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會從實施人才政策、搭建人才平臺、提高人才素質、完善人才機制等多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舉措,為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優化、保障等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引與實踐遵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系統思維,統籌推進“引、育、用、留”,全鏈條推動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筑牢人才支撐。
引才是推動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步。高質量的人才引進,是提升國家創新活力與發展潛力的決定性因素,能夠推動創新驅動與經濟轉型升級。通過精準識別并引進各類優秀人才,可以補充國家和社會發展所需的關鍵力量。為此,首先要拓寬引才渠道,積極參與國際人才市場競爭。政府和各類用人單位要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球引才平臺,并以此為載體積極組織國際性人才論壇、招聘會、展會等活動,擴大自身在全球范圍內的人才影響力。同時,為用好海外留學歸國人才這一重要資源,相關部門要建立歸國創業園、歸國人才服務中心等機構,為留學歸國人才提供良好的創業和科研環境。除了拓寬渠道外,還要做到精準引進,確保引進的人才與國家發展的需求相匹配。要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分析全球范圍內的人才資源情況,精準識別在重點產業和關鍵領域中具備突出能力的高端人才,針對性地提供優惠政策和激勵措施。這樣,既能解決國家戰略需求,也能使人才在發揮專長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育才是增強人才內在實力的重要環節。完善科學系統的培養機制、全面提升人才的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不僅可以激發人才的潛能,還能推動其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發展的需求。育好人才,關鍵有三。一是激發內驅動力,點燃成長熱情。要幫助青年人才設立遠大目標與個人愿景,引導他們將個人成長與國家需要結合起來,點燃其成長的熱情。同時,要構建積極進取的團隊文化、營造鼓勵創新的氛圍,激發青年人才的自主性與創造力,做到內在驅動與外部激勵雙促進。二是提高能力素質,夯實專業基礎。要通過系統的教育培訓不斷提升青年人才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尤其注重培養其溝通、領導等綜合能力,促其實現專業素質與軟技能雙提升。三是尊重成長規律,建立容錯機制。培育青年人才不可急功近利,要充分尊重其成長規律,依據青年人才的成長階段制定合理的發展目標和任務,確保其成長過程循序漸進。待其打好基礎后,要逐步加大挑戰和責任,使其順利從基礎技能的學習階段過渡到高級能力的培養階段,做到循序漸進與穩步提升雙結合。此外,要建立容錯機制,給予青年人才足夠的寬容和支持,允許他們在探索中犯錯。
用才是人才價值實現的關鍵。只有知人善任、靈活用才,才能實現人才效能的最大化。依托施展才華的事業平臺,充分發揮人才的能力和智慧,能夠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為此,首先要科學配置崗位,做到人崗匹配。在人才使用中,應尊重人才的專業背景和發展意愿,根據崗位的特點和要求合理安排人才,使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專長。相關部門應當避免單純依靠行政命令來安排崗位,而要通過與人才的溝通和協商,確保崗位安排符合其能力與興趣。要針對不同崗位的具體需求選拔專才,做到因崗設才,提升人崗匹配度。同時,要結合人才特點制定個性化發展策略,為各領域專才提供適合其施展才華的平臺和資源支持。其次,要上下結合,統籌安排。在人才的使用上,上下級之間的溝通和協作至關重要。只有當上級的戰略布局與下級的實際需求契合時,才能實現靈活的人才調配和資源優化配置。各部門間要打破體制壁壘、加強統籌合作,讓人才流動更加順暢,從而實現人才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合理化分布,促進整體效能的提升。
留才是人才工作的長遠保障。只有確保人才愿意扎根并持續貢獻,才能為國家長久的繁榮和穩定發展提供可靠的支撐。而留住人才,不僅依賴于經濟待遇的提升,更在于營造一個尊重人才、關愛人才的社會環境,使人才感受到歸屬感與價值認同。為此,首先要在政治上重視人才,將人才工作擺在重要位置。要設立專門的表彰和獎勵機制,使人才切身感受到黨和國家對他們的高度認可與關懷,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在情感上關懷人才,注重與他們的情感交流。要定期組織座談會、交流會,了解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與需求,給予他們情感上的支持和關懷,尤其要利用好關鍵節點,如節假日慰問、特殊事件幫扶等,使人才感受到溫暖與歸屬感。再次,要在生活上體貼人才,盡力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要為人才提供優質的居住條件、醫療服務和子女教育保障等,使其安心工作。復次,要在事業上扶持人才,為其提供廣闊的成長和發展空間。要為人才提供參與重點項目、獲取科研資源和擔任領導崗位的機會,幫助他們在事業上不斷進步、實現自身價值。最后,要在利益上激勵人才,以科學合理的薪酬和福利體系來激發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要適當給予人才股權、期權激勵,特別是在關鍵項目和科技攻關中,使他們享受成果帶來的紅利,以利益上的激勵增強其工作的動力。
“人才蔚起,國運方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一批又一批人才的參與。只有堅持海納百川廣“引”天下英才,多措并舉培“育”雛鳳青才,擇賢而任活“用”領域專才,惜才尊賢善“留”棟梁優才,才能真正實現人才引得進來、育得優秀、用得靈活、留得長久,構建起符合高質量發展需求的人才體系,不斷提升國家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確保人才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堅實有力的支撐。
(作者單位: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