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鷹振翅蕩雄風,九天長嘯血染塵。金秋時節,人民空軍迎來75歲生日之際,一條名為《為你》的主題宣傳片重磅發布,屏幕上呈現的人民空軍成立75載以來搏擊長空、砥礪前行的不凡發展歷程,令人熱血澎湃、蕩氣回腸。而在線下,11月12日在珠海開幕的第十五屆中國航展(珠海航展)現場,空軍殲-35A、殲-20和由一架殲-15D與兩架殲-15T組成的海軍殲-15系列艦載機編隊依次亮相。夢幻陣容引來現場觀眾歡呼不斷。多款先進裝備首次公開露面,成為人民空軍正在向世界一流空軍邁進的強勁足音。
從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架飛機“列寧號”的起飛,到開國大典空中編隊飛越天安門的難忘場景,再到人民群眾踴躍捐獻支援抗美援朝作戰的動人畫面,還有空軍地空導彈部隊擊落U-2飛機的經典戰例……11月10日發布的慶祝人民空軍成立75周年主題宣傳片《為你》,用一段段令人難忘的歷史片段,講述黨領導下人民空軍追逐夢想、不懈奮飛的感人故事,再現了人民空軍與人民群眾之間同呼吸、共命運,“為你”甘于奉獻、“有我”堅定支持的血肉聯系。
宣傳片中用兩分多鐘時長展示了空軍裝備建設、戰斗力生成和實戰化訓練的新成就,首次展現人民空軍多型武器裝備震撼畫面,多角度呈現人民空軍賡續紅色血脈、堅定聽黨指揮,在新時代守衛國家安全、守護人民幸福的能力、意志和決心。其中一幅“四劍客”的同框畫面引人關注。
空軍的殲-20、殲-16和殲-10C戰機一直被大家稱作“空中三劍客”,而短片中在“三劍客”的基礎上,再添電磁領域的“無形殺手”殲-16D。軍事專家王明志表示,“四劍客”既是空軍航空兵的四把利劍,也是空軍航空兵新質戰力的組合,代表了隱身與非隱身戰機配合、火力打擊與信息作戰一體、多機型組網協同制空精打的新型空戰樣式,是中國空軍走在空戰方式方法演變前列的寫真與縮影。殲-20在演訓活動中內埋彈艙導彈發射,充分表明隱身飛機作為空軍的骨干裝備,列裝數量越來越多、裝備普及面越來越廣,在執行戰備任務和實戰化演訓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宣傳片中也出現了空軍首次官宣的新型隱身戰機殲-35A的身影。王明志稱:“中型隱身多用途戰斗機殲-35A研制成功,標志著中國空軍將同時擁有兩個型號隱身作戰飛機,空軍骨干裝備將加速向隱身轉型。今后在作戰使用中,殲-20和殲-35A飛機不僅可以形成重型與中型隱身飛機的功能組合,而且可以形成制空與多用途作戰并重的任務組合,成為空中進攻的尖刀、空中防御的鐵壁。”
成立75年來,通過裝備逐步現代化、人才培養體系的建立,人民空軍的力量不斷增強,逐漸發展成為一支能夠獨當一面的現代化空中作戰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空軍官兵始終堅持把備戰打仗作為第一要務,牢固樹立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不斷拓展訓練內容、創新訓練方式,部隊戰斗力建設“換擋提速”。
近年來,空軍堅持戰訓耦合提升訓練水平。持續加大對抗空戰、遠海遠洋、遠程機動等課目比重,上高原、赴遠洋、飛邊界等成為常態,“空降尖兵”“機務尖兵”等群眾性練兵比武活動越來越貼近實戰。
隨著以殲-20、運-20為代表的新機新裝批量入列,無偵-10、空警-500等新型裝備出場……以無人作戰、特種力量、電子對抗為代表的新質能力加速生成,空中作戰、地面防空、預警探測等裝備成體系亮相,人民空軍“拳更硬”“腿更長”“劍更利”,體系作戰能力實現新跨越,打贏的底氣越來越足。

習近平主席強調:“建設強大空軍是黨和人民的不懈追求,是實現強軍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緊緊圍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全面加強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加快建設一支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強大人民空軍,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堅強力量支撐。”
緊盯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人民空軍沿著賡續血脈、奮飛一流的閃光航跡,正匯聚起加速轉型、奮斗強軍的蓬勃力量,逐步建成面向未來的空天力量體系,成為最為堅實可靠的大國之翼。
中國航展作為向世界展示中國空軍自信與風采的重要舞臺,從1998年空軍首次參加以來,這片天空見證了中國空軍奮飛的航跡。2014年運-20鯤鵬展翅、2016年殲-20首次亮相,再到2022年運油-20、殲-16首次飛行展示,彰顯了新時代人民空軍奮飛一流的精神風采,產生了廣泛的軍事文化宣傳效應和國防教育效應。
此次航展空軍選派了36型裝備參加空中飛行展示和地面靜態展示,多維度、成體系、近距離展示空軍裝備建設階段性成果,還派出“八一”“紅鷹”飛行表演隊,以及殲-20、殲-16、運油-20A等7型26架飛機進行飛行表演,同時首次展出中型隱身多用途戰斗機殲-35A、紅-19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新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等新型裝備,并開放展示運-20飛機貨艙讓現場觀眾參觀。
在如此多的新裝備中,最引人矚目的無疑是中國的第二款隱身戰斗機殲-35A。這款戰機也成為本屆中國航展現場當之無愧的“當紅炸子雞”。
11月5日,空軍發布消息稱“殲-35A等新型裝備將參加第十五屆中國航展”,引起廣泛關注。隨后,空軍就首次發布了尾翼上涂裝了為人民空軍慶生的“75”數字的殲-35A官方圖片。11月8日,殲-35A在珠海的天空驚喜亮相,進行了首次場地適應性訓練。在本屆航展上,殲-35A用令人驚艷的動態飛行展示,向全世界展現了其不凡的實力。
殲-35A的前身,是航空工業沈飛早年間自籌資金開發的“鶻鷹”。 2012年10月31日, “鶻鷹”驗證機成功首飛,在軍迷圈引發熱議。2014年11月“鶻鷹”在中國航展首次亮相,又引起了軍迷圈的轟動。而之后的多年,“鶻鷹”卻一直蒙著神秘的面紗。外界根據“鶻鷹”首飛的31001號技術驗證機,也推測了一個名為殲-31的型號。
此次的官宣,昭告了當年的“鶻鷹”已經浴火重生,并且收獲了軍方給予的正式名稱——殲-35A。央視軍事援引軍事專家李莉的話報道稱,這次公開殲-35A,意味著中國空軍將同時擁有兩款隱形戰斗機——殲-20和殲-35A。這是繼美國空軍裝備F-22和F-35之后,全球第二個同時裝備兩款隱身戰機的國家。
這標志著中國空軍未來將形成兩款五代機“重中搭配”的格局。《航空知識》雜志主編王亞男表示,殲-20、殲-35A戰機同框,表明我國的重型、中型兩型隱身戰機都已達到批量列裝的條件,說明我軍在隱身平臺上的裝備將呈現多樣化、協同化趨勢。

從外形上看,殲-35A的顏值非常高,絕對稱得上是世界隱身戰機家族的“美男子”。殲-35A的外形與美國F-35隱身戰機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都采用了常規氣動布局以及DSI進氣道,不過F-35是單發戰機,而殲-35A則是雙發戰機。不少軍事專家都分析,殲-35A的隱身能力以及高速飛行性能會比F-35更為出色。
從技術迭代更新角度去看,最新出現的殲-35A在機身復合材料、隱身涂料、航電系統等領域也會擁有明顯的后發優勢,在一些特定領域甚至會比現階段已大批量列裝的殲-20戰機更出色。作為一款中型多用途隱身戰機,殲-35A既可以執行空戰任務,奪取制空權,又可以出色完成對地打擊任務,是一款備受空軍喜愛的新質戰力。
殲-35A的加入,也使得這屆中國航展注定會青史留名,因為這是全球第一個集齊了三款現役五代機的綜合性防務展。解放軍空軍的殲-20、殲-35A,俄羅斯的蘇-57首次在珠海“會面”,而且都有空中飛行展示的環節。此前,國外任何一個航展,最多也就只能湊齊F-22和F-35這兩種型號。畢竟,蘇-57和殲-20之前還從未出國參加過航展,其中蘇-57來珠海還是頭一遭。相信在之后很長時間內,很難再有哪個綜合性的防務展上能同時看到3款現役五代隱身戰機。
軍事專家李莉還認為,綜合各方消息來源看,殲-35應該是一個系列,未來還可能作為航母艦載機,大幅提升我國海空作戰整體實力。事實上,在室內的航空工業展館中,已經有一架殲-35模型置于“航母甲板”上,一旁的電子展板上,也明確注明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 殲-35艦載戰斗機 J-35”的字樣。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沈陽所首席專家王永慶也表示:殲-35是一個系列,并且是“一機多型,空海孿生”的套路。很明顯,殲-35是對標著美國的F-35系列,基本上可以確定將是未來中國航母新一代艦載機的主力機型。
除了殲-35A,本屆中國航展上首次展出的多款中國航空新裝備也十分奪人眼球。
在航空工業展館中,一架殲-20S戰斗機的1比5模型被放在展臺的“C位”。據悉,殲-20S是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遠程、重型、雙座、多用途隱身戰斗機。未來若能成功列裝,它將成為全球首架雙座五代隱身戰機。
根據航空工業集團的介紹,在殲-20的基礎上,殲-20S不僅有優異的中遠程制空作戰能力和對地、對海精確打擊能力,還有更加突出的態勢感知、電子干擾和戰術指揮控制能力,與此同時更具備了有人、無人機的協同作戰能力。這意味著,殲-20S的定位不僅僅是“戰斗機”,還是一架“指揮機”和“電抗機”,定位非常高,擔負的任務很重要。
被稱為“戰神”的轟-6K轟炸機也攜帶新型空射彈道導彈亮相航展。現場展板介紹稱,轟﹣6K是我國自行改進設計的中遠程轟炸機,主要擔負對地、海面縱深目標的遠距精確打擊、近距空中火力支援任務。
本次亮相的轟-6K轟炸機機翼下方掛載了兩枚尺寸較大的導彈,與往屆亮相航展一同展出的KD-63和KD-20導彈不同,這次掛載的導彈的彈頭為錐形頭,彈體上寫著2PZD-21的編號,應該就是人民空軍日前發布的主題宣傳片《為你》中出現的鷹擊-21空射導彈。片中出現了鷹擊-21導彈的發射瞬間,畫面震撼,這也是該導彈首次公開名稱和發射畫面。
據央視軍事報道,軍事專家王明志介紹,鷹擊-21是空軍裝備的先進空射彈道導彈,它表明空軍具有射程遠、速度快、精度高、突防強、毀傷猛的先進打擊手段,能對陸上、海上多種目標進行快速打擊、有效毀傷,已經擁有制衡強敵、懾控對手的利器。
紅旗-19地空導彈武器系統也首次亮相中國航展。《航空知識》雜志主編王亞男表示,紅旗-19 地空導彈武器系統不僅能攔截常規的彈道導彈,還能在大氣層內攔截具備極高速度和機動能力的滑翔彈頭。在大氣層內攔截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是一大難題,如果紅旗-19具備這樣的作戰能力,表明我國在相關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海軍首次組織實裝參加了本屆中國航展,多型現役裝備在航展上以靜態或動態方式首次公開亮相,比如殲-15D艦載電子戰飛機、殲-15T艦載戰斗機、直-20J艦載直升機等,展示反驅逐艦、伙伴加油等飛行課目。
前不久,在一部展現近期中國海軍雙航母編隊同框演練的視頻中,當時飛過遼寧艦和山東艦航母上空的艦載戰斗機機群中,大部分都是殲-15T,這也證明中國航母的艦載戰斗機部隊無聲無息中正在進行一次關鍵的更新換代。
殲-15T是為彈射型航母而研制的新型艦載戰斗機,大量采用了當前中國最新的航空技術成果,例如配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更遠的空中探測距離、更好的多目標跟蹤能力以及更強的對海對地攻擊能力;更換了更大推力的國產發動機,空中機動性能也有顯著提升,將在中國航母艦載機聯隊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殲-15D電子戰飛機可利用先進的機載電子戰設備向對手的雷達等設施實施干擾和壓制,進而為中國航母艦載戰斗機的攻擊機群提供掩護。
中國海軍在現場演練的殲-15戰斗機三機編隊的伙伴加油和掛彈飛行等課目,對于延伸未來航母艦載戰斗機作戰半徑將起到重要作用。

軍事專家張軍社對此評價說,中國海軍戰機在珠海航展的“首秀”就把最新型的航母艦載戰斗機等裝備向全球展示,展現出中國海軍開放透明的姿態。“通過參加珠海航展,讓國際社會了解中國海軍的裝備發展最新成果,也是中國海軍自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