灘、都市新標桿”建設機遇期,聚焦區域產業定位,科學布局專業設置,構建了與虹口區及上海區域經濟發展高度契合的數字創意、智能汽車服務、健康護理和智慧商旅四個專業群;將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訓充分對接,以崗位需求為導向,構建起“數字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課程體系,逐步探索出一條以數字化產教融合賦能上海職業技術人才供給的新型高職院校辦學之路。
數字化產教融合,推動職業教育課堂改革
南湖職院打造了“一基地、三中心、一平臺”的數字化產教融合虛擬仿真基地,即“5G+XR”智能新能源汽車技術虛擬仿真實訓基地、虛擬仿真項目研創中心、護理產教融合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智慧商旅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和虛擬仿真共享平臺。
“5G+XR”智能新能源汽車技術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是緊緊圍繞未來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發展趨勢,依托5G數據傳輸,配合XR技術(SR虛擬仿真、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等多種技術的合稱),以虛擬課件、實訓視頻、虛實交互實訓三個教學模塊為基礎,按照產業人才培養需求而搭建的。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只需佩戴虛擬現實眼鏡,即可實現新能源車工作原理和內部結構的可視化。與此同時,教師也會進入同一場景,幫助學生了解相關部件、排除故障隱患,體驗深度還原的崗位情景。通過直觀的講解,學生即可上手操作并反復練習,直至實現熟練操作。
以“5G+XR”智能新能源汽車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為引領,南湖職院充分發揮虛擬現實專業的研發和制作優勢,為健康護理和智慧商旅系部建設了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數字化產教融合虛擬仿真基地,賦能職業教育課堂,實現高質量人才培養。
依托數字孿生技術建設的專業數字孿生實訓環境,一方面能夠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生產場景中進行學習、認知和體驗;另一方面也破解了學生在實訓過程中“三高三難”(高投入、高損耗、高風險,難實施、難觀摩、難再現)的痛點和難點問題。
產教深度融合,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推進,信息技術人才培養的要求正由簡單的技術操作向具有綜合知識與創新應用能力的方向轉變。長期以來,南湖職院秉持“創業創新,追求一流”的辦學精神,將企業技術導師與學校專業教師結合,將企業技術資源與高校教學資源結合,打造以產業為導向的校企合作、產學研一體化的數字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模式既有利于職校教師深入了解行業發展前沿,又有利于企業專家參與到高校數字化課程教學當中,充分發揮了企業導師在數字化專業教學中的作用,有效解決了職校課程教學與產業實踐脫節、學生知識與能力脫節等問題。
創新產業學院建設
2023年,南湖職院與上海市東湖(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上海東湖酒店產業學院,該學院由雙方共建共管,是上海新型五年一貫制高職的第一個產業學院。依托“互聯網+”數字化建設,南湖職院以“雙導師、雙課堂”為抓手,在行業標準制定、課程開發方案制定、實踐任務制定、教師團隊建設以及“互聯網+”智慧酒店產教融合實訓中心的升級打造上,實現校企雙方多元化深度融合,以產學研一體化的合作模式,培養滿足區域經濟和行業需要及自主創業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旅游類人才。在“互聯網+”智慧酒店產教融合實訓中心,學生可以借助數字孿生技術創建自己的民宿,通過模擬客房管理、餐廳服務、前臺服務等多項實訓項目,迅速構建完整的旅游管理知識體系。
目前,南湖職院各專業系部將大力推進產業學院建設作為目標,與更多的企業共同探索模式多樣、路徑寬泛、機制靈活、可持續性的產業學院建設。
創新“1+1+N”模式
南湖職院以深化產教融合為重點,創新“1個專業群+1個產教融合平臺+N家企業”模式,匯聚行業優勢資源,提升虹口新產業發展職教集團功能,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與同濟大學、上汽集團共同成立全國智能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與上海商學院、錦江集團共同成立國家泛酒店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創建智慧文旅產教融合實踐中心,開展實習實訓、社會培訓、技術服務;與虹口區北科創集團共同組建上海市首批產教融合聯合體——虹口區產教聯合體,校企共同培養數字技術技能人才。
南湖職院在數字化發展中不斷創新思路,探索新技術、新工具和新方法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堅持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與工學結合,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讓教學場景對接崗位實踐,實現了更高質量的人才培養。
發揮上海虹口新型高職示范引領作用
上海新型高職是職業教育的一種類型,目前上海已成立了10家新型高職院校,南湖職院作為虹口區唯一一所高職學院,聚焦虹口高質量發展戰略和數字化轉型重塑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區的核心功能定位,在培養區域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方面釋放出強大的示范引領效應。
作為發起單位,南湖職院聯合上海新型高職院校和職業教育研究機構,組建成立上海新型高職教育發展聯盟,致力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為上海六大重點產業群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不僅為上海新型高職教育交流搭建了研討平臺,實現了各學校之間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更有利于發揮各個學校和科研機構的集體智慧,集聚聯盟之力,促進發展共贏,共擔教育使命,形成“雁陣效應”。
在上海市五年一貫制新型高職中,南湖職院率先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發揮五年一貫制高職在中高職一體化培養、一體化設計、一體化評價等方面的優勢,同時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豐富資源引入思政教育,進一步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創新案例式、探究式、體驗式、互動式、專題式、分眾式、陪伴式等思政課教學形式,打造更多符合職教特色并受南湖學生喜愛的思政“金課”。作為市區共建的區屬高校,南湖職院也將主動融入虹口這一“上海市首批‘大思政課’建設重點試驗區”的改革探索,充分發揮虹口“文化三地”“一周一校一館”“行走的虹課程”“紅色戲劇進校園”等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協同育人新機制。
近幾年,南湖職院成功舉辦上海市“星光計劃”第十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開賽式、第十一屆上海市“中華杯”教師職業技能競賽閉幕式等重大活動,為職業院校之間的合作交流搭建了良好平臺。同時,還對口援建新疆喀什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等7所院校,將五年制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產教融合模式等上海新型職業教育辦學實踐經驗帶到援建院校,發揮了積極的輻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