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方式和需求發生了顯著變化,更加注重個性化學習,追求知識與技能的深度結合,倡導提升人文素養和綜合能力。然而,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往往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和應試技巧的培訓,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文化素養的培育,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佳。由河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我讀我思——高中語文教學文本細讀與思考》一書,主要從文本細讀、教學思考和實踐案例三個方面,全面介紹了高中語文教學的核心理念和有效方法,深入闡釋了文本解讀與教學設計的內在聯系。
在文本細讀方面,書中對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經典篇目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分析,引導讀者從多個角度挖掘文本的內涵和價值。不僅關注文本的表層意義,更善于揭示文本背后的深層含義和文化底蘊,這種細讀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審美能力,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在教學思考方面,作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對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常見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提出了許多富有創見的教學觀點和方法。如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強化讀寫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等,這些觀點和方法既具有理論高度,又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為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有益參考。在實踐案例方面,書中收錄了大量真實的教學案例,涵蓋不同的課文類型和教學情境,讀者分析這些案例,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作者在文本細讀和教學思考方面的具體做法和成效,不僅具有啟發性和示范性,也提供了可借鑒的教學資源和經驗。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案例分析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它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還能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然而,在實際應用中,部分教師存在案例選擇不當的問題。有時,所選案例與教材內容關聯度不高,導致學生難以將案例與課堂內容相聯系,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書中建議教師在選擇案例時,應充分考慮案例與教材內容的契合度,確保案例能夠有效輔助教學。案例分析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部分教師在案例分析中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這導致學生雖然掌握了知識點,但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建議教師在案例分析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案例,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見解。此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案例分析還存在學生參與度不高的問題。有時案例分析環節設計不夠合理或教師引導不足,導致學生參與度不高,難以充分發揮案例分析的教學優勢。因此,書中建議教師在設計案例分析環節時,應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案例分析過程。
該書的目標讀者主要是高中語文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旨在幫助這些讀者深化對語文教育的理解,提升他們的教學水平和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細讀和深入思考。同時,該書也適合對高中語文教學感興趣的學生和家長閱讀,以便更好地幫助他們學習語文。
(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培優教研室牛傳海)