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是為期十天的“九夜節”,其間無數跑上多倫多街頭的印度人,伴隨著震天的音樂載歌載舞;緊接著又是“十勝節”,8萬印度人在現場扎堆發射煙花、焚燒肖像,以致一時間,整個城市的夜空都彌漫著煙霧。而到了10月底11月初,還有一個印度家家戶戶都要歡鬧的大型慶?;顒印芭艧艄潯闭戎?/p>
“多倫多就像印度的孟買”,在這個印度傳統節日齊聚的10月,喧囂抱團的印度裔,碰上兩國外交爭端再起的敏感節點,開始讓加拿大反思檢討,過去持續多年開放的移民政策錯了嗎?
加拿大最遲明年10月要大選,移民問題已成最具爭議的議題之一。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預計當局會將明年接納永久居民的人數調降21%——這將是加拿大十多年來首次大幅減少相關人數。
在后疫情時代重啟國際通關的2022—2023學年,盡管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總數持續下降,但亞非地區赴美留學的熱度,在整體上呈增長態勢——來自印度的留美學生增速最快,同比飆升約35%,使得對于“印度人正搶占全球”的非議音量漸高。
反映在簽證方面,2023財年,美國共發放了60余萬張學生簽證,其中對印度的留學生發放了創紀錄的超14萬張學生簽證。
普遍來講,對于英、美、加等發達的人口遷入國來說,新增移民的年齡結構更為年輕,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遷入國的勞動力短缺,但短時間內拖家帶口甚至整村搬遷來的印度裔,也給當地帶來文化融合相關的社會問題。如在今年7月,加拿大東部安大略省旅游勝地瓦沙加海灘發生的一起印度人隨地大小便的新聞,就引發了本土居民和印度人相互指責不講衛生和種族歧視的口水大戰。
如今,印度是加拿大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截至2022年在加國境內共80萬余留學生中,印度學生達31.9萬人,占比近四成,難怪在印度裔最為集中的溫哥華、多倫多這些加拿大城市,社交媒體上出現了熱度經久不衰的“印哥華”“多德里”等諷刺別稱。
近期民調顯示,在受訪的非加拿大出生的移民中,超過2/3支持在留學生政策上加強限制和管控,特別是那些在加拿大生活超過6年的移民,支持政策轉向的態度尤為鮮明。
海量印度裔移民帶來住房、就業及醫療等方面的社會壓力,導致作為南亞地區向加拿大輸送移民通道之一的留學生政策面臨調整。具體而言,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部已開始陸續收緊留學相關政策,并有意識地限制較低薪外國勞工的數量,以應對和控制該機構部長馬克·米勒所指出的,過去幾年“激增”的臨時居民人數。
這其中,引起反響最大的措施,應為對在加留學生工作簽證的收緊。多年來,來自國外的大學本科以上階段學生,在加拿大完成學業后,可以通過申請工作簽證的方式,繼續留在加拿大生活,且其配偶被允許在加從事任何工作,還被允許在不工作的情況下繼續留加生活。
在印度裔最為集中的溫哥華、多倫多這些加拿大城市,社交媒體上出現了熱度經久不衰的“印哥華”“多德里”等諷刺別稱。
2021年年中,從美國舉家北上遷居的徐芳,屬于不折不扣的加拿大新移民。在她看來,相比投資移民或技術移民等方式,在加拿大,因國際教育系統與移民系統緊密關聯,留學是外國人留在這個國家最為普遍的通道?!皩σ幻麌H學生來說,在兩年左右的留學階段過后,就能順利拿到時長3年的畢業工作簽證,很多印度學生就是通過這樣的路徑留下來,再一步步拿到永久居民的申請資格?!?/p>
但這一切,即將發生改變。
目前,徐芳在安大略省西南部滑鐵盧地區一所公立學院任職?!靶鹿谝咔楸┌l后,學校所有課程轉為線上,校方擔心入學人數會受影響,有意識地將入學門檻降低,讓過去本就有大量印度學生擁入的現象,出現更明顯的增長勢頭。”她告訴南風窗,國際學生的學費,是本地學生的三到四倍,這些是學校財政的重要來源。
徐芳稱,以她就職的學院(College)為例,相比入學要求和學費都要更高的大學(University),前者為了吸引更多的國際學生,會增設一些沒那么實用的專業。“這些專業經常會出現一個班里90%甚至100%都是印度裔學生的情況。他們很多都是來自如旁遮普等同一個省份,說明移民教育在當地,已被運作成相當成熟的產業,可以合理利用加拿大的國際教育系統,把一整個地區的大部分優秀年輕人都送來加拿大?!?/p>
大量留學生的擁入,助推了加拿大房租的持續上漲。僅2023年12月一個月內,全國的房租就上漲了足有7.7%之多。特別是在留學生數量最多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不出意外地都出現了房租大幅上漲的現象。
徐芳告訴南風窗,自己工作的這所位于滑鐵盧地區的公立學院,是加拿大招收國際學生最多的學校之一。“這邊的社區常住人口不到50萬,而來到這所學院入讀的國際學生數量,在2023年達到頂峰,共有3萬多人。留學生和臨時勞工突然增加了這么多,不可避免地就帶來了沉重的住房壓力?!?/p>
“2024年開始,這邊的房租每個月都在上漲。很多人回過頭看,這個月定的房子,和下個月再定一比較,中間的房租可能就已經差了好幾百加元,導致越來越多本地想租房的人,越來越難負擔得起?!毙旆歼€稱,由于印度裔移民數量在短期內飆升,教育資源也日漸捉襟見肘。“我居住的社區這邊的托兒所,盡管是付費的,但一直都是處于排隊輪候的狀態。有不少家庭從母親懷孕起就開始排,一直到孩子4歲上小學了,都沒能排上?!?/p>
而就業,成為了網絡上抱怨印度裔移民的大部分加拿大人尤其是年輕人,意見最大的因素。徐芳回憶稱,此前新冠疫情期間,加拿大各地出現了不少一線工作崗位(特別是低技能的勞動崗位如送餐員、卡車司機)短缺的情況?!斑@使政府加快了吸納外來勞工的腳步。正因為有政府的政策允許,在加拿大,海外留學生的配偶可以走上工作崗位,孩子可以正常就讀公立學校,很多國際學生特別是來自印度的學生,都是帶著家庭來到加拿大入學的,而非像中國學生那樣,通常是孤身一人去海外念書?!?/p>
“當疫情封控措施陸續解除后,回歸正常工作、學習的很多本地人猛然發現,學校里冒出了那么多的印度人,仿佛自己反而成為了少數族裔。在許多常見的生活場景里,都可見印度人忙碌工作的身影——要知道在加拿大,既是為了攢學費,也是出于積累社會經驗的考慮,法律允許的前提下,有十四五歲的年輕人找兼職‘輕度工作’的普遍傳統。而如今放眼望去,收銀員、餐廳服務員等工作崗位都被印度學生占領了。這成為了大部分本地家長和年輕人最敏感和介意的地方?!毙旆歼@樣表示。
就在近幾年,持有上述畢業工作簽證的外國留學生數量急劇上升。僅在2022年,就有超過13萬人獲得了畢業工作簽證,相比2018年時,增長了78%之巨。
而到了今年7月,加拿大上述移民部門釋放出明顯的風向轉變信號。其公開表示,外國留學生畢業后不一定能獲得居留權或公民權,考慮減少發放他們在離開學校后的工作簽證數量,并且不允許延期。
后續的影響立竿見影。今年,加拿大拒絕入境的移民數量創下了歷史新高,簽證的拒簽率也出現明顯攀升——光在7月,包括觀光客、學生和工人在內,加拿大就拒絕了5800余名外國人入境,他們被“勒令離境”,規模達到了近5年來最大。更有數據顯示,從2024年到2025年,加拿大有7萬至13萬持有畢業后工作簽證的國際學生,將出現簽證到期的情況,屆時有可能無法繼續在該國逗留。
時值最遲將于明年10月舉行的聯邦大選逐步臨近,當下執政的自由黨在多項民意調查中處于落后位置,外界對長期奉行開放移民政策的特魯多政府的批評聲音也在增多。特魯多領導的自由黨政府雖說以往偏左,如今鑒于民怨沸騰,也已在推進改革措施。
在加拿大,海外留學生的配偶可以走上工作崗位,孩子可以正常就讀公立學校,很多國際學生特別是來自印度的學生,都是帶著家庭來到加拿大入學的,而非像中國學生那樣,通常是孤身一人去海外念書。
就在10月25日的記者會上,面對近三年里總共引進的近300萬移民人口(每年約50萬人拿到象征永久居民身份的楓葉卡),和海量的外國勞工與國際學生的短期簽證,這位總理罕見地公開承認了過去移民政策中存在錯誤,表示“太快、太多”的移民,已對公眾的福利支出和住房等社會資源造成了擠壓。
因此,未來三年內,加拿大政府要設立學生簽證數量的上限,減少外國勞工簽證的發放,來減緩移民的增長勢頭,以期將計劃中獲永久居留權的人數,從今年的48萬余人,減少至2027年的36萬余人——通過下調政府去年才制定的2025年接納50萬名永久居留移民的政策目標,給該國的人口增長趨勢“降溫”。
印度裔移民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猛增,所形成的外溢效應還在顯現。徐芳所稱的,有學校超出過往的招生計劃、辦學資源而攬收留學生這類情況,逐漸得到了加拿大各個層面有意識的關注。就在上述記者會上,特魯多還強調,加拿大社會存在著部分企業剝削廉價的外國勞工、拒絕雇用更高薪資要求的本地人,以及部分學校過量招收國際學生以獲取更多留學費用這些情況,“這些狀況是不可接受的”。
來自英、美的報道亦分析指出,在后疫情時代加大放寬移民政策的特魯多政府,并沒有準備好如住房方案等相對應的社會保障措施。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相比全球第二之遼闊的國土面積,加拿大的常住人口絕對數量并不算多;在近15年全國生育率持續走低的情況下,移民人口仍然是推動加拿大各省和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來源?!耙泼駧淼氖腔盍Γ退阍俨?,努力上進的移民,也比不思進取的本地居民要好?!?/p>
“現在大家對于印度裔移民激增的熱議,反映出來的社會問題,其實是加拿大在太短的時間內接納了大量的移民人口。我們從新聞里都能看到,政府移民部門幾乎每個月都有相關的政策調整,靈活度和效率很高,以印度裔為代表的移民的新增速率,很快就會降下去。”
徐芳預測,明年大選過后,若政治路線為中間偏右的保守黨得以上臺,相信對于移民政策的收緊幅度還會加大——該如何緩解失業率上升與公共服務緊張等社會問題,完善更為科學理性的移民體系,都將繼續考驗加拿大未來的執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